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历史分期兼论其典型特征

2011-10-31 03:30李佳圣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毛泽东

李佳圣

[摘要]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为主线,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学说发展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过渡时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四个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典型特征,是马列主义理论在我国成功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 毛泽东;经济思想;历史分期;典型特征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阐述,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济思想。毛泽东经济思想,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科学,是由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制度的两次伟大变革。第一次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第二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他不仅研究了中国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且研究了这些规律的实现。[1]以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形态变革的学说为主线,毛泽东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萌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并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来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毛泽东指出,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2]当然,毛泽东对改变现成的阶级关系还未提出具体的设想,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在这一时期尚处于萌芽状态。

二、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到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毛泽东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的时期

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27年—1937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初步形成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从这一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的思想,在1934年所作的一个报告中,毛泽东就根据地的经济结构指出:“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社事业和私人事业三个方面组成的。”“国家经营的经济事业,在目前,只局限于可能的和必要的一部分”;“私人经济,现时是占着绝对的优势”。他还指出:“合作社经济和国有经济配合起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长期的发展,将成为经济方面的巨大力量,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3]这表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2、1937年—1947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的阶段。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而以民族矛盾为主的历史局面。这种复杂的历史局面,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多方面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战争过程中各根据地、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规律和特点的显露,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革命大本营的建立为他研究理论问题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和物质条件。这有利于毛泽东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从事理论创造。

在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的理论,他明确指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是民主革命的对象,作为民主革命成果所建立的,乃是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即新民主主义经济。他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成、特点和建立办法。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这一阶段,毛泽东关于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他在《论政策》、《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论军队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等著作中,对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3、1947年—1953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趋于成熟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转变为阶段。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随着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年,中国共产党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完成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并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并逐步向社会主主经济形态转变。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成熟,不仅表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还表现在他对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等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各种经济成分的性质、相互关系、发展趋向和前途。

三、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毛泽东系统阐述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过渡的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其经济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1953年8月,毛泽东首次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整表述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在此以后,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目的、意义、政策、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规划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在这方面的思想,表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特别是集中表现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组织起来》、《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著作中。

四、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毛泽东逝世,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时期

这一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56年—1958年,是探索中取得初步成果的阶段。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问题,率先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1)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考;(5)關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思想等等。探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等著作中。上述思想虽然在实践上没有真正地得到贯彻实施,但对于后来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认识市场经济,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人。他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人类工业化史上第四条工业化道路,为中国人民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不仅继承而且发展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必然性的有力说明。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系统设计启迪了后来人。[5]

2、1958年—1962年,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阶段,1958年以后,由于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不够,毛泽东在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提出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经济观点和经济主张。在纠正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和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经济理论的过程中,毛泽东也提出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经济思想,如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技术改革中技术人员、工人、干部的三结合,要把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时间设想得长一点等等。

3、1962年—1976年,是着重探索经济的政治方向阶段。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由于对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和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理论的错误认识,毛泽东把主要注意力又转入抓阶级斗争。这一阶段,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也提出过一些主张,如中国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但他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政治方向问题,这一倾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系统的,他正确地指导了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同时,它又是这个经济运动在理论上的概括。之所以说它内容丰富而系统,就是因为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切主要问题,并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列主义理论在我国成功的运用和发展。综合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不是搞资本主义经济建设)。目的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沿着共产主义的方向逐步前进。共产主义离我们还比较遥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决不能因为它遥远就与它背道而驰,反其道而行之。

毛泽东在许多著作、讲话和批示中,正确分析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本国经济,同学习外国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同时,毛泽东也主张向外国学习,但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学习一切先进的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先进科学文化,管理经验,但是学习要有分析有批判,不能照搬,二是学习外国必须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出发点,对于外国的东西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吸收,消化变成本国的东西。他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毛泽东一方面强调学习外国,一方面又号召发展独立自主的技术,这不仅是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主要是要保证一个国家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这一思想特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6]

二、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经济哲学或唯物史观的经济学

毛泽东同志在研究经济的时候,始终紧密的联系唯物史观,在其经济思想中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中,充分利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阶级分析理论、群众路线理论,使得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同时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基本构架。在毛泽东看来,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的各个社会形态及每个社会形态的始终,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矛盾以及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阶级分析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而经济问题又是阶级分析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基于经济决定政治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科学分析,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他总是经常注意了解分析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情况,正确地估计形势,使党的政策建立在可靠的理论阵地上。关于群众路线,毛泽东特别擅长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思想运用于经济工作,创造了崭新的经济思想。

三、毛泽东经济思想强调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毛泽东经济思想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以生产关系为研究的中心,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不仅明确树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而且与唯物史观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就使他的经济思想的内容,除了表现出着重研究生产关系外,还涉及了很多生产力方面的问题。

他在制定中国革命发展道路时,也是以中国生产力落后和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规律为根据的。他在为党制定经济政策时,同样是从我国生产力状况出发的。当中国革命的重心即将从农村转入城市,全国胜利在望时,毛泽东又明确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建国以后,毛泽东也曾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只有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才算充分巩固” 。

毛泽东一再坚持:研究政治经济学、经济理论,不能不接触生产力方面的问题,不能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否则,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的问题就不容易说得清楚。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他的经济思想既大量的触及了生产力问题,又深刻的揭示了上层建筑的作用,这就使他的经济思想的内容,具有更加广泛性的特点。

四、毛泽东经济思想,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实践者。毛泽东曾经说过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关于我国几十年来,两次经济制度变革的科学,又是关于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毛泽东不仅研究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而且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实现。毛泽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令,实现这些政策、法令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直到提高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都是极其重要的。毛泽东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又研究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实现,从而使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着的科学体系。[7]

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这个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同时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经济制度的两次伟大转变,又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事业初期的艰苦创业任务,使中国作为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一极。毛泽东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很多内容,都反映了上述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这一论断的具体表现,或是从中引伸出来的。只要我们把握这些特点,就能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科学体系。[8]

参考文献:

[1] 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

[2] 中央编委会.毛泽东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

[3] 中央编委会.毛泽东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3.

[4] 中央編委会.毛泽东选集(五)[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9.

[5] 樊瑞平、车美平.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10.

[6] 李田贵.浅析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内涵及特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4):59.

[7] 乔宗寿.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95.

[8] 罗红英.毛泽东经济思想初探

[DB/OL] http://www.gznc.edu.cn/jgsz/xcb/zdjs_zy.php?id=30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