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英,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 266071)
论发展的主题及其实现方式
刘桂英,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青岛 266071)
解决主体需要与客体状况之间的矛盾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满足人们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相适应,努力推进物质生活条件系统、社会生活条件系统、精神生活条件系统和生态生活条件系统建设是发展的基本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以实现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为根本目的的各种生活条件的生产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使用而实现的。
主体需要;客体状况;发展主题;发展目的;发展方式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永无终点的过程。人类为什么要这样无休无止地追求发展呢?人类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所追求的发展的呢?换句话说,人类究竟想通过发展解决什么问题?人类又是如何解决问题而实现发展的?这就是本文题目所要论及的发展的主题和实现方式问题。
人类社会处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然而人们并不把所有的社会变化都称之为发展,例如不把环境的污染、经济的衰退等现象称为发展,而只是指称社会中的某些变化。就是说,社会发展只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变化的概括,并不是指所有的社会变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人们对各种社会变化事实的认定不同,而在于人们对各种社会变化现象的评价不同。
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价值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因此,它必须考虑到主体的需要,必须把主体的需要作为价值尺度运用于所评价的客体。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各种社会变化现象进行评价,把符合其需要的变化称之为发展,而否认不符合其需要的变化为发展。可见,发展是人们从一定的需要出发对各种社会变化现象的评价性范畴。
发展是主体从自身需要出发改造客体,从而使客体发生符合主体需要的变化过程。发展的出发点是主体的需要,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主体的需要。而客体在其现存形态上是不可能充分满足主体的需要的,这就形成了主体需要与客体状况的矛盾或差距,解决这个矛盾就是发展的主题。
在现实中,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人们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需要和对需要的认识出发,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目标,因而也就会对发展作出不同的规定和要求。然而,在人们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需要当中,又总是具有某种统一性或一致性的。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统一性才使得同时代的人们相互结合起来,共同活动,构成一个统一体,才使得后代人总是把前代人活动中符合共同需要的东西继承下来,沉积在自己的活动之中,以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人们的共同要求不断积累的过程。人们这种需要的统一性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人类主体的生活需要。所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就成为发展的根本价值依据。
人类的生活需要是不断变化和增长的,这就必然形成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现实可能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反馈到客体各方面,就要求和推动客体各方面在结构和功能上作出调整和改变,不断优化,以使其能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应。客体系统这个不断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变化过程就是发展。
首先,人们的生活是一切发展的原动力。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通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可以说,“生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把人们的生活需要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而展开其社会历史理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3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多次把自己的历史观、社会观表述为“人们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 8页。、“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 410页。以及“生产生活”等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更是明确地把自己所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表述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 42页。。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重要范畴,但马克思把生产方式表述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形态的特有表现形式,人的存在就是生活的存在,人的世界就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对于人的生命存在来说,生活具有本源性。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一种需要的满足不断引起新的需要,这就必然不断造成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反馈到社会各方面,就要求和推动社会各方面在结构和功能作出调整和改变,不断优化,以便能使其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应。
其次,生活是发展的实质和核心。社会发展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而人们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围绕着生活而进行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多种多样和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具体目标是多元的,有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和环境目标等等,各种目标的具体内容也是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各种目标最终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都要受这一根本目的的规范,有利于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而不能与之相悖。社会的发展必然要通过社会客体多方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如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善都是社会发展在不同方面的重要表现和标志。但这些变化所以能成为发展的表现和标志,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化与人们生活需要的一致性,在于这些变化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了更高程度的满足,使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所以,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就是一切发展的实质,而社会客体的各种变化只不过是这一实质的在各方面的表现,或这一实质借以实现自己的手段。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们的生活问题,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不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再次,生活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根本标准。既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发展的实质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更高的满足,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所以,人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也成为衡量社会是否有发展及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准。一般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高,其社会发展程度就高,人们的生活状况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就表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快,也就表明社会发展的速度快。就是说,人们的生活问题是其他一切事情的总背景,我们只有参照这一背景才能正确地理解其他事情的价值和意义,离开了人们的生活谈论社会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发展建立在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基础之上,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完善生活条件系统,使生活条件系统更好地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应,使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更好的满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所以,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发展,必须首先对人们的生活需要系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和把握生活条件系统的状况,推进生活条件系统的不断改善。
对于人们生活需要的内容,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曾根据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区分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他指出:“西方人擅长解决物质生活的问题,这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擅长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那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印度人擅长解决精神生活的问题,那是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当代,也有许多人将人们的生活区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如衣俊卿教授曾把人类社会的活动结构划分为一个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一是处于金字塔顶部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的领域,是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二是处于金字塔中部的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它主要由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构成。三是处于金字塔底部的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生活领域,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前两个层面构成了非日常生活世界,后一个层面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⑤参见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 360-361页。。也有许多人根据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基本领域,相应地将人类的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基本方面。近年来,我国又将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提出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大领域,因而,也就相应地将人们的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四个基本方面。还有的从当代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出发,认为处理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主张把生态生活也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提出将人类生活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五个基本方面。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可以大体上将人们生活需要的内容划分为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理由如下:人们的现实生活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基本活动,其中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生产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以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且同样是一个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生活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个方面的内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所以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生态生活两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而人们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但从根本上来说,政治生活则是属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文倾向于把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合为一体统称为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的关系包括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两个方面,身体的方面主要是健康、长寿和防治疾病等等,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放到物质生活、生态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相应部分进行论述,人类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精神方面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们的现实生活大体概括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四个基本方面,因而,从人们生活需要的内容来看,也可大体上概括为物质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
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四个方面相对应,人们的生活条件系统也包括物质条件系统、社会条件系统、文化条件系统和环境条件系统四个基本方面。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就取决于物质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环境条件这四大生活条件系统对四大生活需要系统的满足程度。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努力推进物质条件系统、社会条件系统、文化条件系统和环境条件系统的建设,使物质繁荣、社会和谐、文化进步和环境优化,使它们不断与生活需要系统相适应。就是要通过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通过先进文化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条件,同时又要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一个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抽象地从理论上看,人们对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可能会意见一致而没有争议。但是现在有许多人主张应对物质利益给予更高的重视,而另一些人则激烈地为社会和谐或文化的进步或者为无污染的环境的优先地位辩护。这里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只追求一个目标而不考虑其他目标,反而会损害这个目标本身。在现实中和在政策的权衡中,上述目标之间的冲突是正常情况,应通过创造性的战略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向这四个目标接近的过程中保持相互间的协调发展。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努力推进各种生活条件系统建设,使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要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就必须有效地生产或是创造出各种符合民生需要的生活条件,其次要通过合理地交换和分配使民众真正掌握或拥有这些生活条件,然后通过正确地使用和消费这些生活条件实现生活需要的满足。所以,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要解决怎样创造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条件、怎样将这些生活条件进行合理的交换和分配以及怎样通过人们的消费以实现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的问题。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写道:“无论个人生活在什么性质的经济制度中,决定他们需要满足水平的物质因素是:生产出来的需要满足物的总量、构成和质量;这些满足物在消费单位之间 (家庭)的分配方式;这些满足物被转化为个人需要满足的有效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家庭内部的满足物分配)以及劳动和环境对于满足的直接影响;资本财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损耗/积累率。”①【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王淳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 296页。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分配和消费模型。下图是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模型经过一定的简化和改造制作的一个关于物质生活条件满足方式的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位于顶端的生活需要经过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三个过程将资源环境转化为底部的需要的满足。在整个转化过程中,生产条件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是实现生活需要满足的三个阶段或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个阶段或方式是根据生活需要对生活条件的生产。所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始于各种资源:体力和脑力劳动、自然资源以及人力创造的生产资料。然后这些资源被划拨给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中,通过人们的劳动生产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输出。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模型将这种输出区分为三种类型:需要满足物 (生活条件)、“奢侈品”和资本产品(生产资料)。资本产品是不能直接用于当前生活消费的产品,而是作为生产未来产品的生产资料。除此之外,剩下的可以分为两类。需要满足物是指那些满足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奢侈品指的是所有其他产品和服务,包括基本需要满足物以外的消费品以及诸如武器系统之类的产品,这些产品不能进入其他产品的生产领域。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要想设计出一种比国内生产总值(广泛地包括所有以上三种输出)更加敏感的需要满足的测度,区分满足物和奢侈品至关重要。
第二个阶段或方式是将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条件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和分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不仅要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生产出各种符合需要的生产条件,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交换和分配,使消费者真正拥有、掌握和支配这些生活条件。对于社会成员总体来说,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首先必须要生产出符合需要的生产条件,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则并不意味着都必须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作为个体,它固然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去满足某种物质生活需要,但他也可以通过交换活动获得该种生活需要的满足。所以,对于个体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而言,从事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具有等价性。不论是通过直接生产还是通过交换而获取各种生活条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分配方式才能实现。人们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条件,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分配环节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所拥有,人们用于交换各种物质生活条件的“交换品”同样也是通过一定的分配而获得的。尽管实施分配的机构和方式会各不相同,但分配作为人们满足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式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个阶段或方式是对所拥有的各种生活条件进行消费从而最终将其转化为生活需要的满足。仅仅“拥有”一定的生活条件,而没有采用合理的方式消费和使用它们,这些生活条件还只是人们生活的外在条件,不是人们生活的自身内在要素,还只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潜在的条件。因为,尽管不同的生活条件会影响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成不同的生活品质,而即使拥有了的相同的生活条件,如果对其采取不同的消费和使用方式,同样也会影响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形成不同的生活品质。可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不仅要有效地生产和创造出相应的符合需要的生活条件,并对这些生活条件进行合理的交换和分配,而且还必须正确地消费和使用这些生活条件,才能最终达到人生活需要的满足。
经过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一定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和改善。但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是一次性的,人们相应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例如人们对食物的需要是伴随其一生的基本需要,所以,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的对生活条件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必然是一个要不断重复进行和永恒持续的过程。同时,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种多样和不断变化的,随着各种生活条件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相应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们又会产生新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这种新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必然超越现实的生活条件,就是说现实的生活条件不能以其现存的形式来直接满足人们新的生活需要,这就形成了人们新的生活需要与现实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新的生活需要与现实生活条件的矛盾,建立能够满足新的生活需要的生活条件,就成为人们新的生活问题。新的生活需要,新的生活问题,就推动人们采取各种新的生活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生活活动方式,改造现存的生活条件,建立能够满足新的生活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随着新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采取,以及新的生活条件建立和相应生活需要的满足,人类社会得到了新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新的提升,由一种生活形态进入到另一种新的生活形态。而人们新的生活条件的建立,新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又会产生出更新的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
我们认为,以上对物质生活需要满足方式的分析,原则上也适用于对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需要满足方式的分析。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生态生活需要的满足方式同样也可以划分为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三个基本方面。
人们这种从满足生活需要出发,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各种生活条件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用以生产、分配和消费生活条件的方式也即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生活需要的推动下,通过各种方式的生产创造活动改造世界,生产创造出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生活条件,并通过一定的交换和分配方式将这些生活条件进行合理的交换和分配,又通过各种消费和享用方式而最终实现人们生活需要的满足,使自己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的过程,即从生活需要→生活条件的生产→生活条件交换和分配→生活条件的消费享用和生活需要的满足→新的生活需要的过程。
B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11)05-0043-04
刘桂英(1970-),女,中共青岛市委党校中共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陈洪泉 (1957-),男,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杨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