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定位与特色创新研究

2011-11-07 12:29尹志军陈立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工程专业

尹志军,陈立文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401)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定位与特色创新研究

尹志军,陈立文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401)

基于基准化分析法的思想,选择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国内重点工科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标杆,分析了它们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然后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现状与五所高校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总结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改革方案,就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做了说明,并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基准化分析法;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日益显现出以下特点:

(1)工程的规模更大,数量更多,技术更复杂,专业分工更明确。

(2)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需要高素质、踏实、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在面临有庞大数量毕业生可供选择时,就业就能上手的要求表现的尤为明显。

(3)更多的建筑企业走向国际,而我国企业在国外的工程管理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迫切需要大量有较高英语水平、熟悉国际工程管理的人才。

这些特点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校从1998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至今已有10多年了,按照工程管理专业方向培养的毕业生至今已经有了10届。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院就业形势最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分专业时选择人数最多的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比较成熟,拥有整体学历高,平均年龄较低,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当前我们的工程管理专业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

一 理论依据

1997年7月,原建设部第三届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西安会议)经讨论确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4个专业平台方案,即土木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并将工程管理专业划分为五个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物业管理和国际工程管理[1]。这是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基础,是总体规范。但由于各自的历史传承和学科优势不一,各高校应根据校情确立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特色是指其固有的特征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相比与众不同,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性[2]。

基准化分析法(benchmarking)就是将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助于我们对比领先高校,查找自身不足,做出仿效改善。

根据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和较早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学校名单,本文选取了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比较对象。这些高校是我国高校中工程管理专业开办较早并且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各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目标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注:资料来源于各校网站,专业特色参考了文献[3])。

这五所高校在培养全面的工程管理人才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与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依托所在学院的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背景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的专业特色。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形成了以管理技术为侧重的专业特色,尤其天津大学以国际工程管理而闻名,对英语要求较高。从专业定位来看,五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以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为专业平台,以培养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表1 五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隶属学院、开设方向和特色

表2 五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专门知识,了解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投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毕业后也可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培养目标来看,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专业平台、人才培养要求和就业去向方面与以上五所高校相比并无太大区别,甚至面向的就业范围更宽。说明我们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方向是正确的,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指导思想,但就业指向范围广而行业针对性差。

从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反映的情况来看,他们希望加强对学生“硬技术”也就是土木工程技术的训练,并未感受和认识到管理技术在就业时相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问题原因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甚至是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认识不是很清楚。工程管理专业对业务要求的侧重点在管理能力方面,强调复合型,要求熟悉而不是掌握土木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4]。

(2)多数毕业生实践能力弱,学习能力也是如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培养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3)我们的课程设置也面临着以下问题的困惑:宽口径与专门化问题;学科知识与动手能力的问题;管理与工程技术的问题[3]。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少差距:

(1)我们的工程管理专业没有显著特色,比如工程项目管理从方向上看有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等类别,按参与方和项目阶段也可划分为众多类别,我们的专业定位和课程培养的具体方向定位并不明确,导致学生知识泛而不专。

(2)教师土木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少,我们大多数教师由高校毕业直接任教,任教后多靠自学,缺少系统培训和实践机会。

(3)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有待加强。高校长期的惯性教学方式,再加上如今学生普遍浮躁,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

二 改革方案

以上的不足恰好也是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重点[6]。所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应以评估文件作为依据,以通过专业评估为目标,利用3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从以下方面改进和提高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水平。

(1)充分发挥我校和学院的优势,准确合理定位,办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我校的办学思想为“工学并举”,历来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准确且合理定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以学校和学院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在共性的工程技术能力基础上增加服务特定行业的工程技术能力。加强行业背景的工程技术,调整与优化工程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2)培养方案延续“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指导思想,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并重。

作为省属重点高校,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应适应社会和行业需要,可以尝试设置具有行业或技术定向性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应以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技术能力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掌握了基本的技术能力,才能很好地就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在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合并知识重复的部分课程,增加面向特定工程项目方向的课程。

(3)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很明显这不是一个新问题,关键在于将工作做实。一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从两个方面落实:一是让学生增加实践训练;二是聘请长期从事工程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在制订工程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计划时,结合学生毕业后职业技能培养,扩展专业选修课群,除满足基本学分要求外,设置选择弹性较大的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4)优化师资知识结构,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优化师资知识结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创造条件鼓励现任教师考取职业资格;二是新引进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实践工作背景。这既是满足专业评估的需要,又能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长远看来,师资水平的提升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条件。

三 方案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问题

(1)专业的培养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并且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改革方案的结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很多工作都需要院系领导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资源。

(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现任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并且要多深入企业,这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资的任务。目前我校普通教师收入偏低,并且高校基本实行的是教师利益与职称挂钩的制度,强调科研,教师可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可能某些课程需要去掉,对多年从事该课程授课任务的老师来说,可能需要重新选择新课,新课的建设需要更多时间。还有一些课程需要其他学院的教师任教,涉及到学院之间的协调。

(二)对策建议

(1)改革必须形成共识,需要院系领导和专任教师共同努力。切忌改革的理由只让专任教师感到只是冠冕堂皇的幌子,认为这样的工作只是麻烦,强力推动重要,合理引导更重要。

(2)确定方向,拟定路线,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客观地讲,我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改变需要过程,需要拟定推进的方案。先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调整培养方案,逐步改进课堂授课效果。

(3)分期分批有计划组织专任教师的外出交流。一是参加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会议,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知道专业建设方向;二是对重点高校访问交流,有利于我们学习经验,感知差距,形成参与改革的动力。

[1]汪应洛,王能民.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7(7):15.

[2]徐定华,关 勤,楼盛华.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3]郭志涛,师旭超,李进涛.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优化[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8 -21.

[4]张建平.工程管理与土木工程专业比较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68-70.

[5]张立新,孙 勇.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9(6):132 -135.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Z].2009-10-10.

G642.0

A

1674-5884(2011)10-0096-03

2011-06-16

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资助项目

尹志军(1977-),男,河北成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责任编校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特色工程专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医的特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