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红
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效益差,资金的严重紧缺和无效占用等。
一、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营运资金管理体制
营运资金管理体制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比例大,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2001年底,国有企业的拖欠总额已经达到了1.5万亿,这是个相当大的数字。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债转股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 流动资金管理体制
1.现金管理体制。现金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价值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造成了企业内部两个问题:一是财务部门会认为各业务部门在发生具体业务行为时,没有价值观念,增加了企业额外的运营成本。二是各业务部门在决策时,缺乏必要的为决策提供支持的价值信息。
2.存货管理体制。由于企业存货管理体制不健全,很多中小企业原材料采购没有计划,库存物资的收、发、结存缺乏严格的控制,使得会计期末存货占用资金较大。
(三)费用控制体制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较少,费用控制对资金管理尤为重要。
二、 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一)资金管理内部出现问题
在我国,90%以上的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的都是滞后的管理,我们传统的管理主要是按职能划分,设计应收账款的最主要的两个部门,一个是销售部门,一个是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关心的是销售之后的收账,是事后管理。应收账款最主要的产生阶段是在事前和事中,而恰恰在事前和事中没有人控制,没有人管客户的风险问题,也没有人真正地承担责任,这就是忽视整个流程的控制而产生的管理误区。
(二)外部问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许多企业对客户的管理,往往是在进行间接管理。比如许多企业实行销售承包制,业务员直接控制和垄断客户,当销售员权力过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盲目接受客户订单,缺少信用控制的情况。有些企业把风险指标设计得过严,一旦对业务员失去控制,就对客户失去控制,预期账款可能收不回来。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企业方面
1.信用环境问题。据对某分行调查,与某银行分行有融资关系的640户中小企业,不良贷款额为27.29亿元,占全行不良贷款总额的80%。拖欠贷款利息计406户,欠息面为63.4%,金额达到24.47亿元。
2.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使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情况,从而无法对其开展信贷业务。
3.产业结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工艺水平低,科技创新慢,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因不符合贷款条件,被银行拒之门外。
4.自有资金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自有资金不足,资本积累少,资产负债率偏高,使中小企业达不到银行信贷管理的要求,从而限制了贷款的发放。
(二)银行方面
1.银行经营定位问题。与对大型企业的大额信贷业务相比,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且收益低,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2.信贷管理体制问题。防范金融风险强化了银行的贷款风险约束机制,因而对中小企业“急、小、险”的贷款需求慎之又慎。另外,银行上收信贷审批权,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3.银行服务品种问题。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中间业务品种比较单一,配套服务落后,在服务功能方面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尚有差距。
(三)社会服务方面
1.市场中介服务问题。为了规避风险,银行除少数大中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信用贷款。中介服务机构担保条件严格,擔保手续复杂,收费过高,致使一些中小企业不愿到银行贷款。
2.企业资信评估问题。资信评估机构缺乏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标准,严重地影响了对企业资信的客观、公正评定,失去了银行对其评估结论的信任和认可。
3.直接融资渠道问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多渠道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处于缺位状态。
四、资金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落后
现代企业的工作组织形式中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管理要求通过网络对其分支机构实行相对集中统一,从而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后,可以统一调配集团内的所有资源。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多采用比较分散的管理模式,由于受网络技术的限制,会造成监管信息反馈滞后、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后果,因而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电子商务环境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冲击。
(作者单位: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