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允明
发散性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应该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始终把培养发散性思维作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发散地思维的情境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听取学生发表新意见,提出新见解,尊重学生的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课堂教学始终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想学。
人处于轻松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悦,处于悲愤的情境中会产生痛苦,处于快乐的情境中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精心挖掘教材中带有趣味性的内容,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
二、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數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凭空想象,要联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三、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性的基础的学习方法,激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般性的基础的学习方法。一般性的学习方法越扎实,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空间就越宽广。学习数学的一般性方法有阅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对于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必须作为常规要求,一丝不苟地加以训练,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广开思路的思维形式,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征。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我们要发挥学生思维的活力,让学生展开奇特的想象,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新的思路,获得新的结果,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发散性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强化,要教育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成果。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结构与环节,要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考虑启发学生从思维障碍中冲出来。
总之,发散性思维可以使学生思路活跃,思维敏捷,能使学生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建议,特别能指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在教学意识上注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城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