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黄志森 陈新民
摘要:“生活像一场球赛”,而人们认为篮球教学中蕴涵了生活品行或社会品行方方面面的培养致力点。通过实验、实践,使学校体育真正走向使人立足社会并完成其社会职能的本体条件上来。提出篮球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篮球教学具有诸多的社会品行培养致力点,供教师在实践中挖掘和运用,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教学;社会品行;方法;实践
一、前言
篮球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体育是高校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则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在篮球课的教学中我们应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篮球运动的意义,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自动自觉地进行技能学习,并经常参加篮球运动。
二、实践方法
1.原地传球,“迎来送往”——融入社会的前提
在篮球的运球和传接球教学中,教育学生把球看做是具有感觉、知觉的活的生命体。当球向自己手中传来时,要主动而有礼貌的去迎接它——即“缓冲”,让它舒适而柔和地到达自己的手下或手中;当它离手而去时,要把它向前送一程,使它平安、如意地到达它要去的地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对球场充满敬重、友爱与和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习得礼貌待人、敬重生命、善待他人的社会品行。
2.行进间传球,默契配合——竞争取胜的关键
行进间双人或三人传接球教学练习时,无论是平行直线移动、交叉移动,还是“8”字移动都要求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即传球者要正确判断同伴的位置、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出,做到人到球到、人球相遇;接球者注意观察持球者的移动速度、将要传球的意图以及方向,及时、准确地向前推进,做到眼视来球,移动到位,接球准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品行的要求教育学生在与不同个性的同伴配合中,注意发现人的多样性、独特性,认识人与人之间具有的相似性、相互依存性,同时认识自己,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养成为追求共同目标,与他人同呼吸、共命运而默契配合、协同作战的品行。
3.攻必克,守必固——挑战人生的必备
在进攻与防守练习中,进攻者通过急停急起、变速变向、转身跨步等动作技术知识来试图摆脱防守,而防守者则运用紧跟逼近、侧身后退、滑步撤步等技术知识来阻截对方移动的路线,抢占有利位置,上前抢、斷、打球,阻止破坏进攻。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挑战人生犹入进攻与防守——既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周遭有利之处,更重要的是趋利避害,找出达到目标的途径,机敏地把握机遇,抢占有利位置并及时出击,方能突破困难和障碍,取得挑战成功。
4.目标准确,投必中的——取得成功的法度
投篮教学,无论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投,还是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高手投篮等等,目标只有一个——将球投进篮筐。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篮筐”,然后在诸多的投篮方法之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来说是最得心应手的,进行不懈的练习提高技术水平,不久他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投中这么简单!”人生成功犹如投篮,瞅准目标、选择得心应手的方法、不懈的努力,即可达成。
5.角色演练,百战不殆——是个人与群体融合的基础
教学比赛是集运球、传接球、突破与防守、集体配合与个人智慧为一体的斗智斗勇过程。它不仅需要发挥个人智慧,更重要的是需发挥集体智慧;不仅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不愈矩”;不仅要充分发挥个人技术,更重要的是集体默契配合,相互鼓励等等。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不失时机地教育指导,并在实践中反复运用,就会达到培养竞争合作、大局为怀、胜不骄败不馁、遇事机智灵活、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优良的社会品行。
三、结论
篮球运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球场逞个人英雄主义,不可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它必须通过伙伴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在篮球运动中,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情感与责任感。正是因为如此,要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关爱与尊重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俗话说:“生活像一场球赛”,而我们认为篮球运动蕴涵了生活品行和社会品行方方面面的培养致力点。尽管我们只是粗浅的谈了一些篮球教学中的社会品行培养的致力点,尽管很不完善和成熟,但我们只是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校体育真正走向使人立足社会并完成其社会职能的本体条件上来。
参考文献:
[1]王勇慧.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构建.中国学校体育,1999(4).
[2]莫连芳.如何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体育科技,2005.
[3]毕献为.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