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妍 陈硕
全国政协委员朴英谈创新人才培养
文/高妍 陈硕
朴英委员发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出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经过大学四年在个性上自制力越来越强,行为越来越符合规范,但创造能力却显得不足?如何解脱对学生个性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是当前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当务之急。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朴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与反思。
1.我国的教育偏重知识,强调准确。
自古中国便以“博闻强识”赞誉博学多才者,而理工科的演算推理更是格外强调准确性,我们的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记忆、传授和积累,而不是思考、质疑和创造新的知识。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要求去背诵各种古诗、古文、公式、算法,并应用它们取得高分。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老师更多的是课程学习的实施者,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将书本知识准确讲解传达,而非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2.精神文明建设速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不匹配,人文精神缺失。
精神文明建设速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出现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市场推崇学位证书,学校量化考核教师教学科研成果,学生乐于追求学位,教师关注自身发展,学校人才培养成就的准则仍然是学而优则仕。由于教育收效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对教育的长期投入和关心也远远低于许多短期可见业绩的项目。升学率成为衡量中学校长政绩的“GDP”。清华大学教授丘成桐先生说:“我认为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引领社会,它不应该在政府、企业或传媒的驱使下迷失方向。”
3.科学研究应避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几千年的文明,其人文优越性毋庸置疑,但相对于科研创新来说,它确实存在弊端。同前苏联教育体制中的“一元化”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服从权威、尊敬师长、抑制批判精神的释义,发展到今天,便扭曲成论资排辈、话语权威等不良现象,而这些会严重影响甚至抑制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和永恒的暂时性,是不断推翻和修复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权威性本质上是互相的,它应该建立在科学家之间,而非科学家之上。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4.我们的学生没有仰望星空的空暇和兴致。
爱因斯坦曾说:“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科学家必备的素质,但当前大学教育一个主要倾向是,必修课程压得太重,学生主动学习不够,大量的时间被作业、报告占用,没有空暇时间去捕捉自己的兴趣点,更没有时间去想象、思考、研究感兴趣的东西,缺乏或没有思考的空间。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5.我国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将大学看成单纯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场所的现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学校的领导习惯于抓硬指标和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而文化修养欠缺,不利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钱学森曾说,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仅要有相应的知识结构,还一定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而他本人就是一个酷爱音乐和艺术的人。
6.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社会属性。
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社会属性。以钱老为例,他在加州理工完成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有20年航空科研生涯,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以及火箭与导弹研究,创建了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成为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家,这是钱老一生中的重要创造高峰。
一个创新人才的培养一般具有成才过程中的最佳年龄规律、人才涌现过程中的共生效应规律、人才离职的三年效应规律等规律。人才成长普遍存在适应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当大学生走出校门后,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只依赖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基础教育、社会关注同样重要。
从童年时期家庭教育的启蒙,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铺垫,再到高等教育的技能引导、知识结构形成,最终到步入社会后的历练成长,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针对以上情况,朴英委员在总结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和社会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1.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科技人才,既需要具备顶尖水平、能够胜任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研究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更需要大量能够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科技型应用人才。此外,开展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同样必不可少。只有人才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均得到满足,才能够实现国家科技的长远发展。
2.积极稳妥地搞好多元化教育制度改革。
现行的教育制度并不是最适合发挥学生个人潜能、培养其创新个性的,应遵照多元化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的改革。我们的学生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3.尽快改进教育科技评价体系。
站在国家、全局高度,以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改进现有的教育科技评价体系,改变高校和科研单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引导大家脚踏实地地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4.重视通识教育。
英国学者贝佛里奇曾说过:“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通过通识教育,使得理工科学生也能学到历史、文学、美术等能够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5.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让学生有闲暇、有空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朴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系副主任,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航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冲压发动机亚/超声速流动与燃烧,推进器新型替代燃料的燃烧与流动,飞行/推进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