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浪潮迭起” 特色引领未来
——“辉煌‘十一五’安徽速崛起”

2011-11-07 07:17陈泰,汪永安
华东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合肥产学研

自主创新“浪潮迭起” 特色引领未来
——“辉煌‘十一五’安徽速崛起”

站在“十二五”门槛,回眸“十一五”发展,一道亮丽风景清晰映入眼帘:自主创新不仅成为安徽省发展大局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一面旗帜,更成为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转型的强大引擎。

数字总是枯燥的,但却可以真实记录前行的脚步。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实现36.7%的增长,是同期GDP增幅的2.5倍;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68.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95%,是2005年的4.8倍。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是2005年的10倍和7.2倍,在全国的位次较2005年分别提升12位和6位,增幅跃居全国第1和第2位……五年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6.3%提升到现在的10.9%。安徽自主创新着力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三个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呈现加速涌流的良好发展态势。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作为光伏太阳能产业的核心配套项目,2009年12月10日,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盖板及光电研究院项目签约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行。中建材集团将在合肥打造中国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采用全氧燃烧技术的环保太阳能项目,为合肥市“光伏三峡”建设“添砖加瓦”。正是由于“十一五”以来光伏产业大项目纷纷落户安徽,“十二五”期间,全省光伏太阳能产业将快速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

这只是安徽省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一个缩影。“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已成为全省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尤其是去年以来,芜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蚌埠玻璃新材料、合肥智能语音和铜陵电子基础材料及新型元件4家基地先后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增铜陵、马鞍山、池州、淮南(筹)4家省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数量上升至中部第二位。芜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蚌埠生物医药工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启动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浪潮迭起”。在公共安全领域,安徽省拥有量子通信技术、应急信息技术等一些国际、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产业领域科技成果;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公共安全科技研发平台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2010年7月,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在合肥开工建设,标志合肥千亿元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安凯、江淮三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分别在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商用车上进入国内前沿,总共有1款新车型入选《新能源推荐目录》,几乎占据国家已公布的24款新能源推荐车型的“半壁江山”。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十一五”以来,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皖江承接转移示范区两大平台带动下,安徽省技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成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将合芜蚌试验区向进入国家层面推进。

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纷纷落户,合肥新增特种显示技术工程国家实验室、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安徽省现代显示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在芜湖建立;总投资15亿元、占地30万平方米、亚洲规模最大的奇瑞汽车试验技术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挂牌运营。与此同时,产学研一体建设也在安徽稳步推进。为支撑核心企业培育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安徽省引导组建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2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用西洽会、北京科博会和徽商大会等平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展览展示以及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百余次,促进技术转移项目成交240多项。创新要素集聚的最大亮点是大批高端人才汇聚安徽创新创业。

自主创新百花齐放

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安徽省优势行业及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十一五”期间,奇瑞公司逐步掌握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100多项专利;江汽集团依托完全自主产权轻卡、客车专用底盘和二次创新的瑞风商务车,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

截至目前,安徽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5家,居全国前列;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16家,居中部首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居中部第1位。“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取得了以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领先的基础成果;以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等为代表的一批引领发展的应用成果和以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支撑发展的自主品牌。

展望“十二五”,安徽省将继续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主抓手,加强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环境优化等6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切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之路。

安徽自主创新着力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三个核心”,呈现加速涌流的良好发展态势。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科技厅陈泰、汪永安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合肥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