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体会毛泽东诗词的意蕴

2011-11-16 03:21焦云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长征毛泽东

焦云

摘要:毛泽东的《长征》这首诗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课时中理解诗句所包含的全部内涵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课文就应该用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课;《长征》;毛泽东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实践活动课”是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活动”是它的灵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将课本内与课本外、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发掘、发展学生的潜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毛泽东的《长征》,这首诗虽然仅仅只有56个字,但却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那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年代,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着一幅幅悲壮的场景。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课时中理解诗句所包含的全部内涵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篇课文就应该用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来完成,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课前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搜集、了解有关长征的资料,了解毛泽东,尽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上课做好准备。可以设计下面几个内容:

一、了解格律诗

律诗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几百首古诗词的记忆。在这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明白:格律诗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格律诗朗读起来,抑扬顿挫,声调优美,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致使其经久不衰。

七言律诗:每句7字,共八句56字。八句分为四联:起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一、二句为起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毛泽东《长征》诗押韵用的是寒部(ɑn)。逢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即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只要学生对这些常识有了了解,那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二、了解长征

在《七律·长征》这首诗中,长征就是一个重要的大背景,教师首先领着学生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找描写长征的小说和叙述长征的影视作品。然后利用课上时间互相交流,把收集的资料整理后讲给大家听,还可以发表议论和个人看法。在同学的故事、图片中去认识长征。然后在描写长征的影视作品中,截取“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重点事件去播放了解当时的情形。最后让学生结合诗中出现的“三军”“五岭”“乌蒙”“金沙”“岷山”等地点,去查找每个地点的一幕幕的红军故事,用手抄报或者板报等形式展出。这样全诗为我们具体展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千难万险的五个典型画面,即:“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学生在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中就体会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了解毛泽东

首先指导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的诗词,看看毛泽东的传记等,然后开班会让学生交流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毛泽东的决策和主张,重点要让学生了解在长征前后的毛泽东。

对于毛泽东的诗词让学生根据时期的不同分类收集。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征时期、解放后的毛主席部分诗词。

有了这些基础,教学《长征》一课就会得心应手。在教学伊始就可以这样问:

谁来说一说,你对长征这件事有哪些了解。然后教师小结:纵观我们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征行,随之也就留下了许多征行诗。然而绝对没有一次征行可以同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相比,在古今中外的征行诗中,也绝对没有一首可以和毛泽东的长征诗相提并论的。我们这节课就是要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去领悟诗的内涵,达到熟记背诵的程度。

对诗句的理解首先从“难”字入手,抓住“不怕难”的情绪,找出诗中涉及的山和水的名字(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这些山和水与红军长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幅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上,你能找出它们的位置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红军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纵横11个省,才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样诗的背景及诗中所涉及的山名、水名的位置,我们都已经了解了,这时就可以围绕总领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来展开学习。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逶迤”“磅礴”“云崖”“铁索”及“千里雪”等,让学生在借助故事、图片的同时,再联系自己已有的认知去想象红军的“远征难”;再通过体会“腾细浪”“走泥丸”“暖”“寒”“喜”等词语感悟“红军不怕”。

再指导朗读:要想读好,要突出“更喜”这一个词,你想:把五岭乌蒙踩在脚下,丢在背后,可不可喜?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从最危险的处境杀出一条血路,可不可喜?而现在红军已经胜利地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岷山,踏上了通往陕北的革命根据地之路,当然是更喜。在读“尽开颜”三字的时候,要一字一顿,变现了无比自豪的喜悦之情,让全诗在一片高昂的兴奋情绪中结束。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从读中表现出来。

再试背:背诵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诗的体会,传达出诗的意蕴,给自己、给别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应该全身心都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让诗句在心中跳动,这时就会脱口而出。

最后布置任务: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毛泽东写下了好多诗词。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长征》,还有《沁园春·雪》等等。同学们课下已经找到了这些诗词,请先自读感悟,等我们开诗词朗诵会时,你再把它介绍给同学。

在学完课文后,组织学生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是在上课之后的又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诗歌朗诵中学生对课文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长征的大背景之下,对毛泽东诗词的意蕴有了更深的体会。认知了毛泽东的诗词题材广博,内涵深邃。了解到他的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高效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充分的体会课本的内涵。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内容形式单一,文章高度概括。如果单纯就文教文,不利于发展发展教师教的个性和学生学的个性。语文实践活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主动地、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老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而不是负担,因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和高效益;并且,语文活动弥补了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不足,把学生引入了社会生活这个更广阔的大书本,使语文课成了开放的大课堂,这样,语文实践活动集开放性、综合性于一身,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语文学习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走进诗歌的意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长征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路上与您同行
一路长征一路歌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