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莹 黄理兵
(1.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北京,100083)
越南留学生转折类复句习得研究
万 莹1黄理兵2
(1.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北京,100083)
本文通过中介语语料库和实验调查的形式,总结出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转折类复句的主要句式,并阐述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转折类复句的主要特点、偏误分类。与此同时,通过对现有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勾勒出对外汉语教材中转折类复句关联词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应从二语习得、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三方面着手,解决转折类复句习得的问题。
越南留学生 转折类复句 习得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知识教学的总原则就是要在训练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1]。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篇章意识,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汉语连贯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表达中出现的语段、语篇问题。姚双云(2008)统计“《人民日报》语料样本”中的单、复句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复句的使用比例远远高于单句的使用比例”[2]。尽管无标复句的使用多于有标复句,但是有标复句的使用比例也不小,占到了复句总数的28.3%。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语篇衔接重要手段之一的关系标记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解决了,语篇表达中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沿用了邢福义先生建构的复句三分系统,即复句的关系类别包括“因果”、“并列”、“转折”三大块。丁志丛(2008)指出:“与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两类复句相比,转折类复句具有更加复杂深刻的逻辑语义基础,其内部分类也更加丰富多彩。”[3]“更重要的是,相对因果关系复句和并列关系复句等‘常态’关系来说,转折类复句表达的是一种‘异态’关系,为了显现这种‘异态’关系,转折复句一般都要用关系标记来标明分句间的转折语义关系。”[4]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母语为越南语的汉语学习者有标转折类复句习得情况的系统考察,探讨越南留学生有标转折类复句输出的特点,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复句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对策[5]。
邢福义(2001)对转折类复句定义为“表示广义转折关系的各类复句的总称”。转折类复句“反映了各种各样的‘转折聚合’,包括直截了当的转折、先作让步的转折和假言否定性转折的聚合”[6]。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转折类复句分类表
结合《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及由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出版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版)(2001)中所出现的转折类复句关系标记,笔者选取了24个关系标记,并按照词次由多到少、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下:
可是(甲)、但是(甲)、但(乙)、不过(乙)、虽然(甲)、就是(乙)、然而(乙)、不管(乙)、即使(丙)、无论(乙)、可(乙)、尽管(乙)、虽(丙)、不然(乙)、否则(乙)、固然(丙)、要不(丙)、哪怕(乙)、虽说(丙)、即便(丁)、宁愿(丁)、宁可(丙)、宁(—)、宁肯(丁)
笔者以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为调查对象,考察了中级汉语水平的越南留学生上述24个转折类关系标记的使用情况,其常用的转折类复句句式详见表2(表2中未列出的转折类关系标记在中介语语料库中均未发现用例):
表2 越南留学生使用的转折关系句式表
由表2可看出,在10.5万字的中级汉语水平越南留学生的写作语料中,出现的转折类复句关系标记共计12个,分别是“可是”、“但是”、“但”、“不过”、“虽然”、“然而”、“不管”、“即使”、“无论”、“可”、“尽管”、“否则”。语料中未出现忍让句的用例,其他转折类复句出现频率由高至低排序为:
转折句>实让句>总让句>虚让句>假转句
本次实验调查的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汉语言专业本科三、四年级越南留学生。我们共发放试卷21份,回收有效试卷20份。
调查内容:改写句子(见附录)
调查目的:要求学生不改变原意,用所学的复句句式把给出的单句改写成复句。目的是考查学生能否自主选择转折复句的情况。题1、2、3是考查学生对转折句、实让句的选择及输出情况。题4考查学生对总让句的选择及输出情况。题5考查学生对虚让句的选择及输出情况。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留学生转折句、实让句输出情况分析表
由表3可知,当让学习者自由决定选择使用实让句还是转折句关系标记联结单句成复句时,使用实让句的比率高于转折句,而且实让句中,全部是“虽然”类与“但是”类同现,搭配(collocation)使用。
表4 留学生总让句输出情况分析表
表5 留学生虚让句输出情况分析表
由表4、表5可知,当让学习者自由决定是否使用总让句或虚让句联结单句成复句时,学习者往往采取回避的策略。表4的 21个有效句中,总让句出现的频次仅为5,只占总有效句的23.8%;表5的20个有效句中,虚让句出现的频次仅为1,只占总有效句的5%。
根据对越南留学生习作(自然语料)与调查问卷(非自然语料)的分析,笔者发现越南留学生在转折类复句表达上存在五类偏误:(一)关联词语的误用;(二)关联词语的混搭;(三)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残缺;(四)错序;(五)关键词语遗漏。笔者统计了中介语语料库中中级汉语水平越南留学生的转折类复句出现的频次,统计数据见表6:
表6 越南留学生转折类复句偏误分类统计表
由表6可看出,关联词语的误用的频次最高,占转折类复句偏误总比例的80.69%,其次是关联词语的混搭,占偏误总比例的9.66%。这两类偏误占偏误总比例的90.35%,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残缺、错序与遗漏三类偏误的总和仅占偏误总比例的9.65%。具体分析如下:
(一)关联词语的误用
1.具备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联系,但误用他类关联词语。例如:
(1)他最近身体不好,因为他坚持工作。
(2)她无微不至地帮助我们。哪怕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遇到困难时,她都给予非常及时的帮助,让我们感到安慰、自信。
从例(1)中可知,“他最近身体不好”与“他坚持工作”两个分句在逻辑语义上存在转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因此不能用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例(2)中,总让句误用为虚让句的连词“哪怕”。因此,例(1)、例(2)应改为:
(1’)虽然他最近身体不好,但他仍坚持工作。
(2’)她无微不至地帮助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遇到困难时,她都给予非常及时的帮助,让我们感到安慰、自信。
2.不具备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联系,却误用转折类的关联词语。例如:
(3)可以说这是新的措施,但它已经发挥很好的作用了,从有了这个规定以后,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少抽烟的人。
(4)通过交谈我知道他们的生活很困难。可没有多少钱,什么现代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例(3)、例(4)两个分句间在逻辑语义上并不具备转折关系,却误用转折类关联词语“但”、“可”,应改为:
(3’)可以说这是新的措施,而且它已经发挥很好的作用了,从有了这个规定以后,在公共场所越来越少抽烟的人。
(4’)通过交谈我知道他们的生活很困难,没有多少钱,什么现代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二)关联词语的混搭
(5)即使外边很冷,可屋子里很暖和。
(6)即便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但她总希望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爱她,娶她。
例(5)中把框式关联句式“即使……也……”与“虽然……可……”混搭成了“即使……可……”;例(6)把框式关联句式“即便……也……”与“虽然……但……”混搭成了“即便……但……”,因此,例(5)、例(6)应改为:
(5’) 虽然外边很冷,可屋子里很暖和。
(6’)虽然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但她总希望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爱她,娶她。
(三)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残缺
(7)虽然只有他的一句话也让我觉得有点幸福。
例(7)中的框式关联句式“虽然……但……”残缺连词“但”,造成偏误,应改为:
(7’)虽然只有他的一句话,但也让我觉得幸福。
(四)错序
(8)我们去超市买菜了,中国菜虽然看上去很好看吃起来太腻了,但油放得过多。
例(8)的连词“但”应放在“吃起来太腻了”前。应改为:
(8’)我们去超市买菜了,中国菜虽然看上去很好看但吃起来太腻了,油放得过多。
(五)关联词语遗漏
(9)她把首饰还给她朋友时,她朋友很不高兴。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10)开学一个月后的第一天早晨,我想早点起来,身体还是不舒服。
例(9)、例(10)的第二个分句遗漏了转折句的关联词“不过”、“可”,应改为:
(9’)她把首饰还给她朋友时,她朋友很不高兴。不过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10’)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我想早点起来,可身体还是不舒服。
(一)转折类连词和副词共现的次数少。张文贤、邱立坤(2007)指出现代汉语中关联性副词是一个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连词与副词的搭配使用的用例远高于连词与连词的搭配用例[9]。由表2可知,学生单用“可是”类的频次高达316例,而“可是”类与转折副词“却”连用的频次仅为10例。可见,越南学生在应用中,转折类连词和副词共现的次数少。
(二)倾向于转折类关系标记的搭配使用。由表2、表3,笔者发现,由于调查问卷给了学生明确的指示(运用连词结构)、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会有意识地对教学活动中所习得的连词知识进行监控,表达输出中选择实让句(即框式转折复句句式)的用例大大高于突转句;而自然语料(写作表达的交际运用)中则是选择突转句的用例大大高于实让句。
(三)使用的转折类关联词语贫乏,同时,对《汉语水平词汇与等级大纲》中等级越高的关联词语学习者往往采用回避的策略。由表2可知,留学生使用总让句、虚让句、假转句、忍让句的用例远低于使用转折句的用例。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总让句、虚让句、假转句、忍让句在语法等级大纲中分属于乙级类、丙级类及丁级类的转折句式,从客观上说也是学习者在习得转折句式中的难点,较转折句和实让句而言,学习的时间晚,习得慢。所以往往在可以自主选择表达句式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回避难点,而选择他认为最安全、最稳妥的方式来保证语言符号输出的正确性。
笔者综合考察了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转折类复句连词的编排情况。初级汉语教材选用的是《汉语教程》[10],中级汉语教材选用的是《桥梁》[11],高级汉语教材选用的是《现代汉语高级教程》[12],统计情况见表7:
表7 汉语教材中的转折类复句连词统计表
由表7可知,对于转折关系复句的编排,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没有重视转折类关系标记的复现和延续性。《汉语教程》这套系列教材中,共出现11个转折类关系标记——但是、不过、虽然、然而、即使、无论、尽管、不然、否则、哪怕、虽说。这11个关系标记涉及转折类复句的转折句、让步句和假转句;《桥梁》(上、下)复现了其中的6个关系标记——然而、即使、尽管、否则、哪怕、虽说,增加了“不管”、“要不”2个转折类关系标记的教学;《高级汉语教程》系列教材中仅对连词“不过”进行了复练,其他关系标记均未涉及。
(2)转折类关系标记的教学存在着随文识词的现象。转折类关系复句的教学是非连续性、非系统性的教学,让学生无规律可循。
(3)教材中出现的转折关系标记存在讲与练不配套的现象。以《汉语教程》为例,连词“但是”在第30课、第32课的生词中均有涉及,但并未出现在课后的练习中,而是零散地分布在第81课、第82课、第85课、第88课、第94课、第95课及第99课的练习题中;同样,连词“不过”出现在第35课的生词表中,该课的语法解释及练习中均未涉及。
(4)教材中有关转折关系标记的语法解释过于简单,而且大多是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是换位思考,也就是说,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编排教学内容。比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I第42课《搬家》中对实让句“虽然……但是……”的解释为:
“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Although;But)
例:1.虽然我会说几句汉语,但是我的汉语还不行。
2.饺子虽然好吃,但是包起来太麻烦了。
3.虽然天气不太好,但是他还去跑步了。[14]
首先,从语形上来看,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从给出的句式上就能一目了然地意识到连词“但是”用于联结语义上具备转折关系的两个分句,所以“虽然……”与“但是……”间应添加一个“,”,即为“虽然……,但是……”。
其次,从给出的例1和例3,我们可以看到后一分句如略去了副词“还”,那这两例就显得不自然,也就是说,即使给出了实让句关系标句“虽然”、“但是”相搭配的句式,但后一分句如遗漏了“还”、“仍然”等副词,输出的实让句仍然是不合语感的带有偏误的句子。
所以笔者认为,在对语法点进行解释时,一方面要注重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结合,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用性,即充分考虑到该语法点的使用条件,避免出现因语法解释不当而导致的偏误。
基于目前转折类复句的教材编排现状,笔者认为,要解决转折类复句习得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转折类复句的习得研究,充分考虑学习者习得转折类复句相关句式的习得过程和心理特点,以学习者实际习得顺序为基础,安排汉语教材中转折类复句句式的出现顺序。
(2)我们在教材建设上要树立篇章意识,编写过程中注意转折类复句句式编排的科学性、系统性。
(3)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注重教学活动的程序化、条理性,充分创造语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由句子向段落与篇章发展。教师加强培养学生语篇表达能力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尝试,在教授初级班口语课时,有意识地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主要是连词和副词),让学生根据这些提示词去复述语段,让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树立语段表达的意识。同时,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反复操练。当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学内容后,再把全部的提示词擦掉,学生同样可以自如地进行语段表达。
调查:请不改变原意,用所学的关联词语对以下句子进行改写。(可写多句)
1.他学的时间不长。他学得很好。
2.外边很冷。屋子里很暖和。
3.他最近身体不好。他坚持工作。
4.他这个人不只是对朋友热心,对不认识的人也很热心。
5.她非常漂亮,有人说她生气时别人也以为她在笑。
注释: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22页。
[2] 姚双云:《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3] 丁志丛:《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页。
[4] 丁志丛:《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页。
[5] 本文只讨论转折类复句的常规形式,即标明单一的转折语义关系的基本形式;而转折类复句的特殊异合形式,即“转折+非转折”或“一般转折+非一般转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6]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5~47页。
[7] 笔者在设计“改写句子”对学生运用转折类关系标记进行调查时所设计的两个小句之间都存在着转折关系,因而,只要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各转折关系标记,那么输出的复句都为正确的有效句,因而在此未统计偏误率。
[8] 这里的“其他”指的是学生在运用关系标记联结单句时,未使用我们欲调查的转折类关系标记而得出的复句。
[9] 张文贤、邱立坤:《基于语料库的关联词搭配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4期,第64~74页。
[10]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 陈灼主编:《桥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 《桥梁》第27课语言点中出现了“找是找到了,就是……”,但不是“即使”的用法。《汉语教程》第33课虽未涉及“就是”的语言点,但练习中出现了。
[14] 李晓琪主编:《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