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瓜熟蒂落的田园乐趣《南瓜壶》创作意趣浅谈
沈永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陶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独特的材质是紫砂陶艺的生命之所在。
紫砂;南瓜
紫砂,是世界的一朵奇葩,她以她的努力和魅力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尽管紫砂有千年的发展史,但与近万年历史的陶瓷相比,紫砂的出现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当瓷器全盛壮观的时候,紫砂还只是一个婴儿,不懂世事,一把名不经转的紫砂壶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壶从一件日用藏品、艺术品转变,现在已经成为独树一帜的“国之瑰宝”。究其原因,是因为宜兴紫砂陶以其温润朴茂的“五色”材质、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端庄清丽的迷人风采、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湛绝伦的手工工艺独步海内外,赢得了举世盛誉。从大方古朴的紫砂光器到盎然成趣的紫砂花器,每一件作品都是工艺师们努力的成果。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千姿百态,其中花器,俗称花货,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鱼鸟兽为题材,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或是在方圆等几何形体上进行堆雕装饰的器皿。花器作品取材于自然界生物、器物、景物等形象,通过运用紫砂五色土的独特功能,经艺术加工提练,采用捏、雕、镂、绘等技艺手法,为紫砂艺人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花器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件形神兼备气韵俱佳的花器作品,就如一幅精美的立体画。紫砂花货造型涉及紫砂陶艺所有的品种,壶、盆、瓶、杯、文房雅玩,均有非常出色的花货制作名家和名品问世。它们不仅满足人们的实用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观赏收藏价值。而我特别钟爱南瓜壶的制作。
结合我二十几年的经验来谈谈我对这些田园艺术的想法。
我的创作素材主要来自于大自然,喜欢把自然界中美的东西提炼、浓缩到自己的作品中,并赋予它们鲜明的个性色彩。我的《南瓜壶》主要以自然解除中的植物—南瓜为主题,壶体一定要生动自然,真实感要强烈,给人一种很逼真的感觉;南瓜一定要生动,让人可以信以为真。
汪寅仙大师说过:“紫砂花货的造型设计,在自然界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花货设计是要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将之变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我在闲暇之时,喜欢到田野边溜达,看看自然景物,从外形的细节,都用相机拍下来,回去了好好研究和分析,只有抓住那个本质。
以我的《南瓜壶》为例,这件作品,被全身塑造成一个南瓜的形象,瓜身上得棱线随意自如,流畅分明的凸显出一个个瓜瓣,叶脉分明,如同生长出来的一般。整个作品造型,比例协调、匀称,线条流畅、优美,体现了浓烈的生活情趣。壶底稍向里凹,中心有脐,虽然隐于底部,却更加使人觉得妙趣盎然,是大自然造化的艺术反映。
都说观察是进行摩仿的基础,观察是进行创作的前提。这句话一点都没错,也是我从艺十几年的经验体会。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创作出来的东西有可能失真,脱离实际,连形象都达不到,更别提逼真和传神了。想要在花塑器的创作中有所建树,观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首要的问题,达芬奇对着鸡蛋画画,世界上没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鸡蛋,也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只有仔细观察,把我每一件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富有意义的细节,才能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和思想内涵。
只有我们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向往自然的心,才能够去懂得生活,感悟生活,所做出来的作品才会富有激情和生命。
[1]《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何继主编台湾奇园艺术中心1993年版
[2]《中国陶瓷》(双月刊)《中国陶瓷》杂志社
[3]《江苏陶瓷》(季刊)江苏省宜兴陶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