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国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保健体育之精粹,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经常习练太极拳,可以流通气血,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怡养心神,延缓神经大脑的衰老;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内脏器官机能;节节贯穿,增强肢体关节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太极拳;医学;保健
太极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武术运动项目,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项珍贵文化遗产,它不仅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全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力。太极拳之所以发展速度快,人数多,其主要原因是在太极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兼容了传统哲学、古代医学、相象学、拳学、兵学、美学等,特别是与易经八卦学说有着较密切的渊源,结合导引、吐纳,使气与力合,着重内壮,成为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的内功拳运动,使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协调配合,完整一体。因而在逐渐形成独特的拳术运动的同时,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是具有别具一格的技术、哲理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
一、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在中枢神经活动支配下发生的。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在习练太极拳时的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廓的容积增大,内部的负压增高,导致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减低,静脉回流加速。
经常练习太极拳,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肢體的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身体各组织细胞得到血液提供的较多的氧和营养物质,使人的生理功能得到增强和改善,从而达到增进健康、推迟衰老的目的。同时,练太极拳时,有意识的肌肉放松有助于血液、血液淋巴等物质流通,并使毛细血管得到开放,全身小动脉得到舒张,这对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降低血压等极为有利。
二、太极拳对关节、骨骼、肌肉的影响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关节、骨骼及肌肉的影响很突出。太极拳运动首先要求外部九个主要关节(颈、脊、胯、腰、腿、踝、肩、肘和腕)先后贯穿,如九曲连珠般运动起来,这种节节贯穿的运动形式对增强肢体关节机能起着重要作用,按太极拳练习要领,在运动时,肢体关节应尽量放松,减小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对关节的作用。并在意念的作用和肢体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牵拉关节,使关节腔隙产生增大的趋势,这样就能使关节松弛,活动范围增大,灵活性提高。
另外在练拳时要求“含胸松腰拔背”“腰脊为第一主宰”等,说明太极拳无论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作用。据观察,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发生脊柱畸形的比例只有25.8%,而一般老人为47.2%。驼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结果。据观察,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驼背的发生率远比一般人少。老年性骨质疏松也是一种衰老的表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骨组织中成骨细胞不活跃,不能产生骨的蛋白基质,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质变松。这样就容易产生畸形,关节活动也就不灵活。而练习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圆滑、周身节节贯穿,因此长期练习太极拳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三、太极拳对消化吸收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动作要以“腰为轴”,这就使膈肌不断地上下运动和腹壁肌不断的左右运动,对肝脏、胃肠起到“按摩”作用,从而促进肝内的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蠕动,消化、吸收的能力。所以,练太极拳的人大多胃口好,大便畅通。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于某些因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胃肠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另外,练太极拳时要求口唇轻闭,齿轻合、舌头抵住上腭,这样有利于促进口腔唾液的分泌。口腔中的唾液能防止口腔干燥,也有助于消化,唾液中的溶菌酶还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轻柔徐缓、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健身运动。它对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吸收系统、关节、骨骼、肌肉均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如能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就能达到祛病健身、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太极拳运动[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杨永惠.太极拳的健身作用[J].临沂师专学报,1999.
[3]杨军.太极拳健身的生理学原理[J].曲靖师专学报,1997.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