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调查及特征分析

2011-11-13 04:40:08孙静
创新 2011年5期
关键词:集体合同北部湾经济区

孙静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调查及特征分析

孙静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随着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区劳动关系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支撑经济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查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关系现状,建立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和选取样本企业来实施调查,运用线性加权方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经济区劳动关系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经济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关系;特征;调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劳动关系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及时掌握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企业劳动关系的新特征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北部湾经济区实际的劳动政策及规定,指导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切实推进和保护经济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课题,也是促进本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现状调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建立经济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促进和保持经济区经济持续和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一)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了解和评价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以集体谈判和解决劳资冲突为基本内容来设计评价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指标,指标数量偏少而不完整;国内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观指标较多,客观指标较少且量化不够。结合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况,参照2008年“中国劳动关系报告”中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笔者选取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来构建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该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包括劳动关系运行与协调、劳动关系的产出与结果,其中劳动关系运行和协调指标分解成劳动合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工会组织、员工民主参与、劳动争议处理5个二级指标;劳动关系的产出和结果指标分解成工资工时、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就业培训、企业绩效5个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又分解了劳动合同签约率、集体协议签约率、工资增长率、职业病发生率等共26个三级指标来具体衡量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

劳动关系评价指标的评价值是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体现,本研究采用三级评语,将经过综合评价之后的综合评价值分为三个等级。评价值在80分以上为和谐程度良好,60~80分为和谐程度一般,60分以下为和谐程度差。

根据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内容,笔者设计了对企业经营者和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的两类调查问卷。

(二)劳动关系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为依据,选取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为研究样本。总样本数为50个企业,地区分布为:南宁市占30%,钦州市占12%,防城港市占12%,北海市占12%;样本的产业分布为:高技术产业占22%,加工制造业占26%,物流和商贸业各占20%,旅游业占12%;样本的性质分布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8%,集体企业占12%,民营企业占46%,外商投资企业占14%;样本的规模分布为:员工数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占8%,100~500人的企业占22%,500~1000人的企业占44%,1000~4000人的企业占16%,4000人以上的企业占10%。样本的选择既能反映当前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现况,又能满足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

在正式调查中,共发放企业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问卷有效率为96%;共发放员工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89份,其中有效问卷968份,问卷有效率为96.8%。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对被调查对象说明了调查的目的、流程及保密协议,要求调查对象独立、真实地填写问卷,填写后的问卷直接回收,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可信度。

二、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特征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采用线性加权法对企业劳动评价值进行合成,以得到一个对劳动关系和谐状况的整体性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较低

按照设计的评价值等级对50个样本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进行分类统计,情况如表1。

表1 企业评价值分布表

从50家企业劳动关系的评价值分布来看,13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良好,占全部企业的26%;18家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一般,占全部企业数的36%;19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差,占全部企业数的38%。在50家企业中,评价值最高为96分,最小值为34分,平均值为60.2分,总体上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属于一般水平。但评价平均值60.2分处于劳动关系一般等级中的低分位,且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差的企业占到全部企业数的38%。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关系状况虽然是基本稳定的,但却是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稳定。

开发利用区,主要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娱乐等多种需水要求的水域。开发利用区应当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开发利用区,应当按照其最高水质目标要求的功能实行管理。

(二)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与所有制及行业相关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行业特征、所有制特征与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计算按不同特征分类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比各组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2、表3所示。

表2 按不同所有制特征分类的企业评价值统计表

从评价值分布来看,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在企业性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关系评价值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从三级指标值来看,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障”两个方面的得分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的评价值差别较大,最高分为82分,最低分为30分,评价值低于60分的企业有14家,占民营企业总数的60.9%,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总体水平较低。外商投资企业的评价值较集中在50~70分数段,最高分为68分,评价值低于60分的有3家,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42.9%,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总体水平一般。

表3 按不同行业特征分类的企业评价值统计表

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在行业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技术产业劳动关系评价值高于80分的企业有5家,最低分为62分,平均值为76分,劳动关系处于一般的较高水平。从三级指标看,主要是这个行业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障”、“工资工时”、“职业保障”等指标得分较高。加工制造业和旅游行业劳动关系评价值比较集中在45~65分数段,平均值都低于60分,总体处于“劳动关系差”的等级。加工制造业主要是“社会保障”、“工资工时”、“员工民主参与”等指标得分较低。物流与商贸业劳动关系评价值比较分散,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48分,平均值在60分以上,劳动关系处于一般的较低水平。

(三)企业劳动关系运行不规范的情况较严重

在对50家样本企业劳动关系指标体系中各三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评价均值(见表4)。

表4 二级指标评价值平均得分表

从表4可以看出,50家企业在10个二级指标中得分低于60分的有6个指标,其中反映“劳动关系运行和协调”指标的是“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工会组织”及“员工民主参与程度”。反映“劳动关系表现与产出”指标的是“工资工时”、“职业安全”和“企业绩效”。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运行不规范的情况较为严重。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得分最低,为51.2分,主要是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不多,集体合同的签订率很低。“工会组织”和“员工民主参与程度”两个指标得分低,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组建率低;二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虽有职工代表大会,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不遵守法定程度的情况较普遍;三是企业对员工合理化建议的采纳率较低。“工资工时”指标得分低,主要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违法加班的现象,员工普遍对工资的增长程度不满意。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职业安全”得分低的主要问题是一些企业设备陈旧、作业环境差、工伤事故发生率高。“企业绩效”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员工流动率过大。

虽然“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障”两个重要指标超过了60分,但都处于“劳动关系一般”水平的低分位。在“劳动合同”方面,主要是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在“社会保障”方面,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社会保险的参与率较高,但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三、建立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劳动执法制度

目前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劳动基本法,以《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核心,以《集体合同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相配套的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运行不规范的情况还较严重,其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劳动执法存在较大的困难。政府应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性较强的单项劳动法规和政策,对过于原则化和操作性不强的劳动法律予以细化和充实。例如,在得分低于60分的“工时工资”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合理测算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尽快实行行业工资指导价,以保证经济区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在工作时间上应注重制定实行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的细化规定,以避免企业变相加班。

劳动法律法规的实现必须依赖一套严格的劳动执法制度。经济区应建立适应其劳动关系特征的劳动监察机制,注意加强对集体合同签订及履行的监察,加强对工资工时情况的监察,加强对企业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监察。劳动监察还应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履行劳动监察责任或劳动监察流于形式,发生劳动安全或其它重大事故时,按照法定程序不仅追究责任人的法定责任,还要追究劳动监察人或部门的责任。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硬化工会维权职能

从调查结果来看,“工会组织”、“员工民主参与”两个二级指标得分都低于60分,员工对工会处于不满意状态,主要原因是工会组织不够普及、工会的代表性不足、工会代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不畅。2011年全国总工会提出“实现全国企业职工入会率达81%,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60%”的总目标,经济区也应以此目标为参照,加强经济区工会组织建设。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探索“党工共建”制度,以基层组织为试点,强化“党工共建”一体化领域,扩大党工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党组、工会建设共同指导,党组、工会工作同步考核,党组、工会工作同步发展,党组、工会活动同步开展,真正构筑“党工共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在经济区内建立专业化程度及行业特征明显,员工流动性比较大的企业产业群工会组织,让员工直接加入行业工会,提高工会的维权能力;三是提高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覆盖率,集中力量突破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阻力。从政府的政策层面上,杜绝以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标准作为“优惠”政策来换取外方投资;堵塞非公企业、尤其是外企员工合法权益可能遭受侵害的漏洞;对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在各项评先表彰中可以设立“一票否决”制度。

(三)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从调查结果看,“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指标在所有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经济区企业集体协商制度不够健全,集体合同的签约率和履约率都较低。2010年,广西区政府确定了“2011年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建立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分别达到60%和80%,用三年时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总目标。经济区工会应将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建立推进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工会成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对集体协商过程和集体合同的签订进行指导。在推行集体协商过程中重点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以职工人数较多的大型企业作为重点,把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重点协商内容,切实搞好企业内部集体协商;二是以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集体协商工作做得好的行业和企业进行表彰和推广,促进经济区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察,保证已签订的集体合同得到真正的履行。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理念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性理念。企业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必定是一个讲究社会责任的企业。我国实施的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即CSC9000T)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和国际认可,值得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借鉴。从长远来看,国际上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规定了企业在工作环境、员工健康和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这些国际标准与我国劳动法规对劳动者的保护内容是一致的。北部湾经济区应大力推行SA8000标准,促使经济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

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征,经济区政府、企业及工会三方应共同承担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政府作为劳动关系调整的主导者,主要以劳动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发挥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劳动者的组织,应当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企业应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经济区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促进三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良好合作,维护经济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为北部湾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常凯,乔健.中国劳动关系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李建新.员工关系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金银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强化“六个理念”[J].理论探索,2007,(5).

[4]李密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工会的重要工作[J].企业天地,2009,(1).

[5]程君.基于政府视觉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现代贸易工业,2008,(12).

[6]程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张明文.劳动保障监察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4).

[8]石家家.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3).

F249.26

A

1673-8616(2011)05-0063-04

2011-0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北部湾经济区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研究》(201010LX593)的研究成果之一

孙静,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资源教研室副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责任编辑:陈展图]

猜你喜欢
集体合同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对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中不同劳动报酬标准的疑问
服务业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0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集体合同二三事
法庭内外(2015年10期)2015-12-29 06:36:27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