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 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2011-11-03 09:47
观察与思考 2011年8期
关键词:杭州市协作城乡

杭州: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 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有人曾用叶子来形容杭州这座城市:叶柄是杭州主城,长长的叶脉一路向西,串连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构成了一张大杭州的版图。现在杭州市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就像一条无形的道路,将主城区与县市、城市与农村更加紧密地串连在了一起。

去年夏天,杭州市委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城乡区域统筹,按照“一年上轨道,三年初见效,五年大变样,十年根本改变”的要求,坚持上下合力、部门联动,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也是 “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转变经济和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主线。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说:“杭州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财政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城市化率已达到69.5%,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的重要时期,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基础更好,条件更好,理应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上走在前列。”

但事实上,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五个县(市)占据了全市超过80%的版图,而2009年的生产总值只占全市的20%。“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成为摆在杭州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黄坤明认为,杭州发展的“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他提出,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思路“经营农村”。黄坤明还提出了“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的口号,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努力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自2010年9月6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杭州又在区县(市)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培育建设,中心村培育建设,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联乡结村活动等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各区、县(市)也纷纷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配套政策。富阳市建立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1+8+X”政策体系;临安市建立了“1+10”政策体系;淳安县建立了“1+8”城乡统筹发展政策体系……

为了加强对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领导,杭州市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坤明和市长邵占维亲自挂帅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任何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宣传。杭州市非常注重在全社会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宣传和培训,不仅以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为主题,通过会议、培训、考察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还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类媒体形式,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有效形成了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良好氛围。

今年上半年,由杭州市委组织部、市统筹办、市发改委、市建委共同组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举办了由箫山区、余杭区、富阳市、桐庐县、临安市、建德市、淳安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全市27个中心镇党委书记(镇长)及分管负责人参加的中心镇建设与管理培训班,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管理中心镇的能力水平。

杭州市在原有支农资金规模和增幅不变的基础上,杭州市财政每年新增10亿元统筹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五县(市)发展。城区每年安排不少于2.5亿元区县协作资金,用于支持协作县(市)项目建设。参与结对乡镇(街道)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元资金用于所结对乡镇项目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公益金制度,去年筹集近1亿元,重点用于农村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和农业特大灾害救助。构建起了以支农资金为核心、统筹专项资金为基础、协作资金为重点、农村公益金为支撑、帮扶资金为补充的“五位一体”财政支农体系。

五县(市)也充分借势借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富阳市把“大三农”资金全部整合起来,2011年共预算安排资金25.5亿元;临安市每年落实3.5亿元以上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专项资金,并配套落实上级各类项目资金;桐庐县每年预算安排投入城乡统筹资金不少于10亿元。

杭州现代农业

2011年5月下旬,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道,杭州市因势利导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城乡统筹“杭州做法”。

同时,杭州市委、市政府还非常重视工作载体的丰富和创新。低收入农户奔小康、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双千结对、共创文明活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下山移民、旅游西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生态市建设、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活动,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供了有效抓手。

推进区县协作。区县协作是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重大机制创新和重要工作载体。2010年以来,按照产业带动性和地域相连性原则,杭州市组建了五个协作组(第一协作组为萧山、上城协作富阳,第二协作组为余杭、下城协作临安,第三协作组为江干、开发区协作建德,第四协作组为西湖、名胜区、钱江新城协作淳安,第五协作组为拱墅、滨江协作桐庐)。

截至目前,杭州市区县协作承诺资金2.965亿元,到位2.793亿元,共确定协作项目181个,总投资103.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91个,产业发展类30个,民生发展类48个,其他类12个。同时,区县协作双方普遍建立镇街结对制度。目前杭州除中心镇、强乡镇外,乡镇结对率达到100%。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在《关于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基础上,杭州市出台了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5个具体实施意见,形成了“1+5”产业政策体系。在发展农业方面更多地对五县(市)予以倾斜支持,启动了桐庐、淳安,萧山区江东、余杭区径山等4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创建。通过直接采购、定点直销、展示展销等多种举措积极推动农产品进城区,临安、桐庐、淳安、建德等都在城区开设了直销中心或大卖场;积极推进现代工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城区与五县市的二产对接项目共有53个,总投资142.5亿元。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总集成总承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商贸、旅游、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中心镇建设。杭州市共确定中心镇27个,其中23个为省级中心镇。今后5年,杭州市将把中心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保障房项目纳入《杭州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同时,每年拿出3亿元支持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社会民生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萧山瓜沥镇、余杭塘栖镇、富阳新登镇、桐庐分水镇等4个省级中心镇被列入首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中心镇建设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推进中心村建设。依据区位优势好、辐射力强、经济支撑强、人口规模较大、设施配套全等中心村选取点布局原则,杭州市确定了200个中心村和250个左右“美丽乡村”精品村培育与建设名单。今后5年,杭州市将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中心村建设,安排3亿元用于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为制定好规划,杭州市编制了《杭州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各地按照《导则》要求,中心村建设规划进展顺利。全市200个中心村有183个村完成了初步规划设计,170个完成了规划评审。其中五县市153个中心村已全部完成规划评审。

同时,根据《杭州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共申报中心村项目1250个,总投入19.96亿元。申报精品村项目514个,总投入10.8亿元。申报“风情小镇”项目177个,投入资金3.1亿元。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杭州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围绕推进“三个集中”,杭州切实加大对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明确了“杭州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计划任务(2011—2015年)”,并分解落实到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到2015年,杭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积将到达25万亩以上,其中建设用地复垦10万亩以上。各县(市、区)积极研究切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淳安、富阳、桐庐、萧山、临安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截至目前,杭州已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11个,可复垦面积1.18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71个,可新增耕地2.41万亩。

推进“三江两岸”景观保护与建设。“三江两岸”景观保护与建设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继“一绕六线”高速沿线综合整治后的又一创举。围绕“保护水源水质、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等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杭州在实施意见基础上制订了《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方案》,梳理了六大行动25项工程。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整治带规划、带调整、带转型,将“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作为改善综合环境、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对沿线两岸的企业、排污口、黄沙码头、构建物、农居点和沿线景观等基础情况进行现场踏勘,编制配套规划,分解落实任务。截至目前,整治的实体工程开始实施。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现场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驻点办公。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杭州市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区、县(市)文明办和网宣办机构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和行政村专职宣传文化指导员配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成功创建省、市级文明乡镇90个,文明村304个;创建省、市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182个。杭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积极扶持县(市)和民营文艺院团创作,去年杭州县(市)优秀剧目获得省以上奖项22个。

“杭州做法”是杭州市在实践中的创造,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城乡融合。杭州城乡统筹的目标是,到2015年通过转变城乡发展方式、区域发展方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两万元,全市城市化率达72%,初步形成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全面一体化格局,最终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杭州市协作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玻璃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