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初见成效

2011-11-10 02:03综合报道
华东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战略

本刊记者黄晓蕾 综合报道

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初见成效

本刊记者黄晓蕾 综合报道

由于技术进步加快和全球竞争加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随后欧洲和美国跟进。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各种产业联盟也逐渐催生;我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产业联盟对于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列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从政策、资金、资源等多种渠道对此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

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松散。为此,国家早在2005年开展了“国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旨在引导和确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力;2007年,国家推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是一种新型技术创新组织形态;2009 年7 月, 科技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制定推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这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被作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三大载体之一,成为着力推进的重点。

在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具有产业特征的技术研发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特定的特征和使命:一直以来,我国产学研结合大多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为主,战略层面合作较少,组织形式相对松散,尤其缺乏成果产业化的持续保障机制,产学研链条上出现了断点。联盟的创建,首先就是要接上断开的产业链,促进产业技术需求与技术创新主体紧密结合;其次,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我国由低端技术向核心高端技术的演进,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将各种技术研发主体融于一体,集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可解决产学研结合松散、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布局失衡、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产业联盟“潮” 全国兴起

2009年,在科技部等六部委围的推动下,高新、农村、社发等科技领域全面推进联盟构建:继钢铁可循环流程联盟等先期启动的联盟之后,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联盟、存储技术联盟、油菜加工联盟等一批新的联盟相继成立,涵盖了汽车、钢铁、装备、石化、纺织、有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2010年1月,一份《关于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科技部办公厅第3号文件下发,标志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工作进入了新的环节。科技部在已经成立的联盟中选择了36家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据统计,当时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甘肃、青海等许多省市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构建的区域性联盟达到百余个。

对此,在政策层面,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科技部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推动了联盟规范有序构建;与此同时,各地方结合省情市情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出台了一批可行管用的措施办法,大力支持联盟构建与发展。

在推动联盟构建的工作布局上,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新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访问时说,“一方面,政府和市场合理定位。联盟自主建立,政府不干预,但积极引导联盟构建与发展。我们深入研究持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出了联盟协议参考范本,倡导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盟。我们还在已成立的联盟中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探索率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更多联盟的构建提供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分层推进。科技部联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立足国家层面营造政策环境,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联盟构建,推动与重大科技专项和计划项目结合的联盟构建;地方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推动区域性联盟构建。”

联盟引领产业功能现端倪

两年多以来,联盟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显现。通过联合攻关,联盟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北京是联盟工作蓬勃发展之地。2009年,北京市直接推动成立了首都工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等3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涉及成员单位超过600家。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北京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超过100家,成员单位超过5000家,涵盖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和应用部门等,联盟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竞争格局演变的新型产业组织,对首都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此,北京市科委有关专家表示,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并通过示范应用,树立灯塔效应,产生了广泛影响。首都工程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市科技计划持续多年的支持下,突破了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基地。该公司整合非晶产业上下游优势资源,在顺义区建设非晶产业科技园,积极拓展非晶产业链,努力推动北京成为非晶产业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联盟通过制定市场规则,一方面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联盟开拓市场,做大‘市场蛋糕’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抑制了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联盟也表现突出。据介绍,正因为各联盟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进行“抱团创新”,突破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技术难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成立于2009年6月,调动了国内钢铁领域一流的研发和服务机构的科技资源,以“抱团创新”的方式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联盟成立伊始,就促成中冶京诚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获得了五矿营口中板公司10亿元的工程技术服务合同;首都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也于成立之时签约4个项目,项目签约额达1.2亿元;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成员单位测试收入总额近4亿元,同比增长17%,有3家单位超过5000万元。

截止今年1月,上海1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成组织构建

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开展上海市科委2010年度“创新行动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的通知》,于2010年4月15日正式启动开展了“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在广泛调研和有关联盟牵头单位踊跃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推荐,首批确定了“上海智能电网终端用户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安排了一定的财政经费用以资助联盟的建设和运行。

运行一年多以来,现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大部分联盟完成了组织构建,并开展了联盟内相关工作;联盟组织模式和类型相对集中,基本依照上海市科委对于联盟建设的预期进行构建。截止2011年1月,上海已有1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成组织构建,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机制。从组织模式和治理方式来看,已完成组织构建的15家联盟中,组织模式多数采用“理事会—专家(学术/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的形式;从实践形式上看,目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践形式以研发合作型联盟为主,产业链合作型联盟次之,另有市场合作型、标准化和平台型等联盟类型作为补充;从联盟主导机构来看,目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作主体为企业,联盟通常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或行业的技术创新,因此大多数联盟的组织运作由企业牵头。

从开始筹建至今,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发展中不断成长,联盟建设已经初建成效。“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的依托单位为了方便联盟内各成员的沟通交流,已在市区设立了联盟总部(秘书处工作办公室),并且正在考虑联盟注册,在契约式联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以此进一步强化联盟的作用,增强联盟的凝聚力;“上海改性塑料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提炼该领域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材料成本难以控制、产业技术攻关难题难以由某一家企业独立完成等产业共性问题,将联盟内企业资源有效整合,并组织开展相关研究与合作,有效克服了一些产业发展的共性难题;“上海工业锅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工业锅炉数量大比重高、工业锅炉研究力量分散等现状,利用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全国锅炉行业协会挂靠单位的优势,同时结合上海四方锅炉厂技术力量平移到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的有利条件,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在锅炉及热能动力方面的研究优势,以角管式链条锅炉这一国际和行业先进炉型为基础,整合联盟内的技术力量,致力于建设以链条锅炉为先导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平台。

此外,从目前上海联盟发展规模来看,一些联盟已经在初期建设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联盟规模得到扩大;同时,部分联盟在前期构建与运作的基础上,为在后续运作中取得更大的发展,诸如“新型计算结构与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些有潜力成为国家级联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发展远景和目标进行了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并着手进行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申报或准备。

但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联盟仍有许多问题存在,比如有些联盟尚未建立完整的联盟组织架构和治理方式;一些联盟的合作模式仍局限于项目研发,没有发挥出联盟整合效应。

猜你喜欢
产学研战略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论“产学研”在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