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生, 杨世明,江丽莹
(芷江县林业局,湖南 芷江 419100)
湖南省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李复生, 杨世明,江丽莹
(芷江县林业局,湖南 芷江 419100)
简述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确定三道坑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珍稀的植物、动物资源,有优美多样的人文景观资源。应用通行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与定性评价: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23处,有优良旅游资源5处,普通旅游资源18处;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良好,不同的旅游资源组合具有补充性、旅游资源质量一般、总体开发前景较好。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在文献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一词,此后还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即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1]。如今,生态旅游倡导的“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等理念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生态旅游的世纪”[2]。
但是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仍面临着资金不足、管理不力等问题。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利于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又能促进保护区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水资源条件充沛、地形地貌独特,是人们认识自然、增长知识的天然博物馆,为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对自然保护区有计划的开展生态旅游,在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也可以带动社区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3],有助于增强保护区“造血”功能。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的掌握,对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生态旅游,从而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1保护区基本概况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南麓及雪峰山脉西侧之间,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0′45″—109°42′12″和北纬27°27′49″—27°36′29″。保护区涉及五郎溪、木叶溪等4个乡镇14个村和一个国有五郎溪林场,总面积为13768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85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8%;缓冲区面积6047.4hm2,占保护区总面积43.92%;实验区面积2863.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80%)。林地面积12393.2hm2,占90.0%,耕地面积1008hm2,占7.3%,其它用地面积366.8hm2,占2.7%。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1380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8%;灌木林地面积901.2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12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9%;森林覆盖率89.8%。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离县城10.5km,距芷江飞机场与怀化市分别为14km和42km,地里位置优越。
2.2保护区自然资源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受武陵山系控制,属中山地貌,海拔900m以上的山峰有12座,最高海拔西晃山1405m,为“芷江第一高峰”。最低海拔为潕水水位281m。保护区土壤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生物气候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4]:海拔500m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针叶、阔叶林红壤带;500~800m为暖温带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林山地黄红壤带;800~1000m为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山地黄红壤带;1000~1200m为暖温带灌丛矮林山地黄棕壤带;1200m以上为温带禾本草丛草甸土带。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达39.9℃,极端最低气温为-11.5℃。保护区山高谷深,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流30多条,长逾50km,溪谷发育多呈“V”字型,开阔度小。
本节资料主要来源于有关专家对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等条件的调研考察形成的《湖南三道坑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3.1植物资源
3.1.1 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调查资料统计[5-7]:湖南省境内的维管速植物共有248科、1245属(土著属1155属)4320种(含变种327种)。三道坑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共有202科、824属、1841种(含变种)[8](其中蕨类植物34科,77属,172种;裸子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162科,740属,1661种),占湖南科总数的81.5%、占湖南属总数的66.2%、占湖南种总数的42.6%。
3.1.2 植物区系特征显著 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属共有15个分布型,20个亚型。特有成分多样,共有3个中国特有科,22个中国特有属,1个芷江特有种,还有湖南种子植物新记录种4个即:山绿豆、白花柳叶箬、薄叶马蓝、桃叶黄杨,这些成分无疑是湖南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系起源古老,该地区有大量的古老科属及单型属、寡型属、单型科的存在,很多种如银杏、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等至少是朱罗纪或者更古老的种系,都在三道坑被保存,而更为古老的蕨类植物,如紫萁、海金沙、鳞毛蕨等都是中生代保存下来的孑遗属种。
3.1.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多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本区森林植被中的精华,珍稀种类、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生长状况及引种栽培前景是评估自然保护区科学价值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册》(第一册)(1987)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这两个名录,三道坑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3种,二级保护52种),其中青檀、白辛树、银鹊树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根据《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等在该地形成大面积的森林群落分布,极具保护价值。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呈较大群落分布,是本保护区最具特色的珍稀群落之一,在我省罕见,零星分布的面积也非常广。该区的南方红豆杉与天然阔叶林混生,群落保存虽然有所破损,通过建立保护区,进一步加强管护,该地南方红豆杉群落定能更加优化。
鹅掌楸(Liridendronchinense)在区内档洞海拔820~950m的阳坡形成纯林,分布面积不大,主要是因为人工造林时砍伐了大量的鹅掌楸,使得现在仅剩下小面积分布。鹅掌楸虽然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形成如此纯林地方并不多见。该群落的保护对于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和研究木兰科系统发育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在三道坑的头道坑、二道坑海拔500m以上的沟谷地带,形成一条珍稀群落沟,其中主要珍稀植物为青檀,伴生有榉木、黄莲、银鹊树、白辛树、金荞麦、红椿等珍稀植物。将三道坑这条沟作为珍稀植物沟来进行保护非常必要,可以保护珍稀植物种质,也能为研究这些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有利条件。
3.1.4 植被保存较好,类型多样 植被保存较好,类型多样,有比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林。共有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43个群系。
3.2动物资源
3.2.1 动物资源丰富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9](见表1)。保护区现已记录224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东洋界种类132种、古北界种类40种、东洋界与古北界广布种52种。隶属4纲,28目,68科,其中哺乳纲7目15科34种;鸟纲16目38科138种;爬行纲3目8科31种;两栖纲2目7科21种。
表1 三道坑动物资源在湖南省动物区系中的比值种类目科种湖南省三道坑占百分率(%)湖南省三道坑占百分率(%)湖南省三道坑占百分率(%)哺乳纲 9 77782515600104 34327鸟纲18168895438704400138345爬行纲331001485719031344两栖纲22100878755321396合计322887510168673647224346
3.2.2 珍稀保护动物较多 保护区现已记录2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林麝和云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我国六大重点建设工程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确定的十五类重点保护物种中的物种[8];虎纹蛙、白冠长尾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豹猫、苏门羚等2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以红腹锦鸡、斑头鸺鹠、白冠长尾雉、松雀鹰、水獭、小灵猫资源相对丰富一些,而云豹、穿山甲、林麝、苏门羚等为稀见或罕见种。其中林麝和云豹残存于湖南的湘南和湘西,穿山甲也只有华中、华南有,苏门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西南等省区。
3.3景观资源
3.3.1 地貌景观 保护区内群峰高耸,峡谷幽深,海拔1000m以上的高峰9座,800m以上的山峰27座,最高海拔1405m(金顶),也是全县的制高点,最低海拔281m(蟒塘溪),相对高差之大,足见山体之雄伟。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体千姿百态,峰中有谷,谷中有峰,峻峰夹岸,曲折百转。三道坑、明山一带,有的地方悬崖峭壁高达数百米,翠松挂壁,似雨伞或浮云,怪石缀壁,如天将或神鹰,惟妙惟肖。
3.3.2 水域景观 区内溪沟纵横,多样的地形地貌使区内水景丰富多姿。瀑布是保护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虎皮岩瀑布、飞龙潭瀑布、黑龙潭瀑布、白水洞瀑布等点缀在万绿丛中使天然次生林的景色更是增辉添彩。蟒塘溪水面宽广、清澈,山光水色浑然一体。蟒塘溪电站43m高的坝下,水声如雷,湍流似箭,一派惊心动魄的景象,令人流连往返。
3.3.3 生物景观 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区内保存了较好的大面积天然次生林。区内林海茫茫,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沧桑的古树,爬满青苔;辨不清的藤络,匐地爬壁,攀树悬木,宛如一幅幅龙柱、画壁、珠网;夫妻树、母子树、横生树,惟妙惟肖;石抱树、树抱石,天趣盎然;更有飞架南北的绿树桥、三科四属五体共蔸,朽木再生、枯树逢春等奇景,让人叹为观止。
3.4多样的人文资源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湖南省芷江县山川俊秀,名胜众多。这里耸立着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纪念性建筑“受降纪念坊”;有中国内陆保存最完好、石雕技艺最高超的“妈祖庙”;穿越县城舞水河上,横亘着一座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史称“三楚酉南第一桥”,现世界最大的龙津风雨桥,此桥无一钉一铆,全靠枋榫勾连的庞大架构,不得不令世人十分赞叹侗族工匠之心灵手巧。
4.1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根据资料[9],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重点旅游资源如表2。
表2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重点旅游资源及其类型序号名称主类亚类基本类型1三道坑溪沟地文景观综合自然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2金顶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凸峰3五郎溪河段观光游憩河段4金顶湿地天然湖泊与池沼沼泽与湿地5虎皮岩瀑布6飞龙潭瀑布水域风光瀑布悬瀑7黑龙潭瀑布8白水洞瀑布9三道坑原始次生林生物景观树木林地10金顶高山草丛草原与草地草地11三道坑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栖息地陆生动物栖息地12金顶云海天象与气候景观天气与气候现象云雾多发地13五郎溪避暑地避暑气候地14金顶古寺遗址遗址遗迹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弃寺庙15三道坑古聚落遗址废城与聚落遗址16明泉山庄17广电山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18闲云山庄综合人文旅游地19明山观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20五郎溪林场场部建筑与设施建设工程与生产地21牛鼻寨村落居住地与社区特色社区22蟒塘溪库区水土建筑水库观光游憩区段23三道坑野果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从表2中看出,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主要旅游资源23处,在全部旅游资源8个主类中占7个,31个亚类中占14个,155个基本类型中占18个。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出的是重点旅游资源调查情况,其他一些开发价值不大,或者特色不鲜明的旅游资源没有列入表中。
4.2旅游资源评价
4.2.1 单体定量评价 根据报告资料[9],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 — 2003)中的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计分与等级划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按高级到低级分),五级旅游资源,得分阈值≥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阈值≥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阈值≥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阈值≥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阈值≥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对上述23处旅游资源进行打分后,得到的分值和相应等级如表3。
表3 三道坑自然保护区重点旅游资源评价分级序号名称评价分值分级类别等级1三道坑溪沟72三级优良级2金顶70三级优良级3五郎溪40一级普通级4金顶湿地42一级普通级5虎皮岩瀑布47二级普通级6飞龙潭瀑布42一级普通级7黑龙潭瀑布48一级普通级8白水洞瀑布62三级优良级9三道坑原始次生林68三级优良级10金顶高山草丛52二级普通级11三道坑野生动物栖息地54二级普通级12金顶云海58二级普通级13五郎溪避暑地52二级普通级14金顶古寺遗址44一级普通级15三道坑古聚落遗址32一级普通级16明泉山庄48二级普通级17广电山庄43一级普通级18闲云山庄44一级普通级19明山观40一级普通级20五郎溪林场场部35一级普通级21牛鼻寨村落49二级普通级22蟒塘溪库区72三级优良级23三道坑野果35一级普通级
从打分结果可知,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五级和四级旅游资源缺乏,有三级旅游资源5处,二级旅游资源7处,一级旅游资源11处。按类别等级划分,三级以上旅游资源属优良旅游资源,一、二级旅游资源属普通旅游资源,则保护区内有优良旅游资源5处,普通旅游资源18处。
4.2.2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重在对各旅游资源的单体评价。而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开发条件、保护状况等定性评价如下[9]。
(1) 组合状况评价。从旅游资源主类来看,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容的旅游资源除未调查到人文资源外,占据了整个旅游资源8个主类的7个。其中既有高大的山体,也有清幽的溪沟;既有茫茫的云海,也有清凉的胜景;既有传统的民族村寨,也有现代的水土建筑。这些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为开发丰富的旅游项目提供了重要的依托条件。
(2) 资源质量评价。在全部的23处旅游资源中,缺乏五级这种特品级旅游资源,也没有四级旅游资源,5处优良旅游资源都属于三级。从总体上看,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质量一般。缺乏有特别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提高旅游项目的特色性,以弥补资源等级的不足。
(3)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从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来说,它们处于大分散小聚合的状态,主要集中在三道坑和明山一带,因此在开发上具有一定的方便性。同时,由于蟒塘溪库区和明山已有一定的初步开发,而保护区内交通状况比较良好,因此总体开发条件较好。但在开发过程中筹集资金将是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为就保护区本身来说,不具备必要的资金条件,需要加大向外招商的力度,争取外来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4) 资源保护现状。从调查过程来看,调查区域范围内整个生态环境状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良好。而保护区的建设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将更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但在金顶的寺庙和湿地,由于被破坏的年代久远,处于荒废状态,需要尽快加以保护和恢复。在三道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有自发的游人进入,露营、野炊的痕迹也时有发现,必须加以管理以防止资源的破坏。
(5) 与其他产业的关系。保护区范围内现有产业主要是林业和农业生产,这与旅游业的发展在短期有着一定的冲突,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会限制游客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和协调来消除,因为林业和农业生产可为旅游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旅游商品,而旅游业则可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样,水库的电力生产与旅游业也一样需要妥善处理。总体来说,在保护区范围内,目前尚无其他产业与旅游业强烈争夺资源。
评价结果:保护区五、四级旅游资源缺乏,三级优良旅游资源5处,一、二级普通旅游资源18处;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位优势较明显,客源条件较好,区域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大,同时应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
[1] H.Ceballos Lascuralin.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J]. Mexico Journal,1987, (1):13-14.
[2] 俞晖. 21世纪中国森林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5):67-69.
[3] 张林英,徐颂军.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探讨[J].生态科学,2002,21(4):374-376.
[4] 芷江县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芷江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湖南省芷江县土壤志 [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2.
[5] 祁承经,林亲众. 湖南树木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6] 祁承经.湖南植被[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7] 祁承经,喻勋林. 湖南种子植物总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 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南三道坑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 2006.
[9] 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南三道坑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 2006.
2010 — 12 — 27
2011 — 03 — 11
S 759.9
B
1003 — 5710(2011)02 — 0065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1. 02. 019
(责任编辑:谭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