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1)

2011-11-06 04:15沈王琴
护理研究 2011年34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

丁 敏,夏 玲,沈王琴,宋 艳

构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1)

丁 敏,夏 玲,沈王琴,宋 艳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涵盖护理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技能。操作实训课教学过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环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实训教学仍普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于操作程序的传授,注重于护生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语言,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培养的护生远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为改变现状,适应于新世纪的社会需求,对《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构建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2009年,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护理本科班中抽取

2个班作为对照组(97人,男2人,女95人),在2007级护理本科班中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99人,男3人,女96人),年龄

19岁~23岁;两组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入学,在年龄、入学成绩、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成绩等一般资料进行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实训教学教师相同。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实训教学模式,实践组实训教学模式如下。

1.2.1.1 实训前教学模式 组织实训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转变理念,了解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熟悉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统一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提出实训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难题及重点,并进行实训程序演示及录像。应用智能化的教学管理系统,由实验老师将实验课所需用物提前准备好,并进行编号进入各实验管理柜中,实现实验操作物品智能化管理,学生通过电子触摸屏提取所需物品,实验课结束后物品还原管理。

在实训前理论教学时将操作程序演示录像拷贝给学生,要求在实训课前进行预习

1.2.1.2 实训过程教学模式 ①首次课程组织学生到临床参观见习医院医疗环境,重点是治疗室、处置室、病室以及供应室的环境布局、环境要求以及各自在操作中的功能。②实训教学过程采用问题与难点定向式分析法为主的互动性教学方式,强调每一操作设立情景,主要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情景、去医院见习见到的情景等来引入新知识,以便学生用旧经验建构新知识[1]。教师和学生讨论不同情景在沟通、操作的不同点,并通过演示—分组练习—实训录像回放—展示问题与难点分析—讨论—强化练习—集中评价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运用智能录像系统对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现场录像管理,除可供教师和学生进行回放自我评价、自主纠偏学习。实训课后安排业余时间实验室开放训练,安排老师进行训练督导。

1.2.1.3 实训课效果评价 ①课堂评价,每项操作南北模拟病房各抽取一小组,由该小组推选一人进行操作自主示范,另外两组各选派2人作为小老师,跟带教老师一起按照该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行同辈评价,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②通过学生书写实训报告,要求除描述操作程序、学习目标的设置、情境设置外,还必须写出对应各步骤的沟通语言、注意点、难点、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进行阅读后进行修改、批注,并给予评分,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阶段性考核评价:在操作教学中期,进行操作教学考核,考核内容由抽签决定,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另将应用智能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实训录像回放拷贝存档后供开展双向教学质量动态评价。

1.2.2 实训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 ①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期末护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性。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设计“护理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专家咨询问卷”,经10名护理专家进行论证,其信度系数为0.75,内容效度α为0.8。课程结束后在向学生讲明调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发放问卷,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填写,答完后立即收回。共发放问卷196份,收回196份,有效问卷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TAT7.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统计推断采用两样本均数双侧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99名学生对护理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1)

表1 实验组99名学生对护理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人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构建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认同度好,提高学习驱动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提高了专业行为能力。

2.2 两组学生学期末《护理学基础》操作成绩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 分

表2 两组学生《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 分

组别 人数 操作成绩实验组99 83.07±9.89对照组 97 79.67±8.08注:t=2.636,P=0.009。

表2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其实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3 讨论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学科信息量的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增快,培养具有自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已成为国际护理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2-4]。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质量,培养独立的学习者是高质量教育的最终结果。《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的“讲解、演示、训练”型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维的,它过分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熟练操作、掌握技能,忽视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没有自主权和主动性,容易挫伤对科学技术的感情,难以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特有的教育功能[5]。尽管很多教育者已从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课时的限定,传统教学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阻碍了护理学的发展。因而不断探索和构建新护理实训的教学模式,是护理教育者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在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学会”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首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室的建设着手,建立完善护理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将智能录像管理技术融入护理实训教学中,形成护理实验教学的立体平台及教学质量控制智能管理平台,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从转变教学理念入手,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之渔”的观念,对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剖析。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护理学基础操作实训过程,过分强调操作步骤的规范性,一味要求学生的模仿训练,导致学生死记老师的操作流程,尽力模仿老师示教的步骤进行单调重复的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或是兴趣集中于某一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器”,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展学习的思维,引导学生除学会应该如何做外,更要知道为何要这样做,是否可做得更好。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难点,提出推理及思考。教学过程中常以问题为主线,以案例为引导,采用角色扮演与情景设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操作技能。在实训前确定学习目标: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运用智能录像系统对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现场录像管理,供教师和学生进行回放自我评价、自主纠偏。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得进步时进行表扬,对他们的努力进行归因反馈,使学生感受到新教学模式对学习的吸引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本研究结果显示,新构建的实训模式得到护生的认可:93.94%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质量;88.89%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驱动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实验气氛;89.90%学生认为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2显示,两组学生在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探索、构建。研究显示,新的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了一个主动学习探索的氛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提高师生素质,对护生的实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刘蕾,郭宏,李青文,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接授课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214-215.

[2] 傅红琼,何满红.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733-734.

[3] 柴翠萍,赵翠枝.自主合作与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5):56-57.

[4] 李丽娟,安力彬,李文涛.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J].全科护理,2010,8(5A):1205-1206.

[5] 谢丽明.互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5A):1208-1209.

Exploration of building“Fundamental Nursing”practice training teaching model

Ding Min,Xia Ling,Shen Wangqin,et al(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226001 China)

[目的]探索《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006级及2007级196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06级护生9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2007级护生99人作为实验组,在应用智能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新构建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通过对两组护生的问卷调查及对教学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期末操作考核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6,P<0.01),实验组护生对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普遍认可。[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模式;护理教育

G642.4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34.037

1009-6493(2011)12A-3187-03

1)为南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9GT030;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50。

丁敏(1954—),女,江苏省南通人,教研室主任,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本科,从事护理教育、护理人文关怀研究,工作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夏玲工作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沈王琴、宋艳工作单位:226001,南通大学护理学院。

2011-07-18,

2011-11-20)

(本文编辑 孙玉梅)

·量表研制·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节中职《护理学基础》优质课的生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