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朱文丽
田月娥:以中西医为盾 守护心灵之窗
本刊记者 朱文丽
专家档案:
田月娥主任,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1985年至1988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在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安达惠美子教授指导下专攻眼科临床。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全国性杂志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曾获省级优秀论文奖。译著《中老年白内障》、《最新癌症治疗》等。并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的眼科教学工作。临床主要从事中、西医治疗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病,以及视神经萎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的诊疗工作。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863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北京市首发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人体最宝贵的部分莫若眼睛,人们常常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来强调说明他们所应特别珍视的东西。对于那种既看不见眼前的五色土,更看不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只能用手去摸,用心去感觉的失明痛苦,人们是最能深切懂得的,而后天患眼病所致的失明比先天的更痛苦,因为他们不容易适应由光明转入黑暗的过程。所幸的是,随着当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后天的多种眼病,大部分已可以通过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治。
近代著名洋务派首领李鸿章1890年为《万国药方》作序,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中西医结合一直是我国卫生方针之一。眼科是一个临床小科,照例对中西医结合没多少发言权。然而,近年来现代眼科研究的大量成果和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的发展展现出了新的广阔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近年来逐步为国内外眼科学者广泛应用。“中医调整体、西医治局部”。中西医结合使两者精华有机结合,使之相互渗透融合,扬长避短。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北京市第一家大型社会投资、非营利性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是一个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疗技术完美结合的科室。继承发扬国家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的同时,眼科中西医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应用现代眼科医疗高新技术治疗各种眼科疑难杂症。并且注重解除眼部亚健康的困扰,达到治未病目的,使古老医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眼科主任田月娥,从事眼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角膜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疑难病、多发病的进行诊疗。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她。
她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当年“天之骄子”踌躇满志的年代不懈耕耘至今已近30余载;她曾经远渡扶桑在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安达惠美子教授指导下专攻眼科临床;作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她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做一名临床医生,却一头扎进科研教书中,为培养医学界的未来之星不遗余力;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中西医治疗眼科疾病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富于创新意义的发现、国际高水平的文章、同行认可的学术地位她都不缺,然而年过半百的她如今仍然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是学中医出身的,后来又师从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安达惠美子教授,专攻眼科临床。作为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的资深专家,请您谈谈中西医治疗眼科的优势在哪儿?
田月娥:中医眼科认为眼虽属局部,但其与全身经络脏腑有密切关系。西医则把眼看成人体的一个独立器官,临床上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治病中,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中医辨证治疗是早期就诊常采用的方式。中医学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西医比较直观,中医则比较抽象,并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眼病常常是凭借着患者自觉视力异常和自觉症状来辨证论治,所以概念比较模糊,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很多遗憾之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方医学的引进,现在,眼科学者们已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医学仪器来诊断治疗眼病。如从最简便的眼底镜、视野计到荧光眼底造影、摄片。从眼生化到眼电生理检查,为人们揭开了眼内的一个又一个生理和病理的奥秘。现已将现代化科学渗透到中医眼科临床上去,使之在辨证施治中灵活应用。如:有不少眼底出血病患者,其全身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的眼底局部病症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客观检查,确立是什么性质的出血,根据血管形态、走向、出血密度、位置和范围而分别采用凉血、止血、活血,通络开窍,利水消肿,化痰软坚,滋阴降火等方法。可见,将眼科现代科学仪器引入中医眼科临床,眼科学者就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判定统一”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诊断及疗效标准,避免杂乱性和盲目性。
与日本千叶大学校长
记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大致有几种途径?
田月娥:(1)中药与西药同用:这种方法在眼科广泛应用,如急性充血性青光眼,中医称为“绿风内障”,由于眼压突然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后,应立即予以1%~2%匹罗卡品缩瞳,重者给予醋氮酰胺等口服降眼压,同时辨证论治,分别施以清肝泻火,熄风清热等法,使之病情缓解稳定。如此取长补短,前呼后应,方可迅速控制病情,又为后步手术打下了基础。(2)用协定方,又称之为经验方。常取自于某一中医经典方或是中医前辈的有效方式,是集体经验的结晶,在临床上被反复应用,证实其配方药量固定下来,在临床沿用。这种方法尤其受到西医眼科医师青睐。如: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服用网脱固定方。特点是不用中医辨证,一经西医诊断为适应证即可使用。(3)中药西用:临床上常把一些中药经适当而合理的处理,然后利用西医手段治疗。如:用一些经过提纯的中药:三七液、丹参液等作眼部电离子透入,治疗一些眼底病,又如将药做眼球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病等。这类疗法尽管还存在着事实上的局限性,但配合其它治疗往往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上升到3亿人左右,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以上。久治不愈的糖尿病将会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眼病的发病率约为50%,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致盲率非常高。据悉,糖尿病患者致盲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据统计,有10年糖尿病史者,7%有视网膜病变,15年者约25%,15年以上者达63%。由于糖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已是糖网病中晚期。
相伴而行
母女
记者:关于糖尿病眼病并发症,我国古代早有医书记载,《儒门事亲 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痒、痤痱之类。”《证治要诀》也说:“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中医对糖尿病眼病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呢?对此又有什么独到治疗的方法呢?
田月娥: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机理多为消渴病迁延日久,以致肝肾阴亏、阴虚燥热、精血亏耗而瘀阻目络。患者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甚至突然失明。
在治疗上应结合糖尿病的治疗,采用整体与眼睛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因人而异对症用药。对糖尿病眼病,特别是最常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运用益气养阴、滋肝补肾、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等治疗手段,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是有一定疗效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约在糖尿病发病7~8年后出现,其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以及眼目干涩、口干舌躁等。所以在早期针对全身及眼部表现,进行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单方:枸杞5克、菊花5克、白茅根9克、麦冬5克、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既经济又方便。
记者:中国人素来讲究食疗,那么,糖尿病患者并发眼病后如何通过食疗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呢?
田月娥:糖尿病并发眼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首先应按照糖尿病饮食原则制定饮食计划。其次,要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我建议病友可以吃些胡萝卜,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其中的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对人的眼睛有益。维生素A是眼睛最需要的维生素,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日常生活中适量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可以防止视网膜病变和夜盲症的发生。此外需注意的是,胡萝卜提倡炒着吃,因为胡萝卜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如果生吃胡萝卜不利于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不建议病友生吃胡萝卜。在吃胡萝卜时,还要注意不要过量(由于胡萝卜需炒着吃,过食有可能导致油的摄入量过多)。
另外,菠菜中含有的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预防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同时对白内障的预防起一定作用。建议病友食用菠菜时以凉拌为主,每周吃2~3次。
有些病友患糖尿病后,认为什么都不能吃,尤其是肉类。其实,病友可以适当吃些鱼肉。鱼肉中所含的蛋白优于鸡肉、牛肉、羊肉等禽畜肉中的蛋白,建议病友以食海鱼为主,因为海鱼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节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建议病友每周吃2~3次鱼。另外,主食不宜吃得过精,建议吃些全麦食品(如全麦粉等)。
第三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辛辣、发散的食物容易引起出血,导致血管扩张。特别是在出血的阶段不要吃辣椒、葱、蒜等辛辣之物,忌饮浓茶、咖啡,绝对不能喝酒。另外,饮食要清淡。有些病友错误地认为清淡就是一点儿油都不沾,其实,清淡不等于没有油,更不是说要忌油,但酒一定是要忌的,也要积极戒烟。
师生
最后,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也不能片面地认为食用某种食物降血糖,而总吃一种食物。某些食物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是因为该食物可以消耗脂肪,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而使血糖降低,并不是该食物含有某种特殊的降糖物质。
现代化的办公方式,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电脑。不仅如此,在宅男宅女盛行的今天,生活中几乎也离不开电脑。长时间地面对电脑屏幕,您是否经常感觉到眼睛干涩,刺痛?一不小心,您可能就患上了干眼症。目前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正经受干眼症的困扰,且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干眼症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干眼症。而在未来5年中,干眼症患者人数还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而大多数人对干眼症却了解甚少。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是国内早期提出预防和治疗干眼症的专家之一,请您谈谈什么是干眼症?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干眼症的危害正日趋严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在哪里?
田月娥: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那时我们使用的还是比较早的一批电脑,那时我就发现并提出,长期使用电脑对眼睛有极大的危害,但是那时电脑刚刚盛行,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
干眼症是影响我们现在人类眼部健康的病症。在眼表面有一层泪膜,是由泪腺、睑板腺和结膜共同分泌,覆盖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护角膜和结膜,让它湿润,而且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冲洗一些异物。当泪膜被破坏的时候,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模不稳定、泪液的量分泌得不足,泪液的质发生了改变,泪膜不稳定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损害,都称之为干眼症。有一些症状是大家常见的。常见的症状,病人会感觉到眼睛很疲劳、眼干涩,怕光,眼胀,眼疼痛,眼睛发红。看一会儿书、看一会儿电脑、电视,视力模糊。它的病因比较多,一个是年龄有很大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在45岁以上的人,泪液分泌的量会逐渐的减少。所以泪液就会发生量的改变。另外,睑板腺的一些疾病,睑板腺炎、异物堵塞,结膜炎都可以引起睑板腺的分泌过少。使泪膜表面的量发生了改变。还有一些结膜被热、化学烧伤,都可以导致结膜一些微装细胞分泌乳原蛋白分泌得少,就发生了质的改变。目前干眼症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广大的医生重视。因为现在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的上升。在国外统计,美国、德国、日本的统计,患干眼症的病人大约占20%左右。在我们国家近年来也有一些报道,在眼科门诊来就诊的患者中,也有大约30%的患者是来看干眼症的。
从中医来讲,不光治疗干眼,治疗各种病,它的宗旨都是辩证施治,并不是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它的生理、病理、经络方面来治疗。比如说在《易经》里讲,人体内的脏腑、精华之气都是向上集中在头部,营养我们的眼睛。眼睛在人体的内部关联属于高位,它需要的物质是比较精华的物质。所以五脏六腑,哪一个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对眼睛造成干涩或者是视物不清。和眼睛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肝,肝主藏血,肝气通于目。肝经有热,或者是肝气不足、肝肾阴虚,会直接影响到眼睛。如果一个患者来看干眼症,那么我们会先看一下他的舌苔、脉象、饮食起居,看他是属于肝肾阴虚还是属于外因,根据他的表面和脏腑的气血关系来开处方。所以他不光是要从外治,还要从内治,进行全身调理。单纯的外治,点一些眼药水,当时可以缓解,但是如果肝肾不足,没有得到很充足的补充或调整,他的病情还可以反复。
治疗干眼症要从预防做起。平时要多眨眼睛,因为眨眼睛有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经常眨眼可以促进眼球的湿润,反而眨眼次数减少,就会直接导致泪水量减少,从而使暴露在空气中的泪膜快速蒸发,无法保护眼球。因此,对日常经常操作电脑、驾车、读书、户外工作等一些需要长时间用眼的人群,要时常进行眨眼运动,这样可以缓解因为长时间用眼而造成的眼睛不适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电视等,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要站起来活动,向窗外的远处眺望,多看看外面的绿色植物或者是闭目养神几分钟,让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还要注意眼部卫生,用眼卫生不容忽视,千万不要用手揉搓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