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见 靳翠丽 董昆明 缪莉 封克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下的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周晓见 靳翠丽 董昆明 缪莉 封克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在分析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江苏省内高校对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保持江苏省内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量,快速加强海洋新兴产业所对应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海洋环境、海岸带环境、海域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落实新专业增设和老专业改革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点建议,以满足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下的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
江苏;沿海开发;人才培养;海洋科学与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海洋天然条件,管辖的海域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8000多公里,以及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5000多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海洋资源的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1995年颁布了《海洋21世纪议程》,在2003年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内容涉及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海洋产业的选择和布局等各个方面,使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海洋产业发展的实施目标:到2005年,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2010年达到5%以上,逐步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5年,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一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形成一批海洋经济强市、强县,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有新的发展,海洋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形成一批海洋强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海洋经济持续保持了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水平。据核算,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87%,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 15.8%。说明与陆地经济相比较,海洋经济的发展更为迅猛,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海岸线长达954 公里,并辖海域3.75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内的浅海面积达2.44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浅海总面积的20%,海洋资源的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另一方面,江苏省人多地少,陆地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江苏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求更为强烈,海洋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2007年 4月,江苏省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召开,随后出台了《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新一轮海洋开发规划已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到“两个率先”的战略之中。200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的沿海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江苏海洋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表1 江苏省高校2010年涉海专业
江苏省海洋资源优势明显,拥有港航、土地、生物、旅游、盐化工和油气资源等。江苏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滩涂资源,沿海滩涂面积1031万亩,约占全国的1/4。全省境内有20多条大中型河流入海,海区水质肥沃,盐度适中,非常适合海水产品的繁殖和生长。近海除了拥有全国八大渔场中的海州湾渔场、吕泗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大沙渔场外,渔业资源非常丰富,鱼虾贝类品种超过300余种。广阔的浅海滩涂,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海岸类型,为江苏省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自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工程的重大决策以来,全省海洋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阐明了政府发展沿海经济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沿海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本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10年预期达到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00元和7000元以上。到2015年,沿海地区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南接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重要经济带和江苏新的经济增长极。
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中涵盖了海洋科学与技术多个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和服务业。据2007年的数据统计,江苏省海洋经济,按照总产值排序,主要的产业类别为海洋船舶制造、海洋水产、滨海旅游、海洋建筑工程、海洋电力、海洋交通运输、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盐业等。
所谓经济开发,最重要的就是资源开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就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不断深入,而开发和利用资源需要专门人才和技术力量。从人才培养角度,江苏省内已经有多个海洋相关的本科专业。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数据,2010年江苏省内的120多所高校招生的专业中,和海洋相关的专业共7个(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江苏省内高校设置的7个专业中,除了军事海洋学为军事院校,航海技术为高等职业教育外,设置学校最多的三个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以及水产养殖专业。而实际上,水产养殖专业多为淡水养殖或者高等职业教育。从全省设置的专业来看,7个专业中招生较多的均为海洋工程与技术类专业,特别是船舶、海洋运输相关的专业,这与江苏省的海洋经济中海洋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的占比相适应。
但是,就专业设置而言,海洋资源开发基础理论,特别是应用基础等方向极为薄弱,仅海洋科学专业与之相关。在江苏海洋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海洋水产、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盐业等资源开发相关的专业,未见设置。这一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江苏省虽然拥有巨大的海水水产养殖面积,却没有规模化、集约化水产企业,目前江苏的海洋水产业主要还是家庭作坊式的运行模式。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并且拥有在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但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专业未见设置。另外,海洋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也均未见设置。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建设过程中必然带来的海洋环境问题相关专业也未见设置。
针对这一现状,江苏省内高校在2010年向教育部申请了多个涉海新专业,获批的新专业如表2所示。其中出现了两个新的专业,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实际上,另有两个专业在筹备中,可能在近几年招生,它们是南京工业大学和淮海工学院的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海洋药学专业。从表2中可以发现,江苏省内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海洋资源相关的应用基础专业是培养海洋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摇篮,已经开始增设海洋相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相关的专业。
表2 江苏省高校2011年获批的新增涉海专业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江苏省各涉海产业迅速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增加。江苏省内高校加强涉海人才的培养,是支持和参与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江苏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的分析,结合江苏省内涉海人才的培养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江苏省内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量。船舶相关产业、海洋运输产业、海洋工程技术产业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保持相关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是以上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江苏省内多所高校已经设置有多个相关专业,可以基本满足数量需要。但是,需要在质量上加强以满足经济和产业发展后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2)快速加强海洋新兴产业所对应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江苏海洋经济的发展必将走上科技密集型的道路,除船舶、航运、海洋工程外,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医药、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品深加工、海水资源利用、海盐资源利用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是培育海洋新兴、规模化产业的前提。
3)加强海洋环境、海岸带环境、海域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吸取陆地经济开发和其他地区海洋经济开发的教训,江苏省在进行大规模海洋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避免海洋环境破坏、海岸带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过度开发和快速枯竭等问题。这需要海洋环境、海岸带环境、海洋管理、海域管理相关的专门人才的支持。
4)落实新专业增设和已有专业改革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涉海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江苏省对涉海人才的需求,而江苏省内拥有126所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能力。其解决途径之一是增设涉海新专业,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另一途径就是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调整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加入海洋相关的课程和训练。如资源与环境相关专业、生物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化学与化工相关专业、水产与食品相关专业、医药与天然产物化学相关专业等。这些专业均具备一定的应用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海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快速培养成海洋新兴产业所需的应用基础型人才。
[1]赵艳霞.加速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4):2071-2072
[2]张桂岚.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特区经济.2009,5:51-52
[3]顾昊.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96-99
[4]于文金,朱大奎,邹欣庆.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经济地理. 2009,6:940-946
[5]吴以桥,杨山,王伟利.基于沿海大开发背景下的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研究.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30-135
[6]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政策法规处.发展江苏海洋经济的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2:77-78
[7]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教育处.加快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强化江苏海洋开发科技支撑.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2:82-85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4.111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周晓见,1976年5月出生于安徽安庆,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环境生物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