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变局中的西方因素

2011-11-03 05:47李开盛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东移卡扎菲利比亚

■ 李开盛

中东变局中的西方因素

■ 李开盛

自2010年底以来,一场以民主为诉求的变革浪潮席卷中东各国,突尼斯的本·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被迫出走或下台,利比亚的卡扎菲则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进行抵抗,叙利亚和也门也陷入动荡甚至是内战的边缘。西方一向以民主、人权的旗手自居,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西方势力在这场变革中到底发挥了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它们想借此达到什么目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西方阴谋论,但事实并不尽然。

一、始料不及,终握良机

阴谋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反对派在相互联络、发动群众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诸如YOUTUBE、FACEBOOK、TW ITTER等这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工具来发布信息。而在变革发生后,西方国家的政府还站出来对要求民主的反对派加以支持。

实事求是地讲,这一理解并不准确。西方确实希望中东国家发生民主革命,并且还曾为此而努力。最突出的是美国小布什总统时期推出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但这一计划受到当时中东国家政府的抵制,加上哈马斯借选举赢得巴勒斯坦议会多数议席,引起美国自己的警惕,这一计划无疾而终。此后几年,美国忙于应对伊拉克战争乱局,特别是奥巴马上台后以亚太为关注重心,忙着战略东移,无力也不想在中东再“惹是生非”。所以,当变革之风从突尼斯骤然刮起,连美国政府自身也颇感意外。

另外,那些诉诸民主的反对派与西方其实也缺乏传统联系,甚至站在对立面。例如,埃及变革中起重要作用的穆斯林兄弟会,就是西方眼中一个奉行极端原教旨主义的组织。而利比亚的反对派,很多就是卡扎菲政权中的前官员,甚至还有基地组织分子混入其中。至于巴林,反对派主要是与伊朗有很深关系的什叶派。

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西方在变局初期的犹疑态度,因为这些民主运动并不在美国的掌控之内。他们上台后是否会奉行亲西方政策,西方国家对此是有顾虑的。就以埃及为例,在穆巴拉克与反对派处于僵持状态的18天中,奥巴马就埃及局势发表了三次讲话,其中多次既强调由埃及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又声称愿做埃及的朋友与伙伴;既支持变革,又反对暴力。美国要求穆巴拉克“立即”启动变革,开始权力移接进程,但又似乎不愿意迫使这位“老朋友”马上下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不愿埃及政权落到它眼中的原教旨主义者手中,与其让穆斯林兄弟会上台,还不如让穆巴拉克继续执政。所以,最后决定穆巴拉克辞职走人的,不是美国的干预,而是埃及军方态度的变化。

但随着中东变革浪潮的日渐明显,西方国家也意识到这是强化其在该区域影响的天赐良机。一是作为民主和平论的信奉者,西方国家还是倾向于以民主国家代替专制国家,作为持久联盟的基础;二是可以借机拔掉如卡扎菲、伊朗等一贯与西方过不去甚至为敌的政权。所以,在变革发生半年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在5月19日发表了其中东政策讲话,表达对中东民主浪潮的支持。

二、分类管理,有保有弃

虽然西方表达了对中东民主变革的笼统支持,但落实到不同的国家,西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而其中的标准,就是其国家利益。

一类是一贯与其为敌的国家,如利比亚和伊朗。美国对这类国家的态度是积极干预,坚决支持反对派,试图建立符合西方利益的新政权。这点在利比亚问题上体现得最明显,卡扎菲对反对派动武,也给了西方干预的最佳良机。通过联合国1973号决议,北约事实上开展了一场以推翻卡扎菲政权甚至是杀死卡扎菲的空袭行动。这些国家的变革运动更多地取决于西方的干预而不是自身的变化。

一类是盟友,如埃及、巴林等。巴林是美国第五舰队所在地,在美国中东战略中据有重要位置。美国对该国的态度是笼统地支持民主、反对暴力、呼吁对话,但事实上并不支持民主派运动。所以,这些国家的变革前景主要在于自身的内部变化而不是西方干预。有时,西方还通过一些看似是不干预的举措,事实上支持了政府一方。例如,美国就默许了海合会国家的军队进入巴林,镇压了反对派的民主运动。

当然,面对中东范围内如此广泛的变革,西方在保与弃方面也必须考虑到其战略力量的限制以及一些国家的特殊性。例如叙利亚,如从敌我关系来判定,叙利亚也属于一贯与西方过不去的国家。在叙利亚,也发生了政府镇压反对派的大规模流血事件,但西方对待叙利亚的态度明显区别于利比亚。一是因为在利比亚战争结局未定之前,在阿富汗战争仍然胶着的情况下,西方无力也不愿再去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二是叙利亚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处于巴以冲突的核心地带,与西方的重要盟友以色列相邻,任何战火都可能给巴以问题以及以色列的安全带来不确定性。所以,迄今为止,西方也没有对叙利亚动武的打算。

三、一唱一和,欧主美从

此次西方在中东变革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老大哥美国站在了后面,小老弟欧洲却冲在了前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利比亚战争,力主出兵的是法国而不是美国。美国由于其无法匹敌的军事优势,虽然在最初不得不承担了主要的打击任务,但一直要求迅速向北约转移指挥权。在奥巴马的中东政策讲话中,美国给自己规定的作用其实也是有限的,主要是政治和经济支持。

出现如此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奥巴马政府决定战略东移的结果。对奥巴马来说,国内的经济重建而不是国外的战争才是其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即使在外交领域,应对来自中国等新兴强国的经济威胁也比恐怖主义威胁要重要得多。奥巴马在各种场合的讲话中,不断提及中国怎么样、巴西怎么样、印度怎么样,以此来刺激国内在建设高速铁路、加强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危机感。他还多次直言,美国不做世界老二,其工作就是要努力恢复美国的主导地位。基于这些考虑,奥巴马上台以来就力推战略东移,为此已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任务,今年7月还将开始从阿富汗撤军。打死拉登更是为美国宣称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顺利实施从阿富汗的撤军行动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至于中东民主变革,确实会分散美国的一些战略注意力。但只要不从根本上影响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美国是不会改变其战略东移步骤的。一旦发生危及美国战略存在的事情,美国仍然会干预。但目前不存在这种情况,一是美国所最担心的伊朗自身也被这种变革所困扰,自顾不暇。二是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亲西方的海合会承担了相关的干预职责,在利比亚问题上,法英冲在前列;在巴林危机中,海合会直接出兵镇压了伊朗暗中支持的反对派。有了这些盟友的帮忙,美国的战略东移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而欧洲这次之所以站出来,从根本的层面看,是因为欧美关系的改善。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由于在伊拉克战争上的分歧,加上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态度,美欧关系受损。但奥巴马上台后,不但通过撤出伊拉克消除了与欧洲摩擦的重要根源,在外交与政治上也摆出重视欧洲的姿态,其无核世界政策也颇得欧洲好感。特别是奥巴马的战略东移,事实上减少了美欧在中东、欧洲事务上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原来美国也是颇为防范欧洲的,但随着美国越来越以中国为战略竞争对象,欧洲自然获得了更多的战略空间。加上传统的历史联系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美欧接近就相当自然了。而中东的民主变革浪潮,就成了强化美欧团结的最好契机。它一方面展示西方的共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体现了美欧地缘战略的完美配合:当美国战略重心逐渐东移的时候,正好留下中东给欧洲展示更大国际作用提供了舞台。

(责编/彭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东移卡扎菲利比亚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卡扎菲女保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保护他
在玩中“悟”出逆推策略
——数学实验课《巧移汽车》教学设计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
约旦惊现“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