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人类迈向智能的传播

2011-11-16 12:21肖荣春
声屏世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物体联网传感器

□肖荣春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一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具体而言,“物联网”是通过在物品上嵌入电子标签、条形码等能够存储物体信息的标识,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其即时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系统,各大信息系统互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而可达到对物品进行实施跟踪、监控等智能化管理的目的。换句话说,“物联网”可实现人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①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该报告提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而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现在这个信息膨胀以及快速消费的年代来说,许多信息可以瞬间同时传递至所有人,但是同样也有许多信息淹没在滚滚洪流中。②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后,提出了“物联网”的经济振兴计划,启动投资110亿美元研究与建设智能电网。2009年1月8日,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至此,全世界掀起了“智慧地球”研究与实践的热潮。

2009 年 6月,日本提出“i-Japan”计划。2009年下半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概念,并在江苏、上海视察时指出要重视 “物联网”的发展。2010年3月,“物联网”再次引起了“两会”与全国人民的关注。由此可见,无论是奥巴马的物联网 “经济促进论”、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日本政府提出的“i-Japan”,还是IBM的“智慧地球”,都蕴含了各国对于“物联网”传播的热切期待。

“物联网”的传播基础

“物联网=RFID+传感器+互联网”,这只是形象的比喻,但还不够严谨。实现“物联网”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有:互联网是实现“物联网”的网络基础;无线传感器网是实现“物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是实现 “物联网”的内部条件;标准化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立法是保障“物联网”顺利运行的社会环境。“物联网”的六大基础技术要素包括互联网、电子标签、读写器、“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名称解析系统、“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了 “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础技术还包括电子数据的交换 (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关键技术。实现“物联网”传播,还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③

“物联网”可划分为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体系。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以及M 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在这一层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和捕获信息。网络层首先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这被普遍认为是最成熟的部分。网络层不但要具备网络运营的能力,还要提升信息运营的能力,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待突破的方向是向下与感知层的结合、向上与应用层的结合。应用层是将 “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合。“物联网”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应用层的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的社会化共享,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④

由此可见,“物联网”传播基础是融合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突破互联网的限制,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那么,“物联网”全新传播方式的实现,对于传统传播方式又有怎样的突破?

“物联网”的传播突破:智能化

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⑤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形式上的延伸与扩展,它传承了互联网的普遍性特征,但并非只是将传感器连接成网这样简单。“物联网”的关键不在“物”,而在“网”。实际上,早在“物联网”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网络就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物”的层面,如交通警察通过摄像头对车辆进行监控,通过雷达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车速的测量等。

然而,这些都是互联网范畴之内的一些具体应用。此外,还有人们在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对物的局域性联网处理,如自动化生产线等。“物联网”,实际上指的是在网络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人对人、人对物以及物对物的互联互通,在方式上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或面对点,它们经由互联网,通过适当的平台,可以获取相应的资讯或指令,或者是传递出相应的资讯或指令。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资讯或指令——当某一数字化的物体需要补充电能时,它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自己的供应商,并发出需求信号,当它收到供应商的回应时,能够从中寻找到一个优选方案来满足自我的需求,而这个供应商,既可以由人控制,也可以由物控制。⑥

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类传播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网络运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人与物体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正如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宙所言,“物联网”是赋予物体智能的传播。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赋予物体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的沟通与对话。⑦

由此可见,“物联网”的传播突破,远远不只是对物实现连接和操控。“物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扩张,重新生产了网络的意义,而且还实现人与物之间的相融与互动,甚至是交流与对话。从数字化、网络化到现在的智能化,“物联网”是信息传播技术演化的新进展。

“物联网”的传播断想:物体即信息

“物联网”的传播,使得物体都能赋予“内容”,并在不断进行人与物交流、物与物交流中生产“内容”。“物联网”这种新型传播形态在传播意义上有更大的突破,“物体即信息”。在“物联网”的传播中,正如物体本身的物理属性,信息是固有的、弥散的、非集中化的,但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物体将循环地进行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对于媒介性质的认识,甚至可以认为“物体即媒介”。“物联网”传播中的物体“内容生产”却是人类感兴趣的,获得了物体的“内容”,人类将有更深的触角去解读物体乃至自然,而物体的这种“内容生产”却又依赖于“物联网”赋予的传播智能得以实现。

“物联网”传播环境下的图景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这一新型传播形态将极大程度的打破物体自然属性的困扰,通过持续的“内容生产”,实现“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

“物联网”的传播展望与隐忧

2009年9月央视经济频道 《对话》节目曾展示一套住宅与一部手机间的特殊关联,让大家大开眼界。主人即便不在家,也能对家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如客人来了,可以通过手机为他开门,帮他打开电视,设定频道。他抽烟时,房间的排风装置自动开启;小偷破门而入,主人手机立刻收到通知,并启动家中报警装置。这一幕原本只在科幻电影场景中才出现的情节,却在“物联网”的智慧传播中上演。人们可以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物联网”的运用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将非常广阔。比如:智能化电网,包括远程抄表、负荷优化、能源管理;智能交通,包括导航定位、e-Call等;市政设施管理(路灯管理、城市数字网格);工业监控(安全、效率、协同)、公共安全(消防监控、灾害防治)、环境治理(防污、优化、告警、水文、气象)、数字家庭(智能家居、遥控家电、家庭安保)、远程医疗(残疾、老人、诊断、监护)、绿色农业(灾害监测、施肥)、电子收款(Epos)等各个领域应用,它的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不远的未来,“物联网”逐渐会跟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在一起。现在已经有人把它称作 “泛在的互联网”,也就是说这个网不但是人对人,而且还是机对机,人对机、机对人,形成一个泛在的、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将会掀起网络应用的新高潮。⑧

当然,我们看到“物联网”给人类传播带来便利的一面,也要看到,“物联网”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安全、隐私、数据保护、数据管理、资源控制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物联网”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诸多环节还有待加强完善。因此,对待“物联网”的发展,更需要的是理性、踏实的研究与建设,而不是“炒作”。(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906576,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成果之一。)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

①李志清,李 璇:《浅析“物联网”的发展》,《现代经济信息》,2009(22)。

②林赛君:《“物联网”革命》,《信息化》,2009(11)。

③宁家俊:《物联天下、感知中国——“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信息化建设》,2009 (11)。

④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全方位展开“物联网”应用实践》,《世界电信》,2009(11)。

⑤ITU InternetReports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2005/11/02。

⑥项有建:《从互联到物联:“物联网”本质初探》,《软件工程师》,2009(12)。

⑦王建宙:《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人民日报》,2009/08/24。

⑧曲成义:《“物联网”的发展态势和前景》,《信息化建设》,2009(11)。

猜你喜欢
物体联网传感器
“身联网”等五则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抢占物联网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