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中国企业民营化进程的理论价值
韩 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本文对国际管理学文献中的民营化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中国企业民营化进程的实践和案例,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以此提炼中国企业民营化进程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将该理论模型放在中国民营化情境中进行分析,总结出在中国情境下进行民营化研究的重点及其对理论的贡献,以期推动民营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民营化;中国企业;理论模型
作为转型经济体中企业成长的重要制度环境,民营化 (privatization)①狭义的民营化是指国家将企业所有权或者控制权转移到私营部门(如个人或私营公司)的手中。广义的民营化则是指所有提升私营部门在经济中地位的活动和政策,如放宽限制、开放市场或削减补贴等等。管理学领域中研究的民营化现象主要是指前者。现象得到了管理学者日渐增加的关注 (Zahra,Ireland,Gutierrez&Hitt,2000;Estrin,Hanousek,Kocenda&Svejnar,2009)。2000年的《管理学会评论》(The 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曾经专门针对与民营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参与讨论的学者普遍认为民营化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方式之一。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从国家转移到私有部门,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调配资源,从而增加了国家的整体福利。在企业层面,管理学者普遍认为民营化会对企业的绩效和企业家的行为产生影响 (Cuervo&Villalonga,2000;Dhar wadkar,George&Brandes,2000; Johnson,Smith&Codling,2000;W right,Hoskisson,Busenitz&Dial,2000)。关于民营化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基于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Dhar wadkar et al.,2000),强调公司通过民营化后改善了治理结构,降低了代理成本,从而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对于民营化对企业家行为影响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民营化将增加企业管理者的自由裁量权和基于绩效的薪酬 (performance-based compensation)(Cragg&Dyck,2003),从而使经理人更愿意承担风险和从事创新的行为 (W right et al., 2000)。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和理念已经在民营化以前被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ed),无法因为民营化而得到迅速的改变,因此民营化的进程应该具有渐进性,从而有助于民营化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的建立 (Johnson et al.,2000;Spicer,McDermott&Kogut,2000)。
对文献进行回顾之后,Zahra等人(2000)提出了一个关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理论模型(见图一),从前因(antecedents),进程 (process)和结果 (consequences)三个方面总结了以往管理学领域中民营化研究的结论和成果。根据该理论框架,民营化的前因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从宏观层面来看,民营化主要是由新兴市场开放经济,吸引投资和技术创新,升级基础设施和促进产业增长的动机所驱动。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是其是否优先被民营化的重要标准 (Shafik,1996)。意识形态,发展阶段,国家文化以及长期发展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民营化不同的形式 (for m)和进程 (process),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和进程则直接决定了民营化的结果。图中所列的一阶影响可以看作是民营化的直接结果。首先,民营化带来了管理者激励结构的变化。民营化为公司的管理者带来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并将其薪酬与公司绩效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提升管理者的积极性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并进行创新 (Cuervo&Villalonga,2000;W right et al., 2000)。其次,民营化往往带来人员的缩减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从而提高了组织的效率(D’Souza&Megginson,1999)。另外,扁平化的组织将促进雇员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进而使公司的文化有利于产品以及流程的创新 (Kanter,1989)。图中所列的二阶影响可以看作是民营化的间接结果。首先,民营化降低了政府对企业特殊的支持与保护,促使管理者重新审视其外部环境,市场竞争以及企业本身,并通过更多的创新和尝试,获取竞争的知识和经验 (Uhlenbruck,Meyer&Hitt,2003)。其次,民营化以后,由于企业家更愿意承担风险,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本支撑(比如风险投资与发展基金),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技术创新上进行更多的尝试 (George&Prabhu,2000)。第三,民营化有助于企业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进入商业网络,而商业网络中的知识流动和信息共享将有助于企业的成长(Doh,2000)。这一系列的影响都将最终作用于企业家行为,推动企业家进行创新以及进入新竞争领域,带来企业的最终转型。
图一 民营化的理论模型 (Zahra et al,2000)
Zahra等人(2000)的理论模型对与民营化相关的管理学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是研究民营化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由于该模型建立的基础是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所引用的实证研究也多以东欧和中欧国家民营化进程为样本,因此在外部效度 (external validity)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中国自 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民营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相对于东欧和中欧的经济体而言,中国在制度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民营化政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也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现有的民营化的理论模型。
(一)民营化的前因
Zahra等人(2000)在论述民营化的前因时指出宏观的经济开放政策和微观的企业重要性将决定企业是否被民营化。首先,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作为市场政策的制定者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是必然的结果,而民营化则是实现这种退出的重要途径。其次,从行业上看,民营化往往发生在对国民经济,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安全影响比较弱的领域,如消费类行业等。同时,从企业层面来看,绩效比较差的企业往往是民营化的“先锋”。这些论述基本上符合中国的现实,但是需要进一步的补充。
首先,在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进程中,绩效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诱因。20世纪 90年代后期,在民营资本及外国资本的双向夹击下,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更加举步维艰,很多国有企业产生了巨大的亏损,不少地方财政已经无力支撑沉重的包袱,因此许多政府选择将这些绩效糟糕的国有企业出售给个人或民营企业,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包袱。然后,在 Zahra等人(2000)的理论模型中没有提及的是,导致这些国有企业绩效较差的直接原因。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进程来看,有很多民营化国有企业绩效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和管理,但是从生产条件,市场基础以及品牌上考量都属上乘。例如顾雏军收购的科龙,美菱电器,亚星客车以及襄阳轴承均属于这种情形。换言之,资产质量与财务绩效虽然相关,但并不是完全重合,而二者之间的差距正是国有企业收购者重组国有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资产质量也是影响国有企业是否被民营化的重要因素。Zahra等人(2000)的理论框架仅考虑了出售者的观点,而忽略了收购者的利益动机,也因此忽略了资产质量作为民营化诱因的重要性。
其次,Zahra等人(2000)的理论框架,主要集中探讨民营化国有企业在公司层面的特征,但是忽略了企业家个人层面的特征和认知对民营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许多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在发展初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经营能力和个人魅力成为了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家的产权意识成为了推动企业进行民营化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家常常通过上市,迁址等方式加速企业民营化的进程,尝试脱离政府的完全控制。针对企业家产权意识的研究对认识企业民营化的诱因至关重要,同时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民营化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从中国企业民营化的进程中可以看到,这种企业家推动下的民营化往往因为其过程的不同而产生两种很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巨大的成功,如联想与海尔;而另一种则是毁灭性的失败,如健力宝与科龙。在健力宝的案例中,李经纬管理团队过于激进的民营化方式导致了他们与三水县政府的交恶,最终政府拒绝了其管理团队 4.5亿的报价,并将健力宝以 3.38亿的价格卖给了毫无饮料业经验的张海,从此健力宝一蹶不振,最后被统一集团低价收购。从企业家层面来认识企业民营化的诱因,将有助于我们采用新的理论视角来理解企业民营化的方式与结果,从而丰富民营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民营化的形式和进程
在 Zahra等人(2000)的民营化模型中,民营化的形式和进程并没有得到详细的论述。这一方面是因为针对民营化形式,进程与最终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数量比较有限。而另一方面,由于民营化的形式和进程往往是动态的,难以通过静态的理论描述和实证研究进行捕捉。另外,正如 Zahra等人 (2000)所指出的那样,对于民营化形式和进程的解释往往需要理论之间的相互融合,而这也是未来民营化研究发展的方向。
中国企业的民营化进程在很多方面很好的补充了以上理论的不足。首先,不同于前苏联等采取激进的大众民营化政策(mass privatization)的国家,中国在民营化方面采取了渐进的政策,这也延长了每个企业的民营化进程。民营化的动态过程在这种环境下体现的更加明显,许多因素对于民营化的作用也在随着整个进程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其次,中国因为其在政治体制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对民营化研究提出了更加综合的理论要求。换言之,在中国民营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都极大地作用了民营化的进程。因此,融合多个理论视角的研究方式,对研究中国企业的民营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民营化的结果
对于民营化的结果,Zahra等人(2000)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组织和企业家两个层面。首先,在组织层面,民营化改变了组织的身份、结构和文化,从而有助于组织获取知识和信息,利用外部资源,把握外部机会,提高组织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其次,在企业家层面,民营化将给企业家带来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推动企业家精神的形成,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些结论虽然具备很强的理论基础,但是其适用性还要视民营化的外部条件而定。通过对中国企业民营化进程的分析,我认为其结论受到两类因素的限制。
首先,企业民营化的方式将深刻影响民营化的结果。以上结论成立的假设之一是企业的完全民营化。换言之,民营化意味着企业所有权,控制权以及经营权的一并转移。然而在现实中,往往不是如此。有学者曾指出,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以及经营权是三种可以分离的权力,公司的拥有者未必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实际控制人也未必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 (Villalonga&Amit,2006)。在中国企业民营化的进程中,三权分离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企业虽然控制权转移到私人手中,但所有权却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比如三九集团,其产权归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但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对三九集团的管理实行的是最为宽松的法人代表个人负责制,也就是说三九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和经营者是其法人代表赵新华。赵新华在三九集团建立了绝对的权威,建立所谓的“一人体制”,在管理模式上其实已经突破了僵化的国有体制。作为企业家来说,也具有了足够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扩张和创新。然而,正是由于所有权没有随控制权转移,导致三九集团在赵新华被免职后又回到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民营化的进程也戛然而止。而在另外一些企业,虽然所有权已经转移,然而政府仍然通过其持有少数所有权及其公权力对企业的决策进行干预,并最终导致民营化进程的失败。从另一个角度讲,民营化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化的方式和过程。如果方式和过程存在问题,那么民营化对企业的影响也很难持续。
其次,模型中所阐述的民营化的结果仅考虑了民营化公司的动机,而没有考虑公司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在中国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的民营化是出于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因此具有很强的被动性。例如在格林柯尔和三九对民营化国有企业进行兼并收购的过程中,多数国有企业都是因为经营不善而被政府出售。虽然政府部门通过出台优惠的经济政策,包括挂账免息,低息贷款以及低价获得土地等,吸引私有并购者,但是这些政策都很难直接改变民营化企业的竞争力。比如 Zahra等人 (2000)指出,民营化企业向外部并购者学习市场竞争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 (Uhlenbruck et al.,2003),但是管理学者也指出企业从外部进行学习的效果与其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息息相关 (Cohen&Levinthal,1990)。在中国的民营化进程中,许多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运行,缺乏市场竞争的经验,因此也不具备从外部进行学习的基础,其获取知识的效果也就非常有限。因此,对于民营化后果的研究应该将民营化企业的现有能力和资源考虑进去,才能得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结论。
本文对管理学领域内民营化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回顾,并结合中国企业民营化的案例,对现有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些补充和发展的建议。民营化是在全球经济体,尤其是转型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对提升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民营化的企业而言,民营化是组织在各个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和转型,民营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成长。管理学者通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已经对民营化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归纳,并建立了一个比较综合的理论框架。但是,因为国家之间民营化进程的差异,该理论框架的外部效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本文虽然通过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了现有研究框架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延伸的方面,而同样因为受样本范围的限制,文中所指出问题的外部效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多国民营化进程的对比,对现有的框架做进一步的发展,以期形成对民营化更加全面和普适的认识。
[1]Cohen,W.M.,Levinthal,D.A.1990.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 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5:128-152.
[2]Cragg,M.I.,Dyck,I.J.A.2003.Privat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centive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ournal of Law Econom ics&O rganization,19(1):176-217.
[3]Cuervo,A.,Villalonga,B.2000.Explaining the variance in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Academ y of M anagement Review,25(3):581-590.
[4]D’Souza,J.,Megginson,W.1999.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Perfor mance of Privatized Firms during the 1990s.Journal of Finance,54:1397-1438.
[5]Dhar wadkar,R.,George,G.,Brandes,P.2000.Privatiz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AnAgency Theory Perspective.The 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650-669.
[6]Doh,J.2000.Entrepreneurial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Order of Entry and Local Parter Collaboration as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551-571.
[7]Estrin,S.,Hanousek,J.,Kocenda,E.,Svejnar,J.2009.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ournal of Econom ic L iterature,47(3):699-728.
[8]George,G.,Prabhu,G.N.2000.Development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Catalyst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ing Economies.The 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620-629.
[9]Johnson,G.,Smith,S.,Codling,B.2000.Microprocess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Privatization.Academ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572-580.
[10]Kanter,R.1989.W hen Giants Learn to Dance.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1]Shafik,N.1996.Selling Privatization Politically.Colum bia Journal of W orld Business,31(4):21-29.
[12]Spicer,A.,McDermott,G.A.,Kogut,B.2000.Entrepreneurship and Privatization in Central Europe:The TenuousBalance between Destruction and Creation.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630-649.
[13]Uhlenbruck,K.,Meyer,K.E.,Hitt,M.A.2003.Organizational Transfor m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Resourcebased and OrganizationalLearning Perspectives.Journal of M anagem ent Studies,40(2):257-282.
[14]Villalonga,B.,Amit,R.2006.How do family ownership,control and management affect fir m valu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 ics,80:385-417.
[15]W right,M.,Hoskisson,R.E.,Busenitz,L.W.,Dial,J.2000.Entrepreneurial Growth through Privatization:The Upside ofManagementBuyouts.Academ y of M anagement Review,25(3):591-601.
[16]Zahra,S.A.,Ireland,R.D.,Gutierrez,I.,Hitt,M.A.2000.Privatiz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ransformation:Emerging Issues and a Future Research Agenda.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5(3):509-524.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4-0147-04
韩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