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如繁林之茂 人格比皓月之光——专访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

2011-11-04 08:42陈婷婷刘承峰
科学中国人 2011年7期
关键词:国防军事工程

本刊记者 陈婷婷 刘承峰 户 万

事业如繁林之茂 人格比皓月之光
——专访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

本刊记者 陈婷婷 刘承峰 户 万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军队推荐的“军事防护工程某新型伪装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空军后勤系统60年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作为成果主要完成人,刚刚被中央军委通令荣记一等功的广空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参加了大会,并上台领奖。

接到采访林茂光的任务,我倍感荣幸。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指定的会议室,虽然此前见过他的照片,但我还是不由自主的猜想着等会儿与他见面的情形。

随着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迎面而来。笔挺的天蓝色军装,硬朗的身板儿,坚定的目光,刚毅的军礼,如洪钟般的声音,以军人所特有的抑扬顿挫的节奏说到:

“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是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

好一位地道的中国军人!

这便是林茂光给我的第一印象。

2011年1月14日,胡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代表

翻开他的简历,满纸写了“传奇”二字。入伍43年来,他立功受奖51次,其中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后3次被空军评为优秀技术人员标兵。组织完成16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工程,全部优质,创造了国防工程建设“18项第一”;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次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如果说那些成绩只代表过去,那么他刚刚获得的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呢?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多、如此高等级的奖励成果呢?

这个答案,恐怕只有林茂光知道。

当“探索创新、奋力拼搏”成为一种习惯

“我当兵43年,苦干了43年,奉献了43年,更快乐了43年。想起刚当兵那会儿,我连什么是油罐都不知道……”

林茂光的回忆拉长了我们的思绪。

43年前的林茂光,跟许许多多的入伍新兵一样,“年轻,有力气,能吃苦”。那时的他一心想当个“好兵”,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干啥都认真,从炊事员,到焊工、铆工,再干到钣金工、管道工……他都做的有模有样。而且他一个人就能完成油库施工的全部工艺。

但是,现代部队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干的“好兵”,更需要爱琢磨、能创造的“精兵”。

林茂光的骨子里就有着这样的一股韧劲。

当兵第二年,他便发明出“油罐罐顶旋转胎具拼装”安装工艺,让工效提高五倍多。

当兵第五年,在没有任何资料、数据的情况下,林茂光自己画图计算、建模仿真、加工机具,经过反复试验后,他率先用“充气顶升法”取代以往的“手拉葫芦吊装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工效,还节约了大量钢材。传统需要几年安装完成的油罐工程量,他只需用五六个月就能轻松完成。他的这项科研成果,实现了在全军推广应用长达20年的历史,“油罐大王”的美誉不胫而走。

敢于否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敢于“纠正”自己研究成果的弊处,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安装一个上百吨重的大型油罐时,“充气顶升法”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控制难度大,遇停电、漏气便会遭遇罐体倾倒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危险。那一次险些酿成惨祸的事故,让他下定决心,要用更先进更可靠的安装方法取而代之。

为此,林茂光领衔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历时五年,历经数百次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计算机全程自控集群油缸液压同步顶升系统”,利用这项新技术不仅大大缩短安装周期,且实现了健康、安全、环保,也让操作人员的人数减少了90%。

出精品,最核心的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只有敢于开拓创新,才能走到行业的最前列。要创造一流国防工程,必须走科技强工之路;建一项工程、成一个精品、出一类成果、树一座丰碑。

——林茂光

专家档案:

林茂光,1949年出生,1968年入伍,现任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二级。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首批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政协委员。入伍43年来,立功受奖51次,其中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先后3次被空军评为优秀技术人员标兵。组织完成16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工程,全部优质,创造了国防工程建设“18项第一”;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次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2000年、2009年两次被作为全军、全国重大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被誉为“油罐大王”和“国防工程建设尖兵”、“献身国防工程建设的老英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典范”,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创业之星。这些年来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具有“茂光精神”、“茂光品格”、“茂光品牌”独特单位文化的英模团队,享誉军内外。

数十年来,林茂光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建成军内外各类油罐2700多座,铺设各类管线3000多公里,形成了油罐与长输管线安装的成套工艺,解决了机场供油“不停输封堵带油焊接作业”的难题,实现了不停航施工,确保战备工程全部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可以说,在军用金属油罐的安装领域,林茂光已经是游刃有余、声名远播。就连迟浩田副主席也称赞他“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硕果累累”,“为国防工程建设创一流、争先进,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实在难能可贵”;高度评价他:“堪称知识分子的典范,科技强军的标兵”。

按说,林茂光已经名利双收了,可以在办公室里享清福了。

但是,当探索与创新、奋斗与拼搏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时,他是不会甘于安逸的。

近年来,伴随着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战备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伴随着工程局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林茂光从“油罐”走进了军事防护工程这一崭新的领域。经过10年攻关,其研究成果经受住了多种世界上最先进手段的全方位检测,填补了我军、我国的空白。

林茂光在崭新的世界里,再次铸就了辉煌!

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成为一种信仰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历来是每位科研技术人员的信仰。林茂光也不例外。

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科技问题,注重联合攻关解决科技问题,注重将新科技成果用于工程实践。

——林茂光

众所周知,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的科研工作是在林茂光长期从事技术革新积累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后,根据战备工程建设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林茂光经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工程局“依靠科技、善于创新”的思路,“结合实践、解决难题”的原则和“以我为主、联合攻关”的方法,确立了工程局科技创新的理念。

林茂光局长在洞内与官兵共奋战 沈玲摄

2009年在长输管线施工现场 沈玲摄

2007年工地现场 沈玲摄

林茂光依靠自己丰富的基层施工技术革新经验逐步树立了依靠技术革新进而转化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速度的观念。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战备工程的需要和工程局的体制、人员特点,提出了工程局科技工作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经多年实践取得了成功,形成了基层工程部队“结合施工进行技术革新和科研”的单位特色,并提出了树立“工程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促进工程建设”的观念,发挥已形成的林茂光科研带头及工程局团队、工程建设质量品牌和长期积累的科研经验与技术优势,建立了“小核心、大联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科研机制。

长期从事军事工程建设的林茂光及其团队,熟悉各项工程建设的规律,了解施工中的技术关键和问题。他们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提出科技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重视学习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新设备。科研课题从实践中来,通过系统研究、总结提高、形成成果,又应用于工程实践。形成了工程局特有的务实、高效、可持续的科技工作发展观,不仅为完成军事工程建设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工程局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不仅如此,他们在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研究大型、大批量军事工程建设工程化管理,保证各项战备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集中时间按照科研程序和要求,系统总结了各项科研课题,收获了多年来结合战备工程完成的科研成果。建设项目评上了优质工程奖,编制的技术规程得到了实施,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和军队的科技奖励。实践证明,他们的科技创新理念、做法、机制是基本成功的,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关于“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义重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检验方法”,这便是林茂光之所以成功的不二法门。

当“技术专家”成为“领军人物”

伴随着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战备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伴随着工程局的发展,林茂光从“油罐”走进了军事防护工程这个崭新的领域。在从事多年的工程施工中了解、体会到,我军地下防护工程的口部暴露症候明显。

“我坚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这群羊都会变成狮子。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出一支好队伍。”

——林茂光

长期以来,西方军事强国,运用多波段高分辨率航天侦查技术,对我国防工程和战备设施实行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侦察。研究表明每天飞临我国上空的境外成像卫星近60颗,侦察范围覆盖我国全境,每年有1000多架侦察机在我边境、领海活动,并时常有敌特以旅游、考察、探险等名义对我军事设施密集地区近距离拍照、测量,我情报部门资料表明,仅2004年某月的短短三天内,就有15颗境外卫星在我三个重点军事工程上空过境120余次,我重大军事工程和经济目标均暴露在境外卫星侦察之下。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高,毁伤力强,我军事工程战场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发现即意味被摧毁!而我军的工程伪装防护,还在沿用迷彩和伪装网技术,无法对抗境外卫星的侦察监视。面对这一切,作为中国军人的林茂光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思考之中。

“国家安全,这是天大的事,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驱使我必须去攻克这一伪装难题。”与此同时,林茂光也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光靠一个人或几个课题组成员,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他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需要多个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面对这样的情况,林茂光以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完成了从突出专家到领军人物的转身。

林茂光常说,“三百六十行,用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来搏取荣誉的唯有我们军人这个职业,我们为使命而战、为光荣而战。”

作为军人,他们说的出做的到!

在该“防伪技术”成果旷日持久的研究过程中,林茂光和他的团队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是局外人所难以想象的。大家心里明白,这样的项目稍有不慎就会“费力不讨好”,许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很多人都在动摇当中。

而此时的林茂光犹如一支定海神针,又似一盘磁石,不仅自己毫不动摇,还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把课题组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召集到广州、统一认识。他用叶帅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诗句鼓舞大家,号召大家不怕一切困难,不惜一切代价,团结一致往前冲。他甚至告诉大家:“万一有差错,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一切由我来承担!”

为了解决工程建设局自身科研力量不足、专业覆盖面不全的问题,调动和发挥包括军内外多专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作用,林茂光创新运用“小核心、大联合”的组织形态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科研机制,自筹上千万元科研经费,先后组织了10多家军队和地方的防护伪装力量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攻关,经过近10年的从精确打击、伪装新理论、新材料、新设备、伪装工程施工和检测评估等6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突破了几十项关键技术,使军事工程伪装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重点军事工程伪装防护设施建设,以及奥运和国庆安保等重大军事行动。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家和军队防护工程伪装科研领域的一项空白,而且为军委首长的战略决策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全面提升防护工程的伪装水平、有效保护军事指挥作战人员和数以千亿计的作战物资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2011年1月14日,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林茂光而言,收获的不仅是披红挂彩的荣誉,更要的是,在大家拧成一股绳的项目研究过程中,林茂光形成了一套具有“林茂光特色”的管理方法。

林茂光军事工程技术研究所

在团队的整体建设上林茂光提出了“坚定一个信念、树立一种风尚、弘扬一种精神、培养一种作风、造就一支队伍”的理念;在工程组织实施上,强调系统筹划、科学管理、勇于创新;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提出了“100-1=0”的质量管理公式,强调“讲质量就是讲政治,保质量就是保打赢”,“产品就是人品,产品不合格就是人品不合格”;在内部组织机制运作上,他推行“精兵强将上前线,建立稳定大后方”和国际公认的“HSE”管理模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大胆启用新人,重奖科技精英,让人才脱颖而出,依托“林茂光军事工程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科技支持,培养人才。

同时为了确保工程局长期发展,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和安定的前方,林茂光用“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的理念,构建一个用亲情、友情、感情、缘分汇集起来,被称为具有“茂光精神、茂光品格、茂光品牌”特色文化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奉献”的英模团队。

他们,在林茂光的带领下为我国的国防工程建设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当“军民融合式发展”成为一种现实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建立军民融合的国防科研体制”的战略方针,胡锦涛同志对“军事科研社会化”做出了系列指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要建立军民集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央军委作出了军事科研要向社会化转型的决定。

我们要抓住机遇,通过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综合集成,努力提高国防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军地国防工程建设技术交流,催化国防工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林茂光

文件发出后,人们不得不佩服林茂光的先见之明。这一国防战略与“林茂光军事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而林茂光正是该研究所发展路线的决策者!

2001年,武汉理工大学为褒奖杰出校友林茂光同志在军事工程建设中的突出贡献,在学校弘扬他现身国防工程“拼搏、创新、奉献”精神,创建了荣誉研究机构——林茂光军事工程技术研究所。由林茂光担任荣誉所长。主要研究我国国防工程建设领域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还研究林茂光军事工程和谐管理理念,研究总结“茂光精神”。

“这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林茂光如是说。“近年来,我所在的工程局国防工程任务并不饱和,通过‘林茂光军事工程技术研究所’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型国防工程建设和军事科研社会化新模式,抓住机遇,通过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综合集成,努力提高国防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与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军地国防工程建设技术交流,就可以快速有效的催化国防工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于是,以林茂光为轴心,林茂光研究所配合广空工程局进行了大量的科研试验;创新了“小核心、大联合”的新型国防工程建设与科研机制,以林茂光同志为首席专家、以承担的军事工程建设任务为平台、以精干的科研管理班子组织战略研究和军事工程的权威专家形成“小核心”,有效组织军内外科研单位和院校的科技力量进行联合攻关,解决了一大批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近几年,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工程和新白云国际机场供油工程等建设任务。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工程局在油气长输管线建设领域的科技含量,很好地完成承担的施工任务;而且培养了队伍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也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敢于胜利;同时还探索了一条空防工程部队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时,如何依靠地方科研力量和先进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优势,提升队伍自身科技水平、资质等软件建设,保留、锻炼队伍,更好地完成战时抢修、抢建任务的新路子。

不仅如此,在与地方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他们还注重培养专业技术齐全、政治素质可靠、人员队伍稳定的民用施工力量,为国防工程建设服务;注重将军事工程建设团队投入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工程的“主战场”,锻炼队伍,提高技术素质。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赞誉。在我军率先建立了“军民融合”的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防工程建设科研创新联盟,在军民融合的国防科研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超前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和经验。不仅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撰写了5部专著、获得了6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林茂光的先进事迹也成为了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人生观和国防教育的教材。

采访结束后,我想我找到了林茂光之所以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多的辉煌成果和高等级奖励的原因:

——那是因为他以“茂光精神”为剑,“茂光品格”为盾,“茂光品牌”为坐骑,所以才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猜你喜欢
国防军事工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