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2011-11-08 09:24:56商立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病种医护人员资料

商立芹

急诊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商立芹

目的了解和学习急诊抢救患者的知识和特点,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方法通过平时在工作中,对急诊病人的抢救和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医院医护人员的就诊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整体进行综合分析。首先选取3620例急诊抢救患者的急诊抢救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诊的抢救和护理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有方式方法。结论针对不同特征的急诊,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抢救和护理,提高抢救率。

急诊抢救;护理;文献回顾

现今社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急诊抢救患者不断增加,在急诊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护理的操作不够规范,以及急救药品准备的不充分等,会导致患者的急救达不到最佳效果。下面是笔者对3620例患者的病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对2310例患者的急救资料进行分类(资料中含有有14岁以上的急诊患者的资料,也含有14岁以下的救治资料)。其中3620例患者男性有2172例、占总数的 61%;女性患者有1448例,占总数的39%;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6:0.71。

1.2 方法我们需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急诊抢救患者的病种以及急诊抢救不同年龄组的疾病进行分类。然后选取排列好的前5位急诊患者的疾病构成以及顺位情况,把其制作成频数表,进行观察[1]。见表1、2。

表1 病种构成本和前六位排序

表2 年龄与病种的关系表

2 结果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急诊抢救病种的前5 位的排列为:神经系统、创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以及急性中毒。除了急性中毒之外,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人群为20以上的人群,急诊抢救患者前五位的百分比为;神经系统31.4%创伤11.3%、消化呼吸13.3%、呼吸11.9%、急性中毒7.1%。占总人数的75%。而创伤区高居第二位,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学习和掌握有个创伤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2]。另外我们可以看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比往年增加,男性患者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者[3]。

3 讨论

急诊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紧,着急”,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抢救时的管理工作抢救室内必须悬挂抢救示意程序的图标,物品与布局要安排适当,便于救助工作的进行。医院要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更新抢救工作的程序,使病人的生还率提高。做到以上3点,抢救工作才可以井条有序的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4]。

3.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急诊科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定期到省内外进行加强培训,使他们达到抢救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工作有预见型的本领。同时医护人员要眼快,手快,给药快三点,提前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

3.3 做好护理,保证抢救的效果为保证患者的急救工作效果,我们要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行书面记载以及交接班的形式,检查各种引流管的正常运行,观察患者的皮肤,口腔,体温等。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啊。

实践证明,急诊的抢救与护理效果尤为重要,不断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急救水平是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提高抢救率,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做好急诊护理抢救工作。

[1] 李雷.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的原因与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05,3(4):232.

[2] 黄玉清,刘俊平,张燕峰,等.院前急救3309例分析[J].基础研究,2009,2(4):1543.

[3] 张优琴,章亚娟,钱萍萍,等.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203.

[4] 胡文贤,徐相瑞,郭惠,等.1847例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5):352.

10.3969/j.issn.1672-2779.2011.10.048

1672-2779(2011)-10-0068-0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急诊科(连云港222042)

2011-04-05)

猜你喜欢
病种医护人员资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新病种”等十五则
杂文月刊(2019年3期)2019-02-11 10:36:13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8年5期)2018-01-16 05:38:33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01-23 03: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