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
近两年,我区部分高速公路路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引起了社会公众乃至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影响颇大的重要社会新闻。时至今日,内蒙古采取的缓堵措施落实情况如何?不久前本刊特派记者深入三大重点工程一线进行了实地采访。
在内蒙古高路公司总部,记者了解到,我区已先后推出并实施了47项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具体措施,其中由内蒙古高路公司承建的G6京藏高速呼和浩特至包头改扩建工程、110国道兴和至呼和浩特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G7京新高速韩家营至呼和浩特建设工程的“三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这些重点工程不仅是自治区推出的有效解决京藏高速公路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区打通与周边省区的14条通道的其中三条,关乎民生,意义重大。
提升内蒙古高速公路运行能力,三大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110国道改扩建在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展开.兴集段今年年底前有望通车。2010年5月18日,作为有效解决京藏高速公路拥堵的重要举措之一,国道110线兴和至集宁至呼和浩特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原二车道的二级公路改为四车道的一级公路,项目完工后通行能力将提高一倍。兴和至集宁段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通车。为缓解通行压力,工程是在全线不封闭交通、施工现场经常堵车的情况下进行,加之铺设光电缆、房屋拆迁困难等诸多因素困扰,施工只能是不分昼夜见缝插针地进行。一路上到处可见工人们在紧张地施工。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甲坝子村,记者看到,兴和至集宁段全线最大的一座桥梁甲坝子大桥下部工程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在墩柱上面安装箱梁和铺设桥面。据内蒙古高路公司110国道改扩建项目负责人侯雁光介绍,根据地形,110国道“二改一”有分离式和整合式两种形式。如在卓资县的卧佛山段修建的高架桥采取的是整合式,即上下道合在一起。原有的公路是沿地面修筑,为防止洪水冲垮路面,这次的改建采取建设高架桥的方式。而高架桥采取的上下道合在一起的整合式,既有利工程的牢固,又节省了建设成本。而在一些地势崎岖的地方,则采取了上下道分离,既适宜建设,又确保了现有的交通。为了完成自治区政府向社会做出的“兴集段必须在2011年年底前建成”的承诺。内蒙古高路公司110国道兴和至呼和浩特一级公路改扩建项目工程全体员工都放弃了节假日和双休日,加班加点,超强度工作,超负荷运转,紧密衔接各道工序,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该项目改扩建完工后,能极大地缓解京藏高速公路紧张的交通压力,对加强我区与内地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快捷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呼包高速“四改八”工程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全力打造优质工程。2010年10月20日,由内蒙古高路公司承建的呼包高速四车道改八车道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日最大通行能力近9.3万辆,比过去增加一倍多。京藏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包头段改扩建工程项目起点位于呼和浩特市保合少互通处,经巴彦镇、毫沁营,沿呼市北侧山脚,经毕克齐、察素齐、萨拉齐、东兴,止于包头乌兰计,路线全长217公里,其中呼市段102公里,包头段115公里。项目投资约100亿元。
据了解,呼包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最大技术难点在于新旧路基的拼接,处理不好会出现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质量就是生命”,采用怎样的新技术、新工艺解决技术难题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最大课题。对此,工程建设者开阔思路,借鉴先进经验,在新旧路基拼接上大胆引进“三大”关键新技术。在新路基施工中推广应用冲击碾压和铺设高强土工格室的新技术、新工艺。冲击碾压能有效减少公路路基完成后的总沉降量,大大改善因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病害,对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有显著的效果。在新路基施工过程中铺设的双向拉伸高强土工格室具有强度大、蠕变小、适应各类环境土壤的特点,应用于路基施工中能有效地提高加筋承载面的嵌锁、咬合作用,极大地增强地基的承载力,有效地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增强地基稳固性能,增大路(地)基的承载力,延长路(地)基的使用寿命,防止路(地)面塌陷或产生裂纹,保持地面美观整齐。同时施工方便,省时省力,能缩短工期,减少维修费用。
在路面拼接上,推广应用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新技术、新工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是以玻璃纤维为材质,玻璃纤维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是无机材料,其理化性能极其稳定,并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和很强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寒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承重能力。因表面涂有特殊的改性沥青使其具有两重的复合性能,极大地提高了土工格栅的耐磨性及剪切能力。
在桥梁拼接上,采用了植筋技术。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在原混凝土中以适当的直径和深度钻孔,注入专用植筋胶,将钢筋插入钻孔内,通过植筋胶的粘结锚固力使混凝土孔壁与钢筋外面形成牢固粘结锚固力,依靠粘结锚固力抵抗钢筋的外拔力和剪切力,达到新旧构造物连接目的,从而形成整体受力体。
呼和浩特至包头段高速公路是京藏高速公路与京新高速公路的共线部分,是连接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干线,也是内蒙古公路网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治区公路主骨架,也是首都北京通往大西北的公路大动脉。建成以后,将成为自治区第一条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可有效改善京藏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提升内蒙古高速公路东西方向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对增进边疆少数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特别是对构建呼包鄂经济圈,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转换、开发、带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京藏高速公路呼包段的车流量迅猛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份的运煤车辆来内蒙古西部地区拉煤。按交通规范当量折算,平均每天有73698当量的车通行呼包高速,远远超出原设计的最大通行当量45069,通行压力倍增,造成拥堵频发。呼包高速“四改八”扩建工程建成后,京藏高速公路呼包段拥堵状况将得到明显缓解。
京新高速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今年4月27日,由内蒙古高路公司承建,总投资约156亿元的G7京新高速公路韩家营至呼和浩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内蒙古高路公司解决京藏高速公路拥堵的重要硬措施之一。京新高速是自治区第一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高速公路的拥堵现象。
日前,记者在京新高速东夭隧道施工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进行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工人干劲十足。东夭隧道优化后全长3.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施工,难度相对于路面桥梁要大许多。为此,项目办明确要求,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要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工程顺利按时完工。沿着坑洼不平的便道,在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均可见到各种大型挖掘机正在开山辟岭挖土方。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来回碾压路基填方,隆隆机声在山谷里强烈回荡。
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们正在忙着浇铸、打桩,各司其职,加班加点坚持在施工一线。京新高速韩家营至集宁段项目负责人闫禄告诉记者,工程自正式开工以来,路基土石方、桥梁及通道设施、隧道等项目段均按计划稳步推进。当前正是公路施工的黄金季节,他们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抢工期。目前,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人员、设备均已进场,驻地建设全部完成:工地试验室全部完成,试验设备、仪器全部完成调试,可以正常运行。拌和机已具备混凝土生产条件,施工便道除个别林地外全线已拉通。路基、桥涵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截至目前,京新高速韩家营至集宁段土石方完成101.5万立方米、桩基完成222根。集宁至呼和浩特段完成挖土方45万方,挖石方31万方,桩基完成465根,涵洞完成12道基础。
京新高速201 1年计划安排投资29.1亿元,占总投资的18%。京新高速项目路线起点兴和县韩家营f蒙晋界),接拟建的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山西境段,经喇嘛营、张皋、巴中夭、三瑞里、刘家村、红卫、梅力盖图、十八台、三岔、金盆、永太公、旗下营,止于呼和浩特市保合少互通,接已建成通车的呼和浩特绕城高速公路和正在改扩建的呼和浩特至包头高速公路。该项目计划总工期3年。项目路线全长211.782km,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立足岗位 无私奉献
人物一:内蒙古高路公司京新高速呼集项目办副主任贾劲松
京新高速兴集呼段是国家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又一条出区大通道。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征地拆迁工作是重中之重,征拆工作的快与慢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征拆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首要因素。从2010年10月开始,内蒙古高路公司项目管理八公司副经理贾劲松带领集呼项目办征拆人员,会同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开展前期工作,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就完成了全线141公里的土地地上附着物及林业等现场核查和数量统计工作。为确保统计数据和核查工作准确无误,贾劲松白天下工地进行现场核查,晚上加班整理核查数据。在一个多月的核查工作中,他只回过两次家,每次回家都是后半夜,天亮就赶回工地,一个月中,他在家待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
征地工作开始后,在政府征拆补偿标准未确定的情况下,贾劲松与当地政府相关领导全力协商,推动其加快出台征拆补偿标准,同时与总公司协调,以预拨方式给乌兰察布市征拆办预拨部分资金,加快了工作进展。在标准出台后,他积极协调呼和浩特市政府、乌兰察布市政府签订了征地拆迁及社会保障协议。但是项目途经各旗县征地款入户兑付工作严重滞后。在这种情况下,他多次亲自到当地政府与分管领导洽谈,反复阐述项目的重要性及遇到的困难.并深入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他和项目办领导的大力协调下,当地有关领导安排各级征拆办抓紧落实征拆款入户兑付工作。到目前为止,全线60%左右的段落已经顺利进行施工。
人物二:内蒙古高路公司京新高速质检部部长范林眼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驻地建设人员进场情况都是质检部严格管理的重要事项。在工作过程中,完善各项监理程序,监督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成为质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质检部部长范林眼肩负起检验管理的重任。在一次质量监察过程中,某施工段分布场站建设缓慢,现场施工秩序混乱。虽然该施工段离项目办驻地很远,有上百公里,但他每天往工地跑,联合总监办、驻地办召开现场会,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在他的严格督导下,该路段项目经理到场督战,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现场标识。目前场站建设已经步入正轨,施工按程序进行,工作基本顺畅。眼下,京新高速公路项目工期已进入施工黄金期,他更是拼命工作,一连30多天,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奔波在施工第一线,查安全,查质量,哪里有险情、有难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所负责的施工段落没有出现一起因质量问题而影响工期的事件。
人物三:呼包四改八改扩建工程04标项目部书记樊占东
樊占东是第一批到达京藏高速呼包段改扩建工程04标项目部的同志,在项目前期工作筹备方面起了积极的带头作用。项目工程工期短,任务重,进场以来,改建工程量大、变更多、征拆难。樊占东担任分管生产和地方协调、征地拆迁工作,并先后参与了土地丈量、取土坑调查和征用以及临时土地的征用等大量工作。工程线长面广,涉及五个区、十多个乡镇、二十多个村委会和街道办。项目部从去年10月份进场到现在,樊占东坚守工地,为项目部施工生产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排忧解难,并在工作中逐渐加深了与各方的关系,使施工进展一直保持平稳进行。目前征地工作已接近尾声,基本具备大干条件。为适应生产需要,樊书记为项目部制定了严格的项目管理目标,通过明确分工,划分责任,整顿纪律,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作为党支部书记,樊占东同志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大胆细心的管理思路、果断的决策、对职工的热情,给项目部所有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施工现场条件艰苦,既要保证生产也要加强文明建设,为此,他为职工购买了文体娱乐设施和图书,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在项目部的党建工作中,他注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注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组织大家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樊占东的组织下,青年党员们积极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全国党建知识竞赛、党风党纪党史知识竞答、“创先争优”竞赛等活动,还组织党员查阅党史书籍、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参加红歌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青年党员们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爱党爱国爱企的热情,坚定了立足岗位、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公路施工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樊占东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处事公正,从不搞特殊化,模范遵守公司及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群众,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年轻技术干部的实际困难和成长进步,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深受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内蒙古高路公司承建着解决京藏高速拥堵的“三大”重点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采访中,内蒙古高路公司总经理包建设表示,这“三大”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交通运输厅十分关心的重点民生工程和强区工程,胡春华、巴特尔、赵双连等自治区领导出席了工程开工仪式,并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工程建设者。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迎难而进,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和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三大”工程,不辜负自治区党委、政府、交通运输厅和社会各界的重托,为切实缓解京藏高速拥堵作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