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海,陈雪梅
(1.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2.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广东 广州 510632)
产业集聚根植性机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
李景海1,陈雪梅2
(1.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2.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广东 广州 510632)
产业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是经济学家解释产业集聚的两个重要维度。然而,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不能很好地解释区域进一步工业化和专业化过程是个体决策的结果。社会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给予经济主体、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绩效以丰富的解释。产业集聚根植性来源于本地初始条件、历史因素和社会资本,它们推动本地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构成了产业集聚生成的根植性机理。
产业集聚;根植性;初始条件;历史因素;社会资本
产业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工业化不断深入和第三产业迅猛推进,中国整个产业业态都出现产业集聚的现象。产业集聚结果是区域差异,它呈现在层面之上和过程之中。经济活动、资源配置及利用和发展潜力与区域差异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区位优势、产业集聚、都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其实,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映。因此,产业集聚可以重塑区域经济活动,整合区域资源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并且使不同地区驶入相异的路径。人口、经济活动及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差异影响着经济发展潜力和福利差异,而发展潜力和福利差异很大程度上又会影响和改变空间分布和空间差异。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历史地生成区位“分岔”,从而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很有探究性的课题。
产业集聚不仅是产业格局的描述,即经济活动在何处集中,更重要的是产业集聚是生产集中和要素集聚的过程。因此,产业集聚是指促进特定产业与关联产业以及支撑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格局以及特定产业和相关产业引致的生产集中和要素集聚的过程。产业集聚格局是产业发展的结果,而产业走向集聚的过程则是产业发展的“未解之谜”。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吸引了不成比例的经济活动,长期存在且不断强化,理论学家和经验研究者基于各自视角对产业空间集聚提出了多种解释。然而,遗憾的是:产业集聚为何在本地出现以及长期锁定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主流经济学是无空间的“点”①的世界,强调时间维度上经济量的增长和经济人的行为活动,所以无从考察空间的产业集聚生成。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是一个“面”的世界,它包含了区位丰富的经济内容和依附之上的经济过程。在此研究视角下,为我们提供分析产业集聚生成的根植性机理。本质上,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表象,是区域产业活动的具体化。Behrens&Thisse(2007)[1]指出:区域(Region)是有边界空间或网络的一部分,由大量的基本空间单位——场所组成,在它内部构成有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的区域系统。本文中(如没有特指),区域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区域是由区域所拥有的要素来刻画的,它是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的逻辑基础。区域生产要素既包括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也包括经济社会方面的特征。重要的是,产业集聚不仅是静态的要素分析,还有动态的要素变化。尤其是,社会资本视角考察可以为我们分析产业集聚活动生成过程和“路径依赖”提供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产业集聚根植性来源于本地初始条件、历史因素和社会资本,它们推动本地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构筑了产业集聚生成的根植性机理。
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是经济学家解释产业集聚的两个重要维度,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力。一般地说,区域经济研究的基点是自然生产要素。自然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自然要素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上固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再生性。后天的人类投入会将要素固化在特定空间,这些要素附着在一般已经存在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它们有机地融合成一体,也具有较强的不可移动性。因此,初始条件是分析产业集聚根植性的第一个维度。在此之中,历史因素会调整本地经济发展路径,而如偶然性事件,又会打断现行经济活动进程,从而融合其他因素起着或积极或否定的作用。所以,历史因素是剖析产业集聚根植性的第二个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从区域生产要素的性质来讲,区域生产要素既包括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林民书、张树全,2007)[2]等方面,还应包括经济社会方面的特征。因为企业运行不是一个单纯的独立领域,它深深地嵌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会资本之中。由此,它打开了我们分析产业集聚根植性的第三个维度:社会资本。
(一)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是国家或区域经济活动的起点,可以形成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特殊的经济优势,它又成为生产集中和要素集中的开始。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初始条件主要是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可供航运的河流、港口等。因此,在真实世界,由初始条件决定的自然优势必须回到经济分析中,因为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初始条件不同,发展起点、过程和结果也存在差异。
生产要素不是均匀散布在世界所有地区,而是呈现出在某些地区集聚布局。产业集聚存在许多地理层次上:全球范围的中心—外围结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和东盟(East Asia);区域层面的产业集聚,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Silicon Valley)、德国巴伐利亚的高技术集聚;城区层面的商业和金融集聚区,如伦敦的苏豪区(Soho)、纽约的华尔街(Wall Street)和日本东京的银座(Ginza)。产业区位和集聚研究最早是新古典经济学家自然优势理论的贡献,例如杜能(1826)市场场所、李嘉图(1817)地方技术知识以及俄克希尔(1919)和俄林(1933)要素禀赋差异②。Ottaviano&Thisse(2004)认为这些自然特征有助于解释经济历史和早期的经济发展,Krugman(1993)称为第一性质(First Nature)。
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是企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基础,对企业的产业活动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自然优势(Nature Advantages)(Ellison and Glaeser,1997)[3],或者“第一性质(First Nature)”(如可航运的河流,便利的港口,运河等)(Krugman,1993;Brakman et al,2005)[4]和 区 位 基 础(Location Fundamentals),与此紧密相关的是要素比率理论(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它们认为生产资源的地理分布是外生的,并且用它来解释生产的地理分布。自然优势理论可以解释产业集聚[5]。李小建(1999)指出:人类对自身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梁琦(2004)指出:华北、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以矿业、能源、黑色金属冶炼、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加工等采掘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此外,徐康宁、王剑(2006)[6]指出:产品内国际分工依据的比较优势主要是要素禀赋构成,客观条件是指包括地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某些特定生产因素,就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要素起决定影响的产业中,本国或某地区就可能成为该产业的制造中心。在工业化初始阶段,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导向型工业生产状况和发展水平。有些高度地方化产业是自然资源型(如山西、湖南和河北等),在生产所需资源相对富裕的地方,由于投入需求的经济性,促使产业在这些地域集聚。一方面可以得到相对便宜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和避免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由于邻近国际大市场和较容易获得新技术的优势,使它成为许多新出口产品的生产地。另外,金煜、陈钊和陆铭(2006)[7]指出:中国东部省份之所以逐步成为工业集聚的中心,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距离大的港口比较近,而辽宁和山西则是依靠自然资源成为工业集聚中心。尤其是,他们指出沿海地区更接近国际市场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工业集聚。梁琦、钱学锋(2007)也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由于地区间存在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因此,各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各异,处在一个极不均衡的状态,自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促进了本地产业集聚的发展。
总之,初始条件决定的生产要素分析是区域研究的起点,生产要素是经济活动的客观基础。企业在约束条件下根据自身经营的产业特性来选择自己最合理的区位(刘强,2008)[8],企业必然选择自然禀赋优越的生产区位。由于许多产业活动的进行需要一定的自然禀赋支撑,所以初始条件是影响产业集聚根植性的重要维度之一。因此,各地区围绕自身的自然禀赋形成不同的地方性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而也是动态变化的。
(二)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是强化或者改变经济活动产生发展的动因,如本地需求偏好、生产某种产品的传统、特殊技能的熟练工人以及突发偶然事件所形成的经济社会优势。金祥荣、朱希伟(2002)指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较好地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与演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尽管初始条件存在区域差异,历史因素也可能会改变最终结果。
历史因素和偶然事件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们常常会打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进程,重组本国或本地区资源分布和重建产业结构。金祥荣、朱希伟(2002)从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认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兴起的历史起点是产业特定性要素(Industry-specific Factors)在特定区域内生成③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陈佳贵、王钦(2005)[9]指出:根据中国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内源传统型模式、内源品牌型模式和外商投资型模式,并且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往往是以特殊的历史传统、传统工艺技术的积淀,以及个别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为诱因的,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宋泓(2005)也指出:一个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建立,首先是在某个决定要素上取得突破,历史偶然性会起到一定作用。一旦产业形成过程开始进行,只要条件合适,其他决定因素也会逐渐加入进来,并促进该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积累。从历史因素来看,义乌人“鸡毛换糖”的货郎担精神,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奇迹;永康人有专门串户打铁补锅的“百工之乡”的创业意识,建立了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此外,偶然事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成为均衡的一个“突破点”,又自导走向新的均衡。文玫(2004)提出:新中国成立前,众多历史事件和经济选择使制造厂商大都位于沿海地区。由于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在生产方面的历史优势和已有的销售渠道,使它们成为文化用品、办公机械、木制品、工艺美术品等的主要分布地。王(2005)指出:偶然的历史事件影响着空间产业集聚,而历史事件创造了有利于集群生成的市场需求机会。此外,金煜、陈钊和陆铭(2006)[7]也指出经济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开放又与地理和历史因素有关。因此,历史因素调整初始条件,促使生产集中和要素集中,它也成为分析产业集聚根植性的第二个重要维度。
然而,空间集聚主要来源的重大变化(如历史因素等)会产生不同的产业和经济活动格局。Fujita&Thisse(2003)指出存在大量产业集聚很少依赖自然优势的广泛事例。因此,Krugman(1993)提出的“第二性质”④(Second Nature)开始起作用,因为它关注人的行为、产业集聚驱动力,如获得接近原材料、最优化消费和增强投资收益。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初始条件(或“第一性质”)和历史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活动的配置主要是“第二性质”拉动和推动消费者、企业和生产要素迁移的结果。
(三)社会资本
初始条件决定的地理因素和要素禀赋对产业集聚的决定作用已被学者广泛探究,而社会资本引致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却涉足很少。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主体分析流于形式和过于笼统,或由于其复杂性,或由于其难操作性。但是,社会资本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给予经济主体、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绩效以丰富的解释。经济行为主体是基于一定区域社会资本所行使的经济活动,不仅受限于和直接作用于地理空间,而且对经济空间的形成起到了主观能动作用。因此,社会资本提供了探究产业空间集聚行为主体的内生性因素。经济主体促使社会资本的出现,并有效利用生成产业集聚过程,经过市场选择推动产业集聚的要素、资本和规模的扩大和增强,直至锁定至该地区。
目前,存在大量社会资本研究的理论和经验文献。社会资本是指应用社会规范的相互性、信任及交流达到政治或经济的目的(Cooke et al.,2005)[10]。社会资本已经由一个不完善的起源成为定义成功惯例“遗失成分”的易变概念,然而,经济学很难解释。社会资本被认为用来分析种族群体和职业联合体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和根植性理论的网络结构重要性不断增强,在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产业集聚是一个经济社会现象,抛开具体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去研究产业集聚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产业集聚生成与区域文化传统(刘志彪、张晔,2006)[11]、区域技能背景、地方组织及制度、社会信任氛围以及社会网络资源等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区域社会资本,影响企业在区域的根植性和经济主体可供利用资源的效能。产业集聚发展最快的省份浙江,新华社记者把它称之为“浙江现象”。徐维祥(2001)指出: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空间集群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资源压力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必然经济运动的结果,是浙江人在培育市场经济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发展模式。此外,浙江是“百工之乡”,长期以来形成了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历史上就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如东阳木匠、永康铁匠、青田石雕匠等。这些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浙江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很容易在产业分工中显现优势。尤其是,浙江人善于走南闯北,快速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文化基因”,也极大地推动了浙江产业集聚的蓬勃发展。因此,区域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是区域最接近的社会资本,是区域空间社会资本的基础性资源,表现为区域居民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特征。浙江产业集聚迅速崛起归功于浙江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浙江人前赴后继的创业精神。文化是一种促使共同体成员保持思想、生活和行动一致的精神力量,并具体地表现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以及制度化的政治、经济、法律等规则。本质上,文化是一种关于若干人的共同性的象征,这些人的某些行为习惯、思考方式和看事物的角度为共同体全体成员所特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徐强(2004)指出,虽然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但是他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坚持自己所特有的文化理念。此外,蔡宁、杨闩柱(2003)指出: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因此,产业发展根植性和产业政策研究寻求使社会维度重归经济分析。
企业有意识地利用社会资本并依赖社会资本,却无视其空间背景,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社会资本概念直接联系经济发展之前,Arrow(1972)[12]提出:世界上许多经济后退可以被解释为缺乏相互信任似乎是合理的。Kay(2003)指出:尽管经济学使用“市场失败”的术语来描述由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以及协调等所产生的问题,但这个短语并没有抓住本质。原因在于存在市场经济某些模型的失败(如脱离社会环境),而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失败。社会资本理论得以发展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新古典的纯经济模型无法很好解释产业集聚,因此,对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提出了需求;二是它改变了新古典经济模型的制度假设,使制度变量或者社会经济背景成为分析的参数之一(Phelps,Mackinnon,Stone and Braidford,2003)[13]。
区域是依托于土地的特定经济空间的自我维持系统。区域生产系统是以一定的资源禀赋为条件,各种资源会进入生产、消费领域,流入、流出区域,在区域内配置和重新组织资源的流动。由于区域资源的类型、分布和数量往往大不相同,它也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各自不同的物质基础。因此,区域初始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的基础性支撑因素,它在产业集聚生成的早期阶段起到成本节约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区域生产要素的异质性推演出空间的非均质性,并且空间的非均质性是一个常态。
由于收益递增,历史因素很重要(Krugman,1991)。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的第一代模型假定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地区在偶然性因素的冲击下,两个地区产业活动逐步变得不平衡,产生“分岔”,这种解释一直受到理论学家和经验研究的质疑。梁琦(2006)指出:一个特定的产业集中在特定区域是历史和偶然事件的影响、累积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或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要素禀赋丰裕的地区可以构成绝对优势,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绝对优势与集聚有相互促进作用。是故,徐康宁、王剑(2006)指出:自然资源密集型和历史事件促成的产业集聚,它们的竞争优势常常基于一个或两个决定因素,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有阶段性差异。显然,历史因素的偶然性调整只是提供区域发展道路选择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只能是可能性。因此,历史因素研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总结,而且并非为一般性情形,无法为政策提供可操作性建议,难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所效仿。
然而,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不能很好解释区域进一步工业化和区域专业化过程是个体决策的结果。因此,产业集聚根植性需要融入新的要素——社会资本。特定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区域是产业经济活动集聚布局的各种社会网络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除了物质性因素之外,区域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都各有特点,从而使得产业集聚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点,社会资本也越来越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人力资本、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因素,如生活质量、经营文化、制度能力、社区认同等软性要素禀赋共同构成了一种地域性产业生产系统。金祥荣、朱希伟(2002)指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产业氛围已经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等不可移植性要素融为一体,从而在空间上的流动性很弱以致不断强化成为笼罩在这一区域的“一团雾气”,催生着专业化产业区的兴起与演化。重要的是,社会资本有一个重要优点是它关注的对象从单一个体行为分析转向个体、社会单位和机构之间关系模式。因此,社会资本赋予了本地经济主体可以利用社会文化、关系网络、协调一致的制度性行为等主动性因素,是区域行为主体可以充分利用促进产业集聚生成的关键力量。区域社会资本提升本地经济主体生产要素的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本地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能力的增强,吸引要素集中和生产集聚。所以,社会资本也构筑了连接分析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和产业集聚宏观效果的桥梁。
企业在特定经济空间的集聚源于其根植性(Embeddedness),即任何产业经济活动都必须落脚于一定的具体的地域空间,且必须扎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背景;通过融合初始条件、历史因素和社会资本构建了产业集聚根植性机理的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表明产业集聚深深地根植于初始条件、历史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会资本之中,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集聚根植性模型
一般来讲,一个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建立首先是在某个决定要素上取得了突破。在既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业根植性决定区位分岔。一旦本地生产系统的产业形成过程开始进行,只要条件合适,其他决定要素也会逐渐地加入进来,并促进该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积累。产业集聚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寻求致力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发展道路。产业集聚是逐步由区位、区域、本国和世界的要素交换和满足需求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产业组织以资源、运输、能源、劳动力以及社会资本等为指向进行生产布局,归根结底,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
由于世界各国初始条件差异和历史因素冲击,经济活动起点和过程并非均匀分布。因此,世界各地都提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然而,不论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产业发展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具体地落实到某个具体区域。
产业集聚根植性强调产业集聚的本地化过程,产业集聚是根植于地方网络与制度之中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构筑且有文化意义的,企业间的非贸易性相互依赖关系对于产业集聚和网络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包含了信息共享和学习机制,生成自我持续的本地经济增长。由于社会资本界定和实施依然存在问题,为了促进出台有效的政策,未来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关注区域科学发展、社会资本的指标、提供政策影响的证据以及推动社会资本形成方面何种政策作用更大。此外,经验研究实际调查的方法获取的信息允许政策制定者更准确地界定有针对性的微观干预,并且制定地方、区域和国家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政策。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资本代表着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工具,它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需要重视社会资本。
总之,初始条件和历史因素所形成的优势是产业集聚的起始条件,它们连同社会资本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根植性,它们也构成本文“资源依赖”的分析基础。然而,由于初始条件和社会资本构成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可以逐渐改变⑤,区域初始条件和社会资本形成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网络,只有转化为产业集聚,形成集聚优势,才能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另外,产业集聚还要依赖于其他要素的发展状况,如区域社会资本、企业家能力、产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政府持续支持等。
注释:
①“点”是国家或区域,忽略了土地空间这一载体。
②或成为有差异的要素分布。
③如:温州鹿城鞋类专业化产业区在明朝就有制作鞋子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后来逐渐发展;宁波服装专业化产业区,早在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织造衣物的工具;永康五金机械专业化产业区早有“黄帝铸鼎”的记载。然后它们经过一个漫长的积累与沉淀过程,形成与发展成熟与某一产品生产有关的技术、技巧、技能与经验等知识。
④由于产品贸易活动是间接的生产要素迁移,因此无论生产要素初始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要素迁移和贸易活动可以弱化生产要素(或者第一性质)的差异以及强化区域第二性质的优势。
⑤如果产业集聚在某一地区生成,要素禀赋决定的绝对优势就不能再决定地区专业化生产模式(如浙江)。此外,贸易成本的降低也可能使比较优势决定的专业化模式发生逆转(如东莞)。
[1]Behrens K,Thisse J.Regional economics: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457—465.
[2]林民书,张树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4):20—24.
[3]Ellison G,Glaeser E.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5):889—927.
[4]Brakman S, Garretsen H, Gorter J, Horst A.New Economic Geography,Empirics,and Regional Policy[R].Working papers No.56,2005.
[5]何立胜.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J].河南社会科学,2005,(3):13—15.
[6]徐康宁,王剑.自然要素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8.
[7]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6.
[8]刘强.区位理论、区位因子与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66.
[9]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9):5—10.
[10]Cooke P,Clifton N,Oleaga M.Social Capital,Firm Embeddedne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Regional Studies,2005,(8):1065—1077.
[11]刘志彪、张晔.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模式比较与升级的方向——以苏州和温州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6,(5):26—31.
[12]Arrow K. Gifts and exchanges[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972,(3):343—362.
[13]Phelps N,Mackinnon D,Stone I,Braidford P.Embedding the multinationals? Institu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manufacturing affiliates in Wales and North East England[J].Regional Studies,2003,(37):27—40.
Abstract:The property system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is concerned with a variety of the the ownership of the universities,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invisible capital and the labour right of teachers.It is the ba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premis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but few studies have been made in China.This thesis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perty system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expound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juridical person of the universiti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education property right of the educated and the education right of the citizens.
Key words:the property system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juridical person,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education property right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 and its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room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Lin Minshu,He Dongwei(115)
By analys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distribution,the evolution trend and the relevant reason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the opening-up,the writer maintains the concept that in its early development,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manufacturing business, lay in the townships because the cost and policy a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at that time.With the upgrading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private enterprises are moving to the central cities for the advantages of technology,talents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Private enterprises are transferring to the central cities,this wil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distribution.
private economy,township enterprises,upgrading transformation
M echanism of the Collection of Iindustries:a Com prehensive Analytic Frame
Li Jinghai,Chen Xuemei(128)
Abstract:Spacial collection of the industries is worldwide economic phenomena and a geographical feature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for the economist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a ar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the historical reasons.Meanwhile,neither of them can mak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ha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personal decision.Social capital can compensate for this flaw, providing abundant explanation for subject of the economy,industrial collec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collection of the industries lies in the the local initial condition,th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social capital。
Key words:collection of the industries,basic reason,initial condition,historical reasons,social capotal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perty system of contem porary universities
Lan Junrui(157)
F062.9
A
1007-905X(2011)04-0128-05
2011-05-20
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一般项目(2011XMB0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0CYJ20)
1.李景海(1981— ),男,河南南阳人,经济学博士,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经济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研究;2.陈雪梅(1964— ),女,湖南韶山人,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 姚佐军
(E-mail:yui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