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石培新
让梦想照进现实
——回顾历史上的贵州梦
■ 文/石培新
建省近600年来,贵州省主要人均经济社会指标均居末位,长期发展滞后,如何谋求新突破和大跨越,是每一个贵州人的梦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往贵州山乡的道路,总被阻隔在重重荆棘与坎坷之外。由于封闭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历史上夜郎王不知汉大还是夜郎大的苦涩。然而,重重山峦,压抑不了贵州人的希望,阻挡不了贵州人的梦想。在历史的涛飞浪涌中,贵州人一直在心灵深处积淀着对发展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追寻。崇山峻岭中,那一坡坡梯田,仿佛是一部非文字的史书,记载着贵州人的历史和追寻梦想的足迹。
第一次,建立行省。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贵州作为第13个省级行政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开发。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勾画了贵州人数百年追求的梦想:“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就在那时,无数的军人和农民来到贵州,以“屯堡”作为文化的符号,拉开了镇守西南、开发贵州新篇。
第二次,抗战时期。抗战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场自东向西的人口大迁徙,政府机关、厂矿、企业、文教团体迁入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西进,沿海重要厂矿企业大量内迁,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贵州等省区的西南工业区。1935—1943年,贵州工厂数目增加10多倍,资金增加50多倍,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这些对贵州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三次,三线建设。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一、二线企业的20多万科技人员及职工,纷纷奔赴贵州,谱写了一支壮烈的凯歌。1966—1978年。国家对贵州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69.26亿元,先后安排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200多个,地方配套建设小型项目1000多个,拥有尖端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及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工业。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贵州基本建设投资就达46.26亿元,占全国三线地区同期的12.9%。
第四次,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给贵州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都带来了巨大变化,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最好发展时期。在不断做大做强电力、煤炭、烟草、白酒、磷及磷化工、铝和铝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同时,以“多彩贵州”为品牌的文化亮点正闪耀在全国的舞台,以贵州旅游为代表的一些新兴产业也正在蓬勃兴起。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四个大的机遇,在历史上还有许多贵州人睁眼看世界、敢为天下先的梦想,有几个人物和事件应当关注。
公元99 年,一个年仅20岁的贵州青年尹珍,立下奋发自强的壮志,不远万里向北跋涉,来到京城洛阳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经学家许慎为师,公元 107 年,尹珍学成回到故里遵义正安开馆教学,开创贵州文化传播的先河。尹珍的梦是一个人才教育的梦。1905年,一个叫平刚的贵州青年,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毅然决然剪去辫子,漂洋过海去到日本,跟随孙中山先生一起发起同盟会,这是贵州的革命之梦。潘在镇远青溪开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钢铁厂,开启了中国的改良梦、工业梦。
举世瞩目的遵义会议更是彪炳青史。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贵州的发展也因内外环境的改变,迎来可以摆脱传统宿命、脱胎换骨、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具备了四个根本条件:一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贵州拥有了当今世界所稀缺的战略性资源;二是交通等瓶颈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颠覆了传统地理区位。三是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贵州的优势资源有条件与现代消费对接。四是贵州自身的内部能力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形成聚能裂变效应。
农业时代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土地,崇山峻岭的贵州自然无法与江南水乡、中原大地、万亩黑土的东北等地相提并论。到了工业时代,交通、城市、区位等现代工业生产的依托条件成为决定性要素。没有一块平原、没有一条快速的通道,弯弯山路中的贵州自然无法参与大工业的竞争。而在一个新经济崛起、灾害频发、气候变暖、环境的价值日益超越资源的时候,一个气候宜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贵州,在一个凉爽气候、清洁水资源成为全球性最宝贵资源的时候,贵州在一个新时代拥有了一个新的战略性资本。今天为能源而战,明天将为资源而战,水、气候等无法再生的资源将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贵州拥有新时代最有竞争力的新型战略性资源,跨越就有了可能。
大交通的变革为贵州实现上述优势提供可能,可以短距离开拓大的市场,使上述价值变现成为可能。高铁网建成后,旅客从贵阳乘坐高铁前往广州只需3个多小时,前往长沙、成都、昆明、重庆不到2小时。高速公路网使得区域间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从贵阳出发4个小时可以到达各市州地首府,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覆盖所有市、州、地中心城市的4小时交通圈。构建重要相邻地市间互通的高速城际通道,加强横向联系,缩短时空距离,实现相邻市、州、地中心城市间4小时互通。贵州可以在高铁、航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迅速对接国家的经济中心,对接全球网络。交通变革让贵州可以改变传统的地理局限,走出边缘,直接面向大海、面向前沿, 对接经济中心, 参与大分工、参与大循环。
启示一:大时代才有大机遇、大梦想、大发展。启示二:大开放才能拥抱大梦想,大环境不彻底改变,就难以真正实现梦想。启示三:交通、教育、文化是长期深层次的制约瓶颈。启示四:欠发展、欠开发,要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需要补工业化、城镇化等历史课。贵州梦追了几百年,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摆脱落后的梦想仍未实现。贵州长期落后,深层次原因在于封闭和边缘化,只有开放、只有打开山门、只有走向大海,才能对接经济中心,才能进入发展主流,才能真正聚能裂变。贵州梦总与国家的战略、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贵州每一次大机遇,都是国家大变动、大变革时期。
一是加快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工业强省的“强”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是促进的意思。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就不可能真正引进现代文明和发展现代产业。要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用贵州的前工业化资源对接后工业化的市场和需求,形成生态工业化的产品,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财富。二是要加快培育核心经济区,大力推动将黔中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构建一级发展平台。三是继续牢牢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抓教育、文化、人才等基础领域,仍然是长期的艰巨任务。四是实施迎接新的时代,贵州应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型,一是采取“面朝大海、走向世界” 的战略,以开放认识差距、以开放树立目标、以开放探索路径、以开放获取改革和市场发展的动力。二是采取“生态立省、价值补偿” 的战略,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用生态环境参与全球分工,发展生态型产业,用生态服务和生态价值分享全球财富。三是采取“引进消费、服务外包” 的战略,用生态、文化和人力资源,用贵州前工业化资源对接后工业化的市场需求,形成后工业化的产品。于此,一个开放的、发达的、和谐的贵州将在世界的东方、祖国西南崛起!
贵州,是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地。
贵州跨越式发展,梦想从心开始。始。
(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