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
——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2011-11-14 12:53齐尚吴浪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年12期
关键词:林蛙牧业共生

本刊记者/齐尚 吴浪

创新打造高效农林牧发展新模式
——记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

本刊记者/齐尚 吴浪

绿色家园、健康家园、生态家园,绿色养生食品是人类追求不变的主题。低投高效是从事农、林、牧业发展主要目的。因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一些农、林、牧业主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我国农、林、牧业相当大一部分生产仍处于粗放性、单一性、闲置性状态;农牧土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不高,大面积土地出现污化、退化、沙化和非农牧化现象,自然灾害频发;林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大量林下资源闲置;病虫危害现象呈不断扩大化趋势;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未有大突破;农、林、牧业主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林、牧资源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被忽视,市场经济利益驱动造成我国农、林、牧资源与环境危机愈演愈烈。这些突出问题都表明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加快农、林、牧产业发展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这就为发展现代大农业指出了方向。“十一五”期间,就如何科学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改善传统单一种养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林、牧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不同地域特点、不同亮点的农、林、牧业发展之路,内蒙古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院长、首席执行官朱志明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能抵御冰雹、霜冻、旱涝、虫灾等自然灾害,在林下及农作物下互补共生新型高效立体发展模式。

朱志明的这种创新模式,打造了一种具有一定市场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新型高效农、林、牧发展模式样本。该样本对保证我国广大农、林、牧业主的稳定收入和实现小康,对我国农、林、牧业低碳、环保、有机、生态良性发展具有非凡的可行的现实意义。

科技与信念支撑——破解提升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新技术

中国林蛙,俗名哈士蟆,全身是宝,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激素,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均具有卓越的功效。因林蛙肉鲜味美,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为人们所喜爱。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肆捕捉野生林蛙。这种私捕滥抓,一度导致野生林蛙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90年代,野生林蛙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随意捕杀。进入21世纪,由于野生林蛙属于保护动物,随着市场对林蛙的需求日益加大,人们尝试着将野生林蛙加以驯养、培育,进行人工饲养。

人工养殖林蛙作为农民、牧民和林业工人增收的一个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饲养林蛙技术性很强,由于不了解、不掌握相应的养殖技术,部分养殖户并没有从这个项目中得到实惠。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更亲睐目光敏锐、勇敢果决者。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朱志明了解到林蛙的巨大价值,又想到黑龙江老家的野生林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且无人管护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存活,如果人工养殖,创造的条件好于自然,并能对林蛙全周期有效管护,肯定能够养活林蛙。于是,他心里开始盘算起养殖林蛙的事情来。一向做事严谨的朱志明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回到黑龙江老家呆了几个月,在野外观察林蛙的习性,而后又到东北和南方考察了林蛙市场。朱志明意识到养殖林蛙具有巨大市场利润空间,且又是利国利民的民心产业,毅然辞去月薪上万元的公司老总职务,离开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和未满月的女儿,在内蒙古扎兰屯市河西购买了1万多平方米荒地养殖中国东北林蛙,开始了他梦想成为亿万富翁的创业之旅。

菜花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土豆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水稻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白菜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葡萄架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苹果树下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

初次养殖林蛙的朱志明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连续两年都以失败告终。两年累计赔了近70万元。

“失败是成功之母,问题是创新之源”。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朱志明又顶着所有亲属和朋友反对的压力变卖家产,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分黑夜与白昼,经常和林蛙同圈,把自己当成林蛙,用换位法亲身体会和感受林蛙四季不同习性的变化和需求,以此来找出正确养殖林蛙最佳对接方案。为坚定在创业中面对所遇到风雨的心理承受力和斗志,朱志明购买了一口棺材放到卧室,并在棺材盖子上刻了“成则劈此棺,败则睡此棺”,以此断自己的后路坚定信念;时时用“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思想来迎战创业初期所面临事业不断失败的打击、病痛的折磨、思念亲人的痛苦、山穷水尽无研发资金、靠变卖家产坚持研发等巨大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压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数年实践,朱志明对人工散养中国林蛙、人工圈养中国林蛙所涉及全流程技术(防逃、防敌、防暑、立地、繁殖、疫控、保饵、越冬)均都取得了可行的应用效果。朱志明在我国贵州、湖北、广东、吉林、黑龙江等不同区域,应用自己所创新的人工养殖技术,通过在果树下套养林蛙、稻田下套养林蛙、蔬菜下套养林蛙、庭院式养殖林蛙等与多种植物共生方法养殖林蛙,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他的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实现了当初想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

朱志明向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白宝玉(左)汇报工作

朱志明院长接访黑龙江林业代表团

创新与商机——深度打造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新模式

创新,才会发展壮大;创新,才会产生商机。基于这种理念,并为了规范化发展中国林蛙项目,2003年,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核准,朱志明的“联科东北林蛙研究所”正式转制为“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

为了把掌握的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技术更加广泛应用到我国农、林、牧领域中,提升中国林蛙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把产业做得更大,朱志明又对中国林蛙对接农、林、牧产业,实现生态互补共生课题进行了深度的研究与开发。

朱志明认为,在林业领域方面:我国林下闲置空间资源巨大,目前,尚未被充分有效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是调节人类生存所需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基础性条件,林内是一些害虫的滋生地,害虫是危害林业资源的杀手。在农业领域方面:我国大量农作物(含瓜果、蔬菜)下空间大量闲置,未有充分高效利用,创收项目单一,土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不高;受市场经济利益影响,为提高产量,很多农民都是使用大量农药进行保产增收,造成农副产品含有一定剂量农药残留,使人类的食物源头潜在不安全性;水资源大量受到污染,长期危害人类的健康。在牧业领域方面:我国草牧场因特定条件,每年一些草牧场不同程度都发生虫灾,造成牧业资源的损失;如用药灭虫,药效过后,虫害易死灰复燃,并且牛羊误食附有农药草植被,日久体内必含有一定农药残留;牧场土地利用回报率不高。

因农、林、牧领域是各种害虫滋生地,对我国农、林、牧业破坏极大。如何利用和保护好农、林、牧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回报率,增加业主的收入?如何降低农副产品的农药残留,有效提高绿色有机食品的安全性和提高附加值?如何低碳、环保、绿色、持久、生态、无成本防虫灭虫?最佳的办法就是利用中国林蛙与害虫相克的特点,采取动物与植物互补共生的发展模式,方可解决目前我国农、林、牧产业所存在的上述一些问题。为了我国农、林、牧产业结构逐步更加良性优化与发展,改变我国传统农、林、牧单一的发展模式,朱志明带领科研技术人员通过对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业对接进行深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多次在国内南北不同地域农、林、牧环境下小范围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示范,朱志明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能有效减少农、林、牧产业虫害的发生,减少国家和业主每年对防虫治虫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第二是用林蛙替代农药绿色灭虫,提高了农作物(含瓜果、蔬菜)的绿色有机品质和附加值,保障了人类所需食物源头的安全性;

第三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回报率,使农、林、牧业主增加收入;

第四是减轻农药对空气、人类饮用水等环境的污染;

第五是林蛙排泄物是有机肥料,在雨水和光和的作用下,能渗透入土壤内被地表作物根系吸收,减少肥料成本和人工投入,提高土壤透氧度,防止土壤板结;

第六是利用农、林、牧资源无成本为林蛙解决了立地生态条件和饵料,降低饲养林蛙成本,提高农、林、牧资源利用和回报率;

第七是能使普通百姓都能食用得到、食用得起中国东北林蛙这种美味养生补品;

第八是能逐步实现农、林、牧产业从传统不良发展方式向良性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农、林、牧的发展呈现对人类生存更加有益的良性化走向,使以人类生命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在我们手中实现。

研发方向的正确,使朱志明的中国林蛙事业呈现良性的发展势头。为了把这一利国利民的民心产业化项目应用到全国各地,使更多从事农、林、牧领域业主真正体会科技力量的伟大,从科技创新中得到实惠,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面向社会推出了“对合作方无偿传授培训技术,订单保护价回收商品蛙和采取承担对方潜在投资风险”的民心化、诚信化的发展方式。

“得民心者,得大市场、大发展”。从中我们可以悟出,只有做民心化项目,走民心化道路,才会得到民众的接受和支持,才会打造出大市场、大发展、大回报。以此我们也就不难破解朱志明今日事业大成的真正内涵了。

朱志明院长(右四)与贵州基地部分员工合影

服务“三农”——构建稳定小康致富新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8亿农民是市场消费和社会稳定的主要群体。农业稳,则国家稳;农民富,则国家富。但自古以来,农民的正常收入和小康的稳定很大程度受制于自然因素,取决于上苍是否风调雨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生命价值,不仅在于追求自我的突破,更在于将自我的成功和对人生的态度延伸到对社会的贡献上去。对于朱志明而言,开创与推广“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发展”模式,不仅仅是成就一份事业、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更是承载自己服务“三农”,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份历史责任。

朱志明深知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需要“人气”和“民心”作基石。因此,他研发的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定位在广大农民都具备的资源条件和服务农民切身利益上。

朱志明为了使这个定位更实际、更深入民心,本着“善行天下,方能成就大业”的发展理念。他顶着巨大风险采取了民心化的发展合作方式:

一是为合作伙伴承担投资风险,凡合作户养殖的林蛙,不管因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朱志明不问过失,均无偿给予补种,补到合作户获利为止;

二是对低保户、下岗职工、特困户实行项目全程无偿帮扶;

三是公开提示广大农民和社会“引进中国林蛙项目如何防止被骗”,并公开解析社会上流传的虚假技术和指点误区。

朱志明这么做,虽然受到了一些炒种、炒技术和坑农、害农公司的谩骂和人身攻击,但他诚心实意为广大农民着想的言行换来的是更多民心的支持信任和产业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他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普通百姓,切切实实带动了一批林蛙养殖户走上了小康之路。

通过对已成功的养殖户收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市场深度评估,朱志明认为,走动物与植物互补共生科技创新之路,可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假定有2亿农林牧户发展中国林蛙项目,按每户最低保守用4亩地采取互补共生套养中国林蛙,按每亩育出成品蛙保守量500只计算,4亩地为2000只;按雌雄蛙均价每只市场最低值10元计,每户增加收入2万元。2亿个农林牧户每年共增加产值4万亿元,这4万亿元资金将对我国金融及其他行业的市场拉动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按每户对4亩地减少农药投入量4斤计算,2亿农户可减少4亿公斤(40万吨)农药投入量和减少8亿亩农田地上地下水质和环境污染,提高我国近30%民众所需食物(粮食、瓜果、蔬菜、肉蛋)源头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互补共生的科技创新之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国家和农、林、牧业节省百亿专项防虫灭虫资金和大量人、财、物的投入,为国家和地方在农、林、牧绿色无污染治虫防灾和发展新型高效农、林、牧特色经济创出了一条新路。

另外,中国林蛙作为养生保健补品,使更多普通百姓都能食得到、食得起这种“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养生补品,有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样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民心化产业,这样的发展模式,足可使广大农牧民实现小康和稳定小康;必会使朱志明的林蛙产业赢得更多民心的支持和产业更大的发展。民心项目定位的准确,民心式的发展思路,必定注定朱志明的事业更加辉煌;即得民心,又得大益,才是当今市场经济彰显的真正仁商大道。

本院林蛙圈展示

本院林蛙圈展示

本院林蛙圈展示

承担责任——高举中国民心化特色经济产业旗帜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实施绿色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项战略的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和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朱志明推广的“中国林蛙与农、林、牧互补共生发展”模式可谓全面诠释了国家绿色战略的题中之义。因此,其对于我国实现低碳农林牧、环保农林牧、绿色农林牧、健康农林牧、新型高效农林牧、有机无公害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对社会、人类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和认可。

当今社会称朱志明林蛙产业模式为朱志明模式。这种模式正在我国部分地区逐步发挥巨大的效应,正在呈现我国农、林、牧产业由传统不良发展方式向良性高效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一些农户有效回避了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变化的的风险,确保了广大农民收益,实现由低效单一资源向高效循环资源互补共生发展;化解了我国农、林、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有机、低碳、无公害的矛盾,为我国农、林、牧业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绿色化、低碳化、环保化、生态化、健康化、民心化打造出了一个特色发展、创造财富的新途径。

目前,东北林蛙研究院各项事业呈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已显现出多元化、集团化、先导型、项目领军型的发展格局。朱志明在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赢得了多项荣誉:中国农经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全国农村致富十大带头人、2009年度中国具有影响力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三农”先锋人物、中华发明英才、全国著名专家等,并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会议中心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本院全封闭林蛙圈展示

林蛙栖息地展示

林蛙栖息地展示

林蛙圈展示

林蛙在蔬菜上捕食害虫展示

坚持是一种态度,追逐是一种天赋。为了把林蛙产业做得更大,更好地回报社会,朱志明又一次开始了他更高的追逐梦想的旅程——跨区域规模化拓展他的林蛙帝国。为了在不同区域树起不同经济增长亮点的新型高效特色循环经济圈这面旗帜,最近朱志明计划还要召开几次区域性项目成果观摩会。目前,朱志明正在考察部分农、林、牧区,准备在每个省建立一处“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稳定特色产业示范第一村”和“新型高效健康型农、林、牧循环经济特色示范区”,为下一步打造经济圈作基础。

调整农、林、牧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效农、林、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要方向。朱志明已成为了我国新型高效农、林、牧产业发展的一面特色旗帜。岁月见证足迹,成就赢得尊重,朱志明模式前景如虹,任重道远。我们希望他能够继续用超凡创新的理念、为事业忠诚献身的精神和可贵的品质为社会和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无愧于“中国蛙王”的称号。

朱志明:1965年5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专业。1990年从沈阳军区转业,曾在扎兰屯市物资局、市委办、市计委机关任职。1992年~1999年,在中俄国际贸联总部、东方电子公司、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会历任总裁、董事长、会长等职。2000年创建“联科东北林蛙研究所”并任所长,2003年研究所改制为“东北林蛙生态研究院”,任院长、首席执行官至今。

猜你喜欢
林蛙牧业共生
“八珍”哈士蟆传记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饲用甜菜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冻不死的林蛙
林蛙油逆转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