潘晶晶
摘要: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是一名“敏捷的猎手”,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并加以利用;也应该是一个“高明的钓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并加以诱导。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兴奋点”
泰戈尔说:“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只就无法航行。”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就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节课45分钟有很多时候都在“走神”,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应该怎样及时抓回学生思维的“缰绳”呢?我认为可以从激发和设置课堂教学的“兴奋点”上下工夫,让整个课堂“活泼”起来,“热闹”起来。
那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兴奋”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觉得大致有两点:一是教材本身是优秀的作品,学生受其感染而产生情绪的兴奋;二是教师的讲课吸引了学生。
典型、生动、形象的好教材,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活跃的情绪,教师应当是一名“敏捷的猎手”,他要能适时地捕捉学生情绪瞬间的“兴奋”,推波助澜,使兴奋的星星火光燃烧起思维的熊熊之火。
比如《阿Q正传》,学生读完课文,会被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情绪兴奋。这时候,教师就应抓住“兴奋点”,接过学生的话题,因势利导,问“阿Q这个人物使你产生怎样的感觉?”学生会乐意地讲出自己的感受。当然,这种感受也许仅仅是从直觉出发的,但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逐点讨论、分析。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一潭死水”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时候,教师又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钓者”。他应该透过表层的平静看出潜流之中的思想之“鱼”,恰当地抛出“钓饵”,引起“群鱼争食”,帮助学生形成情绪的“兴奋点”。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的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活动和变化,并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型和教法,从而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并加以诱导。
一、选择最佳“突破口”
教师在备课时常常会考虑一篇课文该从哪儿开始教?从哪个角度入手最容易解决重点和难点?就一篇课文而言,不同的执教者也许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但不同的切入方法就有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找准了最佳教学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它能够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结合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利用他们情绪的“兴奋点”来选择最佳的“突破口”,教学效果将会更理想。例如《项链》这篇课文,学生读罢,兴奋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小说的结尾处,那么何不就用结尾作为理解全篇的“突破口”呢?
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情绪的“兴奋点”常常是被一种好奇心唤起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设置“问题”,可以使他们的神经达到一种高度紧张的兴奋的状态。如《雷雨》这篇课文,我设置了“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爱”这一问题。果然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他们纷纷从作品本身出发,根据作品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讨论,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了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三、提供恰当的“参照”
当学生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时,教师及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参照物,既可以使学生思维定向,又有利于让他们在比较中作出鉴别,自然地得出结论。《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动词的妙用是教学的难点,如果仅由教师讲,学生记,那就毫无情绪的“兴奋”可言。如果设计一项“请你推敲”活动:将“江去、舸流、鹰击、鱼翔”改成“江流、舸行、鹰飞、鱼游”,看看如何?学生有了参照和比较,通过思考就会加深对诗词“炼字”修辞效果的理解。
根据学生认知中的“逆反心理效应”,有时候,教师也可以有意地给出一个错误的信号,使学生思索的“激流”在受到“礁石”的阻遏后,腾起更高的浪花。
四、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填鸭式的教学早已成为过去,呆板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也正逐渐被淘汰,今日以及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自由、民主而又富有个性的空间。语文课可以和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可以和学生的表演结合起来,可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多种形式的结合下,学生就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那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美与物理学》这篇演讲稿涉及很多物理学的专业知识,一般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做两件事:第一,读了课文,如果你是一位演讲者,哪些内容要点是应该讲的,请拟一份提纲;第二,如果有人读了本文,要考考他读懂了没有,请你编一组题目。这两项任务激起了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热情,他们复习演讲稿的知识,参阅课外书籍,认真研读课文,写好阅读笔记。课上交流讨论时,学生十分活跃,而他们编拟的试题,更是百花齐放,于是本课的教学任务就在轻松愉快中圆满地完成了。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节课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我们应努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点亮学生的兴趣之灯,让语文课高潮迭起。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