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 晓 梁 君
2010年3月韩国天安号潜艇沉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亚太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序曲。随着各种力量的介入,再加上旧有的地区动态,到去年下半年,在美韩、美日演习以及延坪岛炮击、日本扣留中国人质等事件相继登场的情况下,我国周边形势开始呈现日益明朗的特征:美国重返西太平洋的决心逐渐显现,俄罗斯与日本关于北方四岛的争执将会愈益激烈,印度加紧动作谋求崛起,中国南海海域将进入多事之秋……整个亚太地区,如同刚刚经历地震海啸与核泄露事故的日本一样,前方既有对借机走出经济“十年低谷”的憧憬,又充满着对后续危险的担忧。
长期陷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泥潭的美国已经意识到,反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结果,美国不应该因非传统安全而忽视传统安全问题。2010年的美国《四年防务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正在浮现的各类型的安全挑战,其范围从其他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到非国家团体寻求以更加狡猾和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攻击美国及盟国和伙伴国。”
据路透社2011年1月25日消息,美国军费近年偏向“赢得当前战争”的重心将发生变化,大批2009年被搁置的先进武器项目将重新恢复。在2009年3月,为提升远程火力投送能力,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麦克金尼联合体、诺斯罗普·格鲁曼、普惠、雷神、罗·罗、通用技术公司等美国最主要的军火巨头联合组成“高超音速工业集团”,并联名签署备忘录,敦促美国政府发展高超音速飞行技术,以远距离打击的方式对付其他国家的陆海空多种目标。“高超音速工业集团”提出的一系列超高速飞行器计划包括,在2019年开发出“实用型高速武器”,确保美国能在全球范围内攻击任何受到防空导弹和其他武器保护的地区。
2010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批准同时进行三种不同的高超音速项目的飞行试验。2010年4月22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的“猎鹰”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HTV-2发射成功,在大气层内以20马赫的速度实现了可控飞行。外界推测,它有望发展成一种能代替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的常规全球打击武器。5月25日,第一架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X-51A“驭波者”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顺利首飞,未来将成为美国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12月3日,美国X-37B飞行器成功完成环绕地球轨道220天的飞行。分析称,它很有可能被当成一种反卫星武器使用。盖茨还于近期宣布,美国空军将研制具备核武器投送能力的新型远程高速突防轰炸机。此外,外电透露,美国军方将投资研发新一代远距离核武器、新的电子干扰发射机和雷达,以及卫星运载火箭,以帮助美国继续保持军事领先地位。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国防重点正在发生转变,更加强调应对未来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和军事力量重心也在逐步东移。2011年版美国国防部《国家军事战略报告》强调,“我们国家的战略重点和利益关注点将越来越多集中在亚太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全球财富的贡献正在不断增加,这使得该地区的许多国家能够发展更强大的军事能力,由此导致地区的安全架构随之迅速发生改变”,据此,“为保障美国及其伙伴国的利益,我们将准备着,展示我们的意志,并投入任何所需的资源,以对抗任何国家阻止我们进入和使用全球公共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破坏行为,或者威胁我们盟国安全的行动。”。目前,美11艘核动力航母中的6艘以及60%的战略核潜艇陆续向新的战略枢纽关岛转移,战略重心东移现已大体就位。美国官方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研究报告也明确地提出 “空海一体作战”理论,改变了冷战时期针对苏联制定的“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报告公开表示,准备在西太平洋地区打一场空海一体战。2010年,美军在西太平洋海域针对其作战理论进行了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演习的规模和频率都前所未有。与此同时,美国还进一步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关系,打造“东亚北约”,公然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中国领土钓鱼岛。
日本防卫省在2010年底出台新的《防卫计划大纲》,确定建设一支在10年后能发挥关键作用的防卫力量,并把战略目标转向西南。在应对 “中国威胁”的幌子下,日本接连迈出扩充军备的步伐。并且,日本还正考虑调整潜艇基地,将新增的6艘先进潜艇部署到长崎县佐世保海军基地,以便使防卫更具针对性。
目前日本共有16艘潜艇,其中广岛县吴市设有第一潜艇舰队,拥有9艘潜艇;神奈川县横须贺设第二潜艇舰队,拥有7艘潜艇。日本媒体在2010年10月21日披露,防卫省打算通过延长现役潜艇服役年限,同时维持每年新增一艘潜艇服役的频率,使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在几年内增至22艘。如再加上训练部队现役的两艘潜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将达到24艘。按照日本官员的说法,海上自卫队在广岛县吴市和神奈川县横须贺的潜艇舰队完全采纳了冷战时期对朝、对苏的力量配置模式。日本官方表示,在日本防卫注意力日益瞄准西南方向的时代,处于九州西北部的佐世保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佐世保地处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至越南金兰湾海上交通线的中间位置,与日本的另两大港横须贺和吴港相比,更靠近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基地在燃油、弹药贮藏等方面的设施也比横须贺完备得多。此外,美国第七舰队在此部署有3-4艘核潜艇、1艘两栖攻击舰、1艘两栖货船和1艘坦克登陆舰。美国海军从夏威夷、关岛派往远东的“洛杉矶”、“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也经常在佐世保停泊。所以,一旦该港被用作日本新潜艇的基地,其作用不容忽视。
事实上,增兵西南诸岛已是日本各界的普遍共识。除陆上自卫队要在冲绳本岛增加兵力及建立沿岸监视队外,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驻九州岛的第2、4护卫队群和佐世保地方队是海上自卫队针对钓鱼岛方向的主要作战力量,拥有通用型水面战船和扫雷艇,并配备了速度在40节以上的“隼”级导弹快艇。现警备西南诸岛的日本舰队长于两栖作战,有能力同时实施多艘“大隅”级两栖攻击舰的登陆行动,一次投送兵力可达旅团级规模。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已将部署在那霸基地的F-4EJ战斗机换成更先进的F-15J,作战半径不仅涵盖钓鱼岛,也把台湾东部纳入打击范围。防卫省计划在2020年前,在基地现有20架战机的基础上,再增加10架,将一个飞行队扩充至两个。《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11月21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制定了从2014年起在与那国岛上驻军的方针。大约100名自卫队员将组成沿岸监视队在与那国岛上常驻。除此之外,日本还将考虑在宫古岛或石垣岛上配置国境警备队。专家认为,与那国岛地处日本版图最西端,是日本最靠近中国的国土,一旦将这三个岛建设为军事基地,将使日本的P-3C巡逻机、水声探测船前出近500公里。
继宣布向西南增兵不久,日本防卫省又发表声明,决定加快研发超音速空对舰导弹XASM-3。据2011年7月21日的《东京新闻》,日本防卫省计划从本年度防卫费用中拨出23亿日元用于开发超音速空对舰导弹XASM-3,总预算预计达到325亿日元。这种导弹将于2016年量产,具有5马赫的速度以及大角度俯冲攻击的性能,超过美俄同类导弹,媒体称其“几乎不可能被拦截”。虽然日本防卫省宣称开发这种导弹“并没有设定特定的国家为目标”,但其用意还是不言自明。
亚太地区复杂的战略格局当中,始终有俄罗斯的身影。面对朝鲜半岛紧张升级,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表示,俄罗斯远东地区部队已进入警戒状态,并将持续监控半岛局势。2010年11月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12月6日,俄反潜机又飞临美日史上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的上空,令参演双方被迫中断演习;12月13日,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再次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和泽捉岛。对于日本的强烈抗议,俄方态度坚决地宣称,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领土的立场不会改变。
俄罗斯就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不断提醒世人,自己是一个亚洲大国。虽然暂时尚无人把俄罗斯视为亚洲的一支强大力量,但是俄罗斯媒体明确指出,在亚洲这个将成为21世纪主要政治舞台的地区,俄罗斯不应仅仅充当配角。
尽管目前其国防预算总额已超过1万亿卢布,俄罗斯仍属全球军费开支的第二梯队国,国防预算费仅为美国的1/10和英国的一半。因此,经费不足始终困扰着俄军的现代化改革。在西方普遍对俄军事改革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表示怀疑的情况下,俄罗斯用一系列动作做出回应:2010年6月29日,俄军在远东地区举行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的“东方-2010”战略战役演习,来自陆军4个军区,海军3个舰队,空军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的2万多名军人参加了演习;10月,被外界喻为“能穿透任何导弹防御体系”的“圆锤”洲际弹道导弹从核潜艇发射成功,据称在2011年开始批量生产,每年造100枚;2010年底,普京主持召开了2011-2020年俄武器装备采购计划会议,宣布总耗资达20万亿卢布(约6800亿美元)的采购计划。按照计划,20万亿当中的4.7万亿卢布将用以更新海军装备,并在未来5年内先行支出1/3。普京强调,俄今后武器采购的关键方向是战略核力量,先进的导弹系统,第五代战机,战略核潜艇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指挥和情报侦察设备。
2011年1月25日,俄法两国在大西洋沿岸的圣纳泽尔S T X船厂签订政府间协议,法国将为俄罗斯海军生产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这是俄海军史上最大的一笔对外军火交易。按照俄罗斯全球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伊戈尔?科罗琴科的分析,由于质疑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主权,梅德韦杰夫的千岛群岛之行在日本引起了激烈的外交行动和东京的政治危机。实际上,首批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编入太平洋舰队的用意,就在于迅速提升太平洋舰队执行登陆任务的能力,目的是让日本明白,必要时俄方将通过向千岛群岛快速投送兵力和加强武力部署来回绝日本的领土要求。俄方认为,现在日本正积极提升自己的作战潜力,除核潜艇外,其海军潜力已经超越了太平洋舰队。当一个国家“肌肉”发达,而它的邻国“肌肉”松弛时,后者便希望练硬拳头,哪怕是做做准备活动也好。因此采购“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很大程度上是瞄准日本的“秀实力”之举。。
在普京提出巨额军购计划的第二天,总参谋长马卡罗夫透露,俄将在2011年建立统一航空航天防御系统的基础。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也于今年3月宣布,俄在2011年组建空天防御部队。预计2011年俄军将采购36枚战略弹道导弹、2艘战略核潜艇和5颗卫星等装备。按照设想,俄军事改革下一阶段的基本目标是增强战略集团军的作战能力,更新陆军和海军的武器装备成为国防部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工作。另外,俄罗斯已同北约就导弹防御系统建设问题展开合作并达成协议。对此,美国安全学者认为,该举动将把北约直接推进到中国的边境地区。
据印度霍迪夫网站1月12日报道,作为印度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三军智囊团,印度综合防御参谋部新近起草了一份为期15年的“技术前景和能力路线图”,为印军确定了新的目标:发展海陆空三军的联合作战能力,实现军力的最大增效,以应对印度现有和今后25年里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新计划可具体分解为加强特种部队、应对太空战的能力、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外交能力、区域外应急行动、战略干预与救灾行动能力以及潜在的军事威慑力。其重点领域包括获取信息优势和战区导弹防御。信息优势指加强情报采集、监控、目标搜索和侦察能力,以及指挥、控制、通信及电脑处理(C4)能力,目的是收集并处理相关信息,以便控制和压制敌对势力,并有效发挥自己的实力。联合战区导弹防御着眼于使用三军防空设施,结合其他部门的监控传感器,以增强侦测、捕获和摧毁来袭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的能力。
印度近几年在发展军力上可谓不遗余力。除去本国加大自主研制的力度外,军火采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在2010年底公布了当年俄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签署的十大合同,其中对印军售就占了四成。军售内容包括联合研发第五代战机,联合研制多功能运输机以及米格-29k舰载机供货和航母改装,总金额达数十亿美元。2010年,美国毕马威咨询公司还发布报告,称未来6年内,印度打算斥资1120亿美元购买军火。印度军方于2010年10月8日也对外透露说,印度方面准备2011年7月敲定126架中型多用途战机的合同。一时间,12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引起了欧洲、美国、俄罗斯、法国和瑞士5家航空航天企业的激烈争夺。
除了抛出大宗军火采购订单外,印度近来也一直在努力拉近与美俄日的军事关系。2010年10月24日至27日,印度总理辛格对日本展开为期3天的访问,日印媒体都不忘借此重弹互相联手制衡中国的老调,制约中国的发展似乎已成为两国的共识。对于印度急于与日本拓展军事合作关系,有印度官方人士暗示:“在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对华政策陷入麻烦之时,印度正好趁机巩固与日本的战略关系。由于日美对中国的崛起抱有很大担忧,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及核合作伙伴,印度应趁当前的最好时机与日本共筑一道防线,以遏制中国的发展。”
2010年10月16日,代号为“因陀罗2010”的俄印联合军演在印度东北部印第99高山步兵旅驻地北阿肯德邦举行。尽管印俄双方均强调说,此次演习不针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但俄罗斯《独立报》的报道称,演习地点紧挨着中印边界和克什米尔地区,演习中的许多作战行动都设定于实际边界问题和冲突的条件下。演习前一天,印度陆军参谋长V·K·辛格公开把中国和巴基斯坦形容为“印度安全的两大刺激因素”。辛格认为,“发生一场全面常规战争的可能性极低,不过小冲突是会发生的。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常规能力……要做好在核背景下能发挥作用的准备”。印度总理辛格则表示,如果印中边界争议仍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印度陆军部队也要做好准备。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印度陆军正在实施30年来规模最大的改组,旨在实现训练的标准化,加强后勤以及情报、监视、侦察能力。其拟组建的战略司令部将整合陆军各种作战部队,筹建一支有5.4万兵力的山地作战部队,并计划在5年内采购价值达5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包括火炮、车辆、飞机和战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设施。新的司令部还将配备从美国购买的轻型榴弹炮。印度认为,下一场常规战争爆发在山区的概率远远高于平原。因此,在印度陆军的所有作战兵种中,炮兵将是未来战场上的决胜因素。印度国防部已在2008年1月发出了装备印度陆军山地兵团的145门超轻型155毫米口径、39倍径牵引榴弹炮的订购意向,而购自俄罗斯的两批“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已经交货。这一武器系统大大提高了印陆军的远程炮火打击能力。
据2010年8月9日的《华盛顿邮报》称,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了新一轮采购武器装备的浪潮,许多国家大量购买军舰、潜艇和战斗机,一些国家则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希望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增加安全感。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正在加速,而其中最激烈的竞争发生在东南亚和南美洲。整个东南亚地区在2005年至2009年间的武器进口与前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印尼增加84%,新加坡增加146%,马来西亚增长的幅度更是惊人,达到722%。新加坡还成为该地区第一个跻身世界前10大武器进口国名单中的国家。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东南亚国家积极采购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范中国崛起。2010年7月越南召集东盟11国首脑在河内举行地区安全论坛,主题就是如何应对日益强盛的中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参加了会议。这也是美国官员第一次出席东盟地区安全论坛。报道分析,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美国全面调整了亚洲政策,亚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被大大提高。为此,美国主动改善与越南的关系,正与越南谈判将共享核原料与核技术。美国还在2011年年初表示,将帮助菲律宾提高其在本国水域的巡逻能力。菲律宾近年来努力从美国求购二手战船。原为美国海岸警卫队所有的一艘配备齐全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到达菲律宾。
综合外电消息,近期,东南亚一些国家加大了应对军事突发事件的准备力度。越南大幅增加2011年的国防开支,国防预算将增至52万亿越南盾(约合17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提高了70%。菲律宾已拨款3100万比索(1美元合43.47比索)修复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上的机场跑道。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受德华多·奥班3月30日对媒体说,将准备一份清单,列出早些时候由总统阿基诺三世指定将用80亿比索购买的海军和空军巡逻装备及雷达设备,这些设备将用于改进菲律宾在卡拉延群岛(被菲律宾侵占并实际控制的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礁)。菲律宾对斯普拉特利群岛行使管辖权的西部军区司令部将于年底前部署新的军事设施,包括一套将覆盖菲律宾整个西部侧翼的先进早期预警系统和一艘配备武装直升机的现代化舰艇。菲律宾军方将领之前已透露,将在占领的9座南沙岛礁上部署雷达设备,以监测周边动向,并称将建议菲政府在岛屿上扩建机场,加强在南沙的军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