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
从古代科举到当今高考
刘海峰
专家档案:
刘海峰,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理论、考试制度与科举学。
1977年,中国内地正式恢复了高考制度,迄今为止,已经有将近30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制度的各种利弊得失都在逐渐地显露出来,所以现在甚至有人主张,要像一百年前废除科举制度那样来废除高考制度。那么现行的高考制度它面临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和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它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都有什么?如果把两者进行对照,我们是不是能够从当中找到一些改革的良方?
科举是一个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古代的考试制度,但是在科举逝去一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许多人仍然对科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连乡间不识字的老太太,对科举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比如说古时候哪个本村或者临近的村庄,谁考上了进士,或者说考上了秀才,以及民间口耳相传的戏曲、故事、谣谚等等都涉及科举。因为科举是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无所不在。科举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学,包括文化、社会心理和民间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考是我们今天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到6、7月份的时候更是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上的许多人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从古代的“高考”——科举到今天的高考都是影响重大的考试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它有某些相通的地方。
科举类同于高考,有几个方面能看出来,两者是非常相似的。一,两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它不是一种水平考试,因为考生总是超过要录取的人数,那么一旦是选拔性的竞争,用考试是相对最为公平的一种手段或者途径。两者的本质都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不管平时的表现怎么样,不管平时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只看你考场上发挥出来的水平,把分数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
还有,科举和高考都是由国家、由政府来举办,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有相当的权威性。另外,高考和科举有很多方法、方面的相似之处。比如说现代高考所采用的报名、编号、闭卷、密封、监考、回避、入围,以及评分、复查等办法,在科举时代都出现过,这些方法可以说是科举制对现代考试的影响,当然这些方法不仅仅被高考所延用,其他考试也都在采用这些方式、方法。另外,现代中国高考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和科举有文化渊源关系,虽然高考制度的建立者,比如说1952年设定准备推行统一高考制度的人,他不一定是有意识地一定要借鉴科举来建立中国的统一高考制度,但是他毕竟是中国人,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生长起来的人,因此他的文化基因里面含有传统文化的因子,有考试文化的因子,这样他不管是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好,必定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科举对现代高考的建立,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关系。
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高考有很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下面我举三个方面的例子。
一个是关于考试利弊、存废之争。就是要不要考试,考试有什么利、什么弊。现在高考出现了非常多的负面的因素,应试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确实造成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都抨击高考制度,认为必须彻底改革高考制度,因为现今的高考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中,包括中小学的教育造成相当大的负面的影响,因此有不少人提出应该彻底改革,甚至说要废止高考制度。这种情况实际上在科举时代也出现过。
科举是从隋炀帝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建立的,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也就是公元1905年9月2日,整整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这1300年之间也有起伏,概括起来,至少有六次科举存废之争。
1.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礼部侍郎杨绾提出改科举为察举孝廉,以避免应试弊端。争论结果:未废;
2.唐文宗至唐武宗时期(827—846年),宰相李德裕、郑覃先后反对科举制度,未废;
3.北宋中叶(1069年前后),朝中众臣卷入科举改革存废之争,其中包括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未废;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蔡京当权,兴学校罢科举,众多官宦子弟因此进入仕途。停五科之后不得不恢复;
4.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年),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蒙古族官员彻尔特穆尔提出废除科举,废止了两科;
5.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认为科举选拔人才没有行政能力,改科举为荐举,但弊端更甚。十年后重新恢复;
6.清乾隆三年(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针对八股考试弊端提出废除科举,未废。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湖总督张之洞等上奏《请废科举折》,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从这六次的科举存废之争来看,就是由于科举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地区利益集团的关系太为密切,所以要具体实施时,都是牵动了高层领导,最后都是最高领导拍板,高考实际上也是这样。1966年废除高考是毛泽东决策的,到1977年恢复高考是邓小平主政以后做出的英明决断。所以对这种影响重大的考试制度,如果要废或者是恢复,都是一个非常重大而深远的举动,要牵涉到最高层。所以利弊存废之争,对我们现在高考的改革,跟认识高考制度,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上:古代会试的考场,最早始于唐朝。下:宋代科举考试。
左:天一阁馆藏的较早的科举文献。右:明代状元赵秉忠。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争。科举制度刚实行的几百年内,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当时人们不大关注区域公平问题。从唐五代时期到北宋中叶,特别是在唐代,考上的绝大部分是中原人,因为当时南方还没有充分开发起来,文化教育也相对比较落后。到北宋中叶,由于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文化发达程度,南边比北边强得多,因为北方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以后,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整个教育程度不如南方,考上的大部分是南方人。司马光在宋英宗时期(1066年)首先发难,他认为不能完全看考试成绩。他提出一个定额取仕的办法,就是说不管你哪一个州,哪一个地方的人,比如说每十五个人录取一名,按考生比例来,而不是按成绩来。司马光是山西人。而南方出生的,就是江西考上的进士后当了大官的欧阳修,他认为,既然是考试,就是应该一切以程文定去留。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哪里来的,既然是要考试,当然依水平来录取,而不能说你那个地方水平差,只是你那边报考的人多就应该多录取,这是第一次关于区域公平和考试公平的争论。不过在北宋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结论,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下来,到明代还是这样的,考上的人多数还是南方人。
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397年会试的时候,当时主考官是一个南方人,叫刘三吾,还有其他的副考官,当时叫同考官的这些人一起参加主考。但是当时是密封糊名的,完全是一种不知道考生身份籍贯的评卷,评出来以后,录取的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事后北方的考生闹事,认为考官偏袒南方的考生,因为考官是南方人。后来朱元璋觉得问题很严重,就叫其他考官来重新评判试卷。重新评判以后还是这些人,没作弊,南方考生就是水平高。后来北方考生又闹事。最后朱元璋杀了两位考官,也处死了这个状元,叫陈,福建人。接着重新再考,考后录取的全是北方人,当时称为“南北榜事件”。
这个事件出现以后,引起人们的反思,长期这样下去行不行?但是这个南北榜事件发生以后,实际上不了了之。一直到明宣宗的时候,就是1427年的时候,才真正形成一种“南北卷制度”,就是把考卷全部标明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名字和籍贯看不到,但至少区分一个南北,而且在南北之间还划出一个中卷,就是北方个南方省份以外,还有中间省份,比如长江流域,主要是四川,还包括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安徽的一部分,这个叫中卷。比例是南方的省份占55%,北方的占35%,中部、中卷占10%,合起来100%。这样的定额,分区定额录取,后来就基本上形成制度,虽然有一些反复,一直延续到清代。
可是这样施行还是存在问题,同样北方还有区别,同样南方还有区别。中卷也分来分去,有的时候中卷还分成上中、下中。到了康熙五十一年,出现南卷里面有一两个省连续几科没有考上的人,所以到那时候正式建立叫分省定额录取制度,就是分区录取,越分越细,分到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12年,代之以分省定额录取制度,这个就跟我们现在的高考分省定额录取是非常像的。我们现在高考的分省定额录取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说非要这样做不可,中国科举史上逐渐演变的历程说明:整个科举发展是越到后来越从考试公平向区域公平发展。
左: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右:清代状元曹鸿勋殿试策。
第三,是关于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演变等等,在科举时代跟我们现在的高考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语文高考有很多问题,现在的试题让一些文学家、一些大学中文系教授做都做不及格,说明语文高考非常偏狭,都是拼音、词句、语法,非常琐碎。所以有的人就提出,应该只考一篇作文,看他的写作能力,看他的求异思维,看他的想象能力。但是这有很大问题,它也是一个两难问题,在科举时代就出现了。比如考作文也好,主观试题的评分误差非常大,不同的人看同样一篇作文,见仁见智,可能这个人给他60分,那个人给他30分,甚至认为他偏离主题,只给他20分,这个在高考评卷实际中已经经常出现,在以前,后来定出了一些办法,稍微好一点。在科举时代也是这样,刚开始用策论,就是考开放性的试题,很容易,很容易猜题,后来就发展成一种八股文。八股文在明代正式出现以后,它实际上是一种古代的标准化的作文考试文体,这个文体有利于考官公平地、客观地评卷。它有一个比较刚性的指标,而且高水平的考官能够一眼就看出轻重高下,这是很有利于控制主观题的评分误差的。但是因为八股文当时的命题范围都局限在四书五经,即当时的教材里面,尤其在四书里面,题目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四书,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内容。题目出了几百年以后,这些考生都摸的滚瓜烂熟了。那么科举毕竟是一种选拔制度,就像现在的高考,语文如果就是那些教材,大家都考90分,谁上北大?谁上一般的学校?那么就只好加大难度才能够拉开区分度。因此,八股文的命题就从光明正大、纯正典雅慢慢地走向偏难、琐碎,包括怪题、偏题都出现了。就像现在的高考的语文试卷一样,有一些很偏的题都出现了。这个是竞争性考试或者说选拔性考试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如果教材不变,命题范围不能超纲,不能超本,那么就会出现这种命题趋难,考题逐渐走向偏、怪、碎这样的情况,古今如出一辙。
当然高考也不完全等同于科举,我们讲高考有如科举,只是类似,它还有很多根本的区别。首先,它选拔目的不同,科举时代,参加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官员,而高考是选拔大学新生。就是高考是纯教育考试,而科举主要还是一种文官考试,或者我们现在说的公务员考试,当然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考试性质。除此以外,两者的考试内容当然有根本的差异。还有一个是报考条件不同。我们现在高考年龄放开以后,应该说是开放性很强,以前是规定25岁,科举时代以前没有年龄规定,可以考到七八十岁,甚至于102岁的人参加科举考试,比如说我们这里也有七十岁的人参加高考,国外有七八十岁的人去读大学,他不是一种功利的、现实的目的,科举时代也类似。但是毕竟报考条件不同,在科举时代还有规定,有一些限制,比如残疾人不能报考,还有犯人不能报考,还有娼妓的子女,她从良以后也不能报考,因为她的儿子一旦考上,要光耀门楣,要把他的祖宗三代都给公布出来,那如果他的祖先是在当时认为是一种不好的职业的话,就很难堪了。还有其他比如说看犯人的狱卒,这些人的后代都不能参加考试。当然还有其他高考题型,考试的模式,评分办法,阅卷手段,都是随着时代在发展,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讲,高考并不等同于科举,特别是考试目的、考试内容不同,所以不能够以废科举的事例引申到现在来讲要废高考。有的人认为说清末废科举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我们现在就应该废高考,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我觉得这个不能简单地比照。
上:清代科举殿试场所。下: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图为广大群众积极报名参加高考。
高考改革现在应该何去何从呢?应该怎么改,各种意见很多。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看,可能都有道理,可能每个人都是高考改革专家,但是他也可能看得并不一定很全面。现在对高考的改革的议论,总的来讲是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少,一般的议论多,深入的探讨少。你若深入分析下去,高考里面是有很多的学问的,很多的两难问题,因为高考是一个高利害、高风险的一个大规模的考试,其改革应该非常慎重,不然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分析过,高考改革中至少有四对,后来又发展成八对的矛盾。这个八对的矛盾,除了刚才提到,比如说统一考试与选拔德才兼备人才的矛盾。实际上高考、科举存废之争它就是这样的。之所以很多人讲废科举,就是说你只看考试成绩,不看平时表现,我们就讲看德,我们现在还有讲体,这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在科举时代就有这个争论,现在也是一样,它是一个两难问题。你如果只看成绩有弊端,但是如果要综合考试,考察他在中学的表现,他的平时成绩,一个可能造假,第二个就是会走关系,这个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其他,我刚才提到的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是一个典型的两难的问题。还有比如说刚才讲的保持难度,就是保持一定的区分度和减轻学生负担之间也是一对矛盾。你要减轻负担吗,但是你是选拔性考试,是一种竞争性的,大家都把自己的能量,自己的努力发挥到极致,发挥到极限,那么就加重负担了。八股文和我刚才讲的语文高考例子都是,这个试题难度是层层加码。但是一方面你要减轻负担,现在中小学生确实太累了,这个也是两难的情况。
还有一些两难问题,比如说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我再举高考语文的命题作为例子。语文的命题,特别是作文命题是比较开放的,现在都是材料作文,让你自己起题目。但是,应该说这种命题方式很有利于考生发挥求异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猜题和套题,考生平时背好了一二十篇的范文,那么你出的这个题,考生很容易把它拐一个弯,自己提一个题目就把这些套上去。这几年的一些省的命题出来以后评卷,说有些满分作文,实际上很多是套题出来的。所以你要考测能力,但是和公平客观会造成一定的矛盾。
还有一个,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我们希望高考能够多样化、多元化,但是过于多样,过于多元,会和考试的简便易行的原则造成一定的冲突。因为太多样就没有可比性,而且它具体操作起来非常烦琐,这个我不详细讲。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第三,是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我们高考的指导方针,前几年一再提叫“三个有助于”,就是有助于高校选拔高质量的人才,有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还有一个要有助于高校扩大自主权。扩大自主权这个问题,再扩大,那就各个高校,各个大学自己命题好了。但是这个会和公平选才造成矛盾。各个学校自己命题,自己考试,很容易造成人情关系的介入,因为中国向来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关系和面子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单独命题,很难保证能够教考分离,做到公平客观。这点我想很容易理解。
第四,是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真正要考出特色,体现招生考试的多样化,就应该施行各校单考,但是这和高考的经济高效原则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因为中学学的课程就是九科,如果一两千所高校都自己来命题,实际上会造成很多的重复浪费。统一考试是有很多弊端,但是它也明显地具有公平、客观,具有可比性和经济高效率的优点,所以这个考出特色和经济高效之间也会有矛盾,这个也是两难。
我举的这四个两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高考改革它的难度就难在这里,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很多问题之所以叫两难问题,就是说不可能有十全十美,或者说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只能相对合理地慢慢地调整。其他的两难问题,实际上也是很难有一个完美的解决之道。
高考目前是我们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教育考试制度,要怎么来解决呢?我曾经提出一个方案,这个实际上有不少人也提出类似的,就是两次考试模式,类似于美国和日本的这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它都施行第一次共同试,就是等于统一高考,第二次考试,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多数学校举行第二次面试,或者单独命题。这样,一方面有一个全国可比的公平客观的尺度,还有就是能够筛掉一批水平实在是达不到你要录取的高校的条件的考生,减少考生的压力。你如果自由报,完全是单独考的话,会有太多考生,比如北大你要招四千人,可能会有二十万的人要报北大,你怎么招架得了来这里面试,来这里参加单独考试?所以有第一次共同试,第二次再来。但是这个,这种模式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现在的统一高考,它至少有一个好处,很偏远的地方,如新疆的某个地方,很远,坐火车要几天才到这里的,它也可以报北大,报清华,在云南的很偏远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也可能报这个,如果你是要到这里来考,你还不一定能考上,现在有的考上了还不一定有这个路费来读呢,贫寒家庭的学生,你要叫他没把握地来这里考,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要在经济和交通发展到更高程度的时候才可推行。当然,在一些发达的省市,尤其是一些直辖市是比较可能先行一步进行试点。
我觉得由于高考影响重大,我们对它的改革应该非常慎重,就像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你不能随便翻来翻去,煎这个小鱼,经常翻来覆去,都煎碎掉了。所以治理一个大国,任何重大的决策出台都应该比较慎重。高考也是这样,如果改革不当,会影响一届、甚至几届人的利益或者部分人的前途命运。所以我们的改革,也应该像“烹小鲜”一样比较慎重,任何重大的改革推行都应该在小范围的实验的基础上,确实具有可行性了才来推行。总之,高考改革应该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的震荡减到最小,使考生能够非常安心地来准备,对我们民族和国家选拔人才继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人把高考比做“独木桥”,如今看来“钢丝绳”的比喻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