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2011-11-08 05:51周玉成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00084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辽宁沈阳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中学生运动

周玉成 于 秀(.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00084;.沈阳体育学院 科研处,辽宁 沈阳 00)

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周玉成1于 秀2
(1.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2.沈阳体育学院 科研处,辽宁 沈阳 110102)

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反映中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提高中学生体育认知水平是学校体育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论文通过对沈阳市内五区9所中学的10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呈现多元化趋势,但能够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价值的中学生较少。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在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体育实践能力较弱、对体育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缺少体育运动的经历和体验是影响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体育认知;现状调查

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敏感期。在中学阶段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知,无疑会为他们终身学习、体会、享受运动乐趣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关于中学生体育认知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目前他们的体育认知状况有什么特点?体育教育给中学生施加了哪些方面的有效影响?等等问题还不甚清晰。从探索以上问题目的出发,拟对沈阳市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沈阳市内五区(皇姑区、和平区、大东区、铁西区、沈河区)各区中分别选取2所中学,共9所中学(其中一个完全中学),从每个中学中整班抽取共1000名初三和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专家对本研究问卷的效度做了总体评价,认为问卷设计的结构有效性和内容有效性基本符合要求。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测,两次测试时间间隔2周,被测学生对大多数题目的回答具有一致性,对被测学生两次回答不具有一致性的题目做了删改。采用整班抽取,对被调查学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初三学生和高三学生各5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率为88.7%。采用Excel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2)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就问卷的设计、指标的选取等问题向体育教育学教研室的部分专家、教授及被调查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 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认知的范围

本文把中学生体育认知界定为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对体育知识了解情况主要通过体育基础知识、常识等指标的反映。

(二)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总体状况

在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中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答见(表1)。其中,77.3%的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对健康非常重要。

在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上,中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答见(表2),其中,33.7%的中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

表1.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认知状况(%) n=887

表2.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知状况(%) n=887

被调查学校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程度有所扩展和加深,不再局限于体育运动的健身和娱乐作用,而是能广泛地从多角度认识到体育运动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能够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价值的中学生较少(表 2)。分析认为,中学生均处于adolescence(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在此期间发展出对世界进行更为复杂、更为细致的推理的能力(Keating,2004)。以多角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是青春期思维转变的方式之一。而每个学生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运动经历、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等是不同的,体育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同,所以,不同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知也表现出不同。对体育运动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则需要他们能够展示多种运动方式并熟练掌握几项运动;能够应用运动概念和原理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形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达到并保持健康的体能等。

(1)中学生不同学段学生体育认知差异性。为了解不同学段中学生体育认知的差异,对数据进行了X2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被调查学校的不同学段中学生体育认知存在较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表4)。分析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获得的体育知识和体育经验会有所不同;虽然同处于青春期,但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不同。所以,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存在较显著性差异。已故的心理学家约翰·希尔(1983)曾提出模型为基础的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青春期的基本变化,青春期的成长环境及青春期的的心理社会发展。如:青春期的基本变化包括生物的,认知的和社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普遍的,几乎每个社会中所有的青少年都不例外地要经历这些变化。了解这些,将会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从学生主体出发去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将会减少一些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而真正理解并坚持主体性体育学习就更为重要。

表3.不同学段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认知状况(%) n=887

注:初中472人,高中415人。

表4.不同学段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知状况(%) n=887

(2)中学生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认知差异性。为了解不同性别中学生体育认知的差异,对数据进行了X2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被调查学校的不同性别中学生体育认知存在较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表6)。分析认为,青春期男女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是影响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认知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到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材大小和肌肉力量的明显差异被用来解释男女运动能力差异巨大的原因。到青春期中期,几乎很少有女孩的表现能与一般的男生一样好,并且在实际运动中也没有男孩子取得的运动分数会比一般的女孩取得的分数低(Beunen et al.,1988)。到中学时,女孩子的运动参与率比男孩子更加少。一项估测表明,在中学大约有64%的男孩子在体育运动中显得很活跃,而女孩只有41%表现如此(Berk,1992)。体育运动并非仅仅提高运动表现,它们对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也有影响。校内的和校际性的体育运动在竞争方面、问题解决方面、自信心方面以及团队精神方面给孩子们提供了很重要的教育——女孩子们获得此类经历的机会相对较少。建议增加女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并给予鼓励。同时,要建议或引导她们不要过分强调输赢(也同样适用于男生),保持她们的内部动机和对活动的热爱很重要。在青春期,他人对女孩子的运动技能进行鼓励以及对她们在运动中能够取胜充满了信心等做法有助于她们增强自信,使得她们更愿意更多地参加运动并在这方面多付出努力(Elizabeth,Cre)。此外,在强调女孩子运动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应关注她们的运动成绩,这对提高她们的运动参与率和运动表现是有好处的。

表5.不同性别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与健康的认知状况(%) n=887

注:男431人 女456人

表6.不同性别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知状况(%) n=887

(三)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影响因素

(1)中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是影响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因素之一。关于中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实践能力较弱(表 7),能够流畅地完成行进间投篮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另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7.5%的中学生能够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合理地进行运动中补水,61.2%的中学生能够经常与同伴玩的开心,43.2%的中学生能够科学选择锻炼方式,36.7%的中学生能够简单了解篮、排球比赛规则。为提高中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使他们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应当提供中学生对参与机会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广泛地参加体育运动。认知上的理解,来自于对运动和它即刻可证实的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身体活动中的角色有利于对人体生理、社会机会和社交关系、情感健康,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意义的综合认识。参加身体活动固有的益处也将会促使学生去追求他们自己需要的可终身从事的身体活动。

表7.关于中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调查(%) n=887

(2)体育课堂学习影响中学生体育认知水平。通过体育课堂学习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获得体育知识与经验的主要途径。但据一份调查显示,60%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的体育课堂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尽管有85.9%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上体育课,但真正“很喜欢”上体育课的却不到 30%。有 76.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应该让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锻炼,教师重点指导即可。分析认为,体育课堂仍存在学生自主空间小;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待发展;有效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方法较少;班级规模过大等问题。此外,体育课上用来让学生充分的身体活动;鼓励他们批判性思维;有一定刺激和挑战的活动时间太少也是很多学生抱怨体育课无聊的原因。

建议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少一些控制,多一些支持;使课堂既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又有学生的积极参加。国外有研究表明,在一种既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高度支持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和教师都会感到更为满意。(Langer,2001;Wentzel,2002)。

(3)中学生缺少体育运动的经历和体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与观看电视等娱乐活动相比,中学生平时用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时间较少,只有12.6%的中学生能够在余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他们学习压力大,初三、高三学生均面临升学压力,现代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使中学生缺少空闲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少,有效的体育交流时间少,甚至连观看体育类节目的时间都很少。这意味着中学生缺乏运动经历,很少有机会去自己获得体育知识、经验和身体活动产生的良好体验。另外,害怕受伤、缺乏自信心、缺少专业指导、体育场馆和器材不充足等也是他们较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这无疑会影响中学生的体育认知。建议学校和体育教师、父母、社区人员之间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为孩子们创造广泛地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并提供支持和鼓励。要让父母和孩子们知道热爱运动即是尊重生命的体现。

三 结 论

(1)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呈多元化趋势,但能够真正全面地认识体育运动价值的中学生较少。

(2)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在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之间存在较显著性差异。

(3)体育实践能力较弱、对体育课堂学习不感兴趣、缺少体育运动的经历和体验是影响沈阳市被调查学校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的主要因素。

[1]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12,32-38.

[2]《体育与健康》编委会.体育与健康[M].辽宁:辽海出版社,2002:12-15,40-45.

[3]于秀.学生体育学习论[M].辽宁:辽海出版社,2001:114-135.

[4]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译.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59.

[5][美]劳拉·E.贝克(吴颖等译).儿童发展(第五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47-249.

[6][美]劳伦斯·斯腾伯格(戴俊毅译).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七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6-14、72-79.

[7][美]理查德·考克斯(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1-143.

[8]金季春等译.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7.

[9]高维纬.体育保健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0]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8-99.

[12]张建华,高嵘,毛振明.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1):50-52.

[13]韩盛祥.对体育认知结构的认识与应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36-37.

[14]石宏,等.广州市中学生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3,(3):42-45.

[15]王健.中、日、澳三国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52-55.

[16]高风华,潘苑.体育价值认知[J].体育与科学,2001,(1):7-9.

[17]舒盛芳,沈建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4):32-37.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P.E.

ZHOU Yu-cheng,YU Xiu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84,China;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102,China)

High school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P.E. reflects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degree of P.E. To improve high school students’ recognition level of P.E is a direction towards which school P.E. work makes effort . According to the 1000 questionaires used in nine schools of the five districts ,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sent recognition state of P.E is analysed and some advice is given . The study shows that , nowadays ,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P.E. in Shenyang’s schools that I have investigated has a multipolar trend . However ,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an completely recognize the value of sports are rarely s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different school ages and of different sexes obviously in their recognition of P.E. The students’ weak practice ability of sports , the lack of interest in the P.E. class, the lack of experience in sports ar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high school students’recognition of sports .

high school students;recognition of P.E

G812

A

1673-2219(2011)07-0201-05

2011-03-01

周玉成(1980-),硕士,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于秀(1969-),女,博士,沈阳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校:京华)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中学生运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