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十年磨利剑 回国开启新征程——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教授高飞飞

2011-11-06 04:50
科学中国人 2011年22期
关键词:信号处理

本刊记者 萧 宇

海外十年磨利剑 回国开启新征程
——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教授高飞飞

本刊记者 萧 宇

与大多数海归一样,高飞飞也有着种种海归荣耀和海归困惑。前不久,他毅然决然放弃了海外供职单位开出的高薪及升职的挽留条件,一脚迈进清华大学校门,当起了执鞭七尺讲台的教师。

“毅然决然拒绝是因为我深知我不会再回去了,既然不会回去,为什么不了结得彻底、干脆一点?”对于回国的原因,高飞飞很坦诚,倒不是要上升到报国这一高度,只因自己更适应中国的生活,中国心就应该在中国跳动!

十年辛酸磨利剑

十几年前,传呼机、大哥大等通信产品相继闯入人们的生活,尽管数量稀少,更新的速度也远没有现在快,却足以打破人们对传统通信的理解。几年之间,人们不得不惊叹:原来通信是可以这样利用的!原来信息的作用如此强大!就在那一年,还是个十八岁出头的“小牛犊”高飞飞,高中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改革试点班录用,专业为信息通信,这一定就成就他一生的事业。

2002年,高飞飞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正值当时,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风潮,诸如新东方一类的培训机构亦如出国梦的唤醒者,向那些志向深远的年轻学子们引介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崭新世界:申请各种奖学金,去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飞飞跨出了国门。

在进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读研期间,高飞飞的研究方向是阵列信号处理,主要面向天线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同时涉及一些无线通信领域的前沿知识。出国伊始,摆在他面前的首要困难是语言不通,以及与国内差异巨大的生活和文化环境。生活无小事,租房,交通,购置生活用品等,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他去慢慢学习和适应;全英文的课本,连通读一遍都觉得困难,更何谈在课堂上理解用英文讲授的专业课程。虽然艰难,但也只能想办法去一一克服!为了提高听课效率,课前,高飞飞都要花大量时间预习课本。英文课本总是要重复数次钻研,直到看懂为止。有时候为了读懂一个原理,高飞飞常常要查阅一摞高的资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磨练,高飞飞适应了环境,并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业。在此基础上,2005年,当他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已经能直接进入研究状态了。

在高飞飞博士学习期间,通信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增快,第三代通信技术的硝烟还未散去,第四代通信技术又匆匆登场。而高飞飞的研究方向也做着相应的调整。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入应用更为广泛的无线通信研究领域,并发挥自己之前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专业特长,从而锁定了通信里信号处理这一研究方向。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懈的努力,高飞飞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普通博士生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并发表了十多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和二十多篇国际核心会议论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

回想起在海外艰苦地求学经历,高飞飞称获益良多。近十年间,国外名校里白发苍苍、精通学问的学术大家,浓厚的学术氛围……一点一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海外十年,他不仅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还学会了怎样独立去做学问,攻科研。博士期间,高飞飞以其出色表现,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直接参与指导低年级博士进行科学研究,并承担起项目申请和完成的重任。虽然辛苦,但他也在锻炼中收获了成长。羽翼渐丰的他终跨出学府,顺利在海外实现就业。从2007年5月起,他先后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系研究员,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和德国不莱梅国际大学助理教授。期间,高飞飞活跃在国际学术圈,担任过国际无线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大会,国际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大会的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以及IEEE国际通信大会、IEEE全球通信会议、IEEE国际车载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紧跟通信最前沿,他致力于探索各类新兴热点,发表的论文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引用了400多次,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与在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同,研究院的工作培养了高飞飞的团队精神,每周例会,大家都可以将遇到的问题摆到台面来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高飞飞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当他如愿登上讲台,成为不莱梅国际大学一名助理教授的时候,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先后培育出多名硕士和博士生。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对于我来说,做研究与聪明或者蠢笨没有关系,而是看你的勤奋程度,跟个人毅力有直接关系”,总结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高飞飞如是说。也正是因了这份刻苦,他收获了业界的盛誉。先后荣获2010年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大会最佳会议论文奖和2009年德意志学术交流总署(DAAD)青年研究人员会议奖。

回国开启新征程

2010年12月,在海外拼搏了近十年的他终于踏上故土,加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成为中国百年名校里的一名教师。水木清华,钟灵蕴秀,怀揣最初的园丁梦想,面对一群天之骄子,高飞飞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学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科研经费到办公场地都有一定保障,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征程的起点。

另一方面,长年居海外的他,“返巢”之后,面对与国外迥异的生活、教学、研究模式,不得不重新经历一番适应过程。比如,高飞飞常常要跑银行去转账汇钱,“可能是国内多考虑安全问题,使用网上银行需要U盾,不像国外一样便捷,而我经常把U盾给弄丢,还不如直接上银行来得快捷。”高飞飞笑说。

这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他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教研上的不适应。与国外所倡导的自由科研,只要是科研,都普遍重视的情况不同,国内科研的方向重在工程领域,基础科研普受冷落;在国外,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都交给每个教研室的专门的行政秘书去做,研究者的主要精力都投放在课题上。然而,回到国内后,高飞飞发现:除科研外,他还要面对大量的表格,申请课题、教学检

科查、课题结题等繁琐事务,无形中削减了钻研科研的时间。此外,国内的教学方式与国外相比也有所不同:在国外,取得助理教授资格的老师可以直接指导博士,而在国内却必须先取得博导资格才行,这对于致力于科研的高飞飞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并且,习惯了英文授课的高飞飞又要开始转变调整用中文教学。诸如此类的新变化都让高飞飞应接不暇。虽然有些不适应,可高飞飞还是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熟悉环境,找好自己的定位;充分了解国情,摆正心态,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专业特长领域里寻求一些与工程相关的方向和课题,申请项目资助等,与国内同事及时沟通,与社会各界人士多交流,并力求发挥自己作为新一代国际化海归群体的优势,立足于全球视野,利用自己与国际对接、交流、沟通便利的特点,为专业研究注入新鲜活力,为此,他新开了一门专门讲授通信信号处理的专业英文课程,这在清华是为数不多的一门课程。

此外,在科研方面高飞飞还有很多的梦想,“我想有朝一日,在我有能力,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我还会进一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不为了名,不为了利,只因为自己喜欢,有好奇心。”寥寥数语,尽显了他对科研发自内心的崇拜和热爱。

回国短短一年时间,高飞飞在学校领导及同事的热心帮助下,工作渐入状态,他先后申请并获得了一些项目课题,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经费资助。“虽然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研环境还比不上国外,科研、生活中也有不尽合理之处,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所改进,而我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调整自己,不焦躁,不糊弄,认认真真做好为师,为研,为学应该做的事情。”高飞飞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猜你喜欢
信号处理
专题征稿启事
——信号处理
包装过程称量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践中信号处理系统的应用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DSP的电子侦察信号处理技术的探析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简单应用研究
一种激光/无线电复合引信信号处理技术
创维超级芯片VCT 3803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6)音频信号处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