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 把患者当亲人
——记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

2011-10-30 08:13海慧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病人精神心理

文 海慧芝

▲2010 年9 月1 日,马辛在“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国际大会”开幕式上

“我就想一个人回老家,躺在床上静静死了算了。”不久前的一天,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马辛接诊的一个精神疾病老年女患者张口就想“一死了之”。

马辛面带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关爱与温情。她与这位老年患者交流一会儿后,轻轻握着患者的手说:“你的情况需要住院治疗,住院吧,让我们院里最好的医生给你治疗。”

患者低着头,像小孩子一样轻轻问道:“住到医院里是不是要打针,还能见到家里人吗?”马辛轻声细语地一一解答。马辛给这位老年患者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叮嘱她和家人有问题就打电话。

治疗期间,马辛说第一次见到这个重症病人,就已经惦记在心里:“生恐她出意外,又不能勉强,只能一点点地劝说她接受治疗。”

老人出院时,拉着马辛的手说:“好闺女,感谢你!”

诊治老年精神病患者20 多年,从临床医生到院长,马辛的岗位变了,可患者对她的一个称呼却未变——闺女。

“闺女”源于马辛的女儿式服务。无论在诊室还是办公室,女儿式服务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女儿式服务让她赢得了患者的感激,女儿式服务让她实现了医院的辉煌。

20 余载倾心老年精神病患者

1983 年,马辛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安定医院从事精神专科工作。时光荏苒,如今马辛除了挑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的重担,还担任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她还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回首当年,马辛至今仍很感慨:“当我第一次站在这座北洋政府1914 年创办的疯人院前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犹豫与迷茫。那感觉像是到了乡镇卫生院。我在学校学的是医疗专业,虽然对精神卫生的内容有所涉猎,但从来都没想到这会成为自己今后一生要从事的事业。但我留了下来,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是一名医生的职责,虽然当时并不是很喜欢在这工作,但我告诉自己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好。”

经过4 年普通临床精神病学的实践,马辛的专业定向为老年精神病专业。

1988 年马辛生完孩子,产假没休完就回到了岗位上。她说当时自己对这项工作已是全神贯注,一门心思就想赶紧回到医院。“与患者心心相印,须臾不离的感觉当然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千方百计把生机与生命灌注到患者的心中。”

2003 年,马辛担任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后,仍坚持每周二、周四上午出门诊。在她的桌子上,总是摆放着两件最基本的器械:听诊器与血压计。

“老年精神疾病在表现形式与治疗手段上都有特殊性。因此,作为老年精神病专业医生,除了要掌握精神科的基本技能,还必须具有诊治常见躯体疾病的技能。”其实在这些技能的背后,马辛更多的是融入了对病人的爱。

一个上午的门诊,她会多次亲切地握住患者的手。在她面前,每名患者似乎都是她的老友,她的乡邻,几句亲热的问候,一番交心的沟通,很快就将医患间的局促消融干净。

马辛说,老年人患上精神心理疾病处境可怜,有些患者已经被疾病折磨得非常痛苦了,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同情,有些子女甚至像甩包袱一样把老人送到医院,就不再过问老人的情况。“其实,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在我们这里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家人的关怀和慰藉。”

▲1996 年初,在老年病房工作的马辛

马辛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无论是查房或出门诊,她从不直呼患者的名字,总是大爷、大妈地叫着,把无微不至的女儿式服务送给患者。一名医生说:“别看马院长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其实内心非常温柔。她年轻时就开始和老年患者打交道,患者和家属始终能感受到她的关爱与温暖。20 多年前患者开始称她为‘闺女’,马院长年纪也不小了,可这些老年患者还是喜欢亲切地称她为‘闺女’。‘闺女’已经成了马院长的代称。”

曾经有一位河北省的患者家属写信到医院,感谢马辛对他母亲的治疗。信中写到:“马院长对病人好,做了许多连病人家属都做不到的事。给病人留下电话号码,这看似普通的小事,却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方便啊!”

“她接病人的电话,总是非常耐心地倾听。”北京安定医院党委书记任玉良说。家人很理解马辛的工作:马辛很多工作都是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常有病人在夜间打来电话向她倾诉,马辛在黑夜里给她的患者送去黎明。

回忆起自己治愈的病人,马辛说每一位病人的好转都是对她工作的巨大鼓励。20 多年前的一次查房,成为马辛脑海中永久的记忆。一位老年病人走到马辛面前:“马大夫,你要多注意身体呀,千万别累坏了!”

这句话,马辛至今回忆起来仍显得很动情:“这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刚入院时病得很重,缄默不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整日把自己禁锢在痛苦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没有了常人的情感。对于这样一个病人,能主动说出关心别人的话,说明她的情感正在恢复。我是她的主管医生,在这之前虽然知道她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治疗效果这么理想,让我始料未及,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有一种职业的感动充盈心中。让病人在康复中体验快乐,让自己在病人的康复中体验快乐,这就是精神卫生专业的价值所在。”

马辛的女儿式服务让她走进了患者心中。这些老年患者也没把马辛当外人,不少早已痊愈出院的老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马辛唠叨唠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也愿意向她求助,把她当成了亲闺女。

创建我国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

2003 年春天,马辛牵头组织对北京市大于15 岁的人群进行了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6.87%,时点患病率为3.31%,与欧洲一些国家抑郁症成人4.6%~8.8%的终身患病率相近。

2006 年初,马辛在北京安定医院率先创建了我国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中心成立不到3 年时初步统计,门诊诊治抑郁症及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7万余人次。

在马辛的主持下,北京安定医院在国内举办了首次全市各区县精神科医师和三级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参加的精神卫生培训。

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副主任王刚回忆说,抑郁症治疗中心完全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当时,马辛要求在临床诊治和学术水平上使中心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她强调,决不追求一时的轰动,要实实在在提高中心的技术水平。

2006 年,《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研究》申请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马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地带领大家奋战了一个月。

年底项目通过,马辛第一时间给王刚打去电话,一句话没说完,竟久久无语凝噎。“项目申请成功绝对是医院百年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王刚回首往事,依然语带激动。

拿到《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研究》项目,抑郁症全程的量化评估及综合干预系统也都开展起来了。马辛带领团队,在医院逐步建立起抑郁症包括双向情感障碍在内的临床标准治疗路径、质量控制标准、考核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分级护理及开放式管理模式等制度,将抑郁症包括双向情感障碍的诊疗、康复及服务推向国内一流水平。

打造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近些年,随着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渐渐凸显,但由于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和干预手段的落后,心理危机干预这项专业服务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制约。

马辛认为,北京安定医院作为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专业机构,同样肩负着为受灾人群等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任务。为此,她着手组建了一支以该院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马辛发现,较之国际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科学的发展,国内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法随意、标准不一,基本上处于心理支持和安慰的层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引进和开发了一套科学培训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并在军队和武警中应用,效果显著。这一套方法还在几次大规模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成功应用,只是从来没有对百姓开放。

2008 年3 月26 ~30 日,马辛率领医院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联合举办了首期“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技能培训班”。

这是一场全程体验式培训。通过理论讲授、角色扮演、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分组体验、实战演练及现场督导等形式,着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技术的讲授与演练。5 天的培训中,马辛与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部队难度系数大、危险系数高、刺激强度烈的培训活动:在心理行为训练场内摸爬滚打,挑战勇闯天堑、飞越自我等高空作业的极限;体验信任背摔、合力冲击等团队活动的齐心协作;设定模拟自杀情境、恐怖视频情境、模拟爆炸情境受害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马辛说,通过培训,北京安定医院打造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2008 年4 月28 日,在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中,应公安部邀请,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救援专家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投入心理救援工作。5 月12 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作为国家心理救援队领队部门,该支队伍又奔赴灾区。绵阳、汶川县城、映秀镇、都江堰市紫坪埔水库的帐篷中、军营中、救济站里,有着他们不倦的身影。

28 名队员,32 天转战在重灾区,用爱心和先进的心理干预技术,为灾区人民抚平了心灵的创伤。队员们还利用治疗间隙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心理救援队。

医生除了尽职还要尽责

▲1996 年,马辛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部州立医院进修老年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

2003 年“非典“肆虐时,马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进驻“非典”病房。这时女儿告诉她,想把医生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那一刻,马辛说她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思绪,因为她太清楚医生这个职业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与付出。

母亲是最好的榜样。2006 年,女儿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

为迎战奥运,马辛牵头制定出《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预案》,同时带领精神卫生保健所的工作人员对北京市各区县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入户调查。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她精心安排各区县精神防治院所的工作,并在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奥运期间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在那段特殊时期,北京未出现一起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

在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陈建辉看来,马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残奥会的精神。“她总是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病人、病人家属分忧解愁的意识很强。”入户调查期间,遇到家境困难的精神疾病患者,马辛总是帮忙联系当地残联、民政、街道办事处,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马辛认为,一个国家发展、稳定的时期,正是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段。为病人分忧,为政府解愁,为和谐社会做实事,都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马辛2002 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2007 年连任至今。这些年来,如何履行代表的职责,如何提高履职能力,是她努力思考的问题。作为北京市唯一来自精神卫生领域的代表,她关注并以各种方式及时反映精神卫生领域的热点、难点: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长期不足,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的发展受阻;精神卫生知识不普及,公众精神卫生知识匮乏;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薄弱;政府在制定精神卫生服务项目收费政策和精神病人医保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精神卫生服务及精神疾病治疗的专业特性……

她提交的建议案中重点内容这样写道:降低精神病人就医医保起付线;保障精神科廉价药品供应,确保贫困精神病患者服用价格低廉的抗精神病药物;在全社会加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特定精神病人群的医疗问题等。

马辛说,精神卫生工作本质上就是一项公共卫生事业,作为一名精神卫生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人物小传

马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兼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主任。1983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96年被派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部州立医院进修老年精神病学、社区精神病学。从事老年心理卫生及精神卫生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 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的专业授课,担任市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专题讲座,负责指导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北京地区社区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获北京市科委“十五”攻关经费资助;《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综合治疗模式》研究课题获“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曾多次荣获北京市、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医科大学及本医院优秀医务工作者等称号。2001 年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培养项目。

猜你喜欢
病人精神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谁是病人
虎虎生威见精神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心理感受
拿出精神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