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画法几何学的立领结构设计研究

2011-10-30 01:31李臻颖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1年4期
关键词:衣身领子领口

李臻颖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前 言

画法几何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空间与平面之间对应规律的学科。应用该学科的理论能有效地实现空间与平面间的相互转化,即用平面图形准确地表示空间几何形体,而且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平面图形来研究和解决空间复杂的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1]。人体是一种特殊的几何体,而服装则是服务于这一几何体的一种产品。为了形成这种空间体,服装由若干衣片缝合而成,具体到每个衣片实际上是由直线和曲线勾画成的平面图样,最终是要实现穿着于人体后,满足人体静态、动态、美观的着装效果。可见服装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人体各部位体表的展开图的绘制,是空间人体向平面转化的具体体现。但是目前多数的服装结构设计仅仅是通过实验或经验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通过在人体上进行反复实验来获取合适的衣片图或采用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各种不统一的计算公式来绘制衣片图,这些方式显然缺乏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而当今信息化的服装工程要求技术处理规范化、数控化,所以必须改变目前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观性。我们有必要根据画法几何学的理论价值,结合服装结构设计的专业特点,通过得到的平面投影图,即用平面的方式来研究人体空间几何问题的一般规律,这将会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1 用画法几何学研究立领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领子的种类很多,从领座的有无来区分,领子可分为有领座的领子和无领座的领子,其中有领座的领子占领子种类的大多数。有领座领子的结构,都是建立在领座的形态上,领座形态的变化决定着与领座组合在一起的翻领及其它组成部分的形态;而且领座构成的形态同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领口宽、领口深、领口线型、撇门处理等,其结构较复杂,因此领座的结构是决定衣领结构的关键。在服装结构理论中,领座的结构分析就是立领形态的结构分析,所以立领的结构分析是衣领结构设计最重要的部分,对任何领型结构设计都具有指导性。

2 衣身领口构成面与立领造型的关系

把在平面上称直立的领形、内倾的领形和外倾的领形的立体造型放置在人体颈根部的斜面上时,轮廓线的位置在空间发生了变化,见图1立领空间形态变化图。

图1 立领空间形态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到直立的造型在人体颈根斜面上,前后中心轮廓线分别构成外倾和内倾;内倾的造型在人体颈根斜面上,前后中心轮廓线分别构成直立和更加内倾;外倾的造型在人体颈根斜面上,前后中心轮廓线分别构成更加外倾和直立。可见同一立领造型放置在平面上与斜面上构成轮廓线的形态不同,而且领口的面随领口宽、前后领口深、前后领口线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立领的解剖必须首先分析领口线。

3 立领领口线的结构设计

3.1 基础领口线的结构设计

基础领口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即沿人体的后颈点-侧颈点-前颈点-侧颈点-后颈点的弧线轨迹。基础领口线结构设计取决于人体体型特点,以及尺寸变化后是否能保持领口宽和领口深的比例关系不变。人体颈围的轮廓线呈前稍尖、后扁圆的桃子形。尽管颈根斜截面不是一个正圆形,但服装面料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保证尺寸的合理性。基础领口线的结构设计见图2。

图2 基础领口线的结构设计[2]

设:领大为N

取:CO=CB,作OK∥CB,即得到CBKO为正方形,则KA=X。

因前后肩线有一定的角度,使两矩形AEFG与ABCD展开一个角度,使∠OAG=45°。

FG为后领深,通过圆心O点作HO∥FG,得到AI=OI,FH≈FG。

因:FH=GI,HI=FG,FH≈FG

以上基础领口线结构设计的尺寸是否合理,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验证。

验证一:

说明按以上尺寸获得的领口曲线长等于所要求的领大尺寸。

验证二:

因为人体颈部的横径与纵径之比约为1.3~1.4[3],所以基础领口线结构设计基本符合人体颈部的形状。

3.2 立领领口线设计

立领口线的宽与深的比例会随着肩线的位置设计而变化。若肩线在自然肩线基础上向前移动,则后领深变深,前领深变浅,后领宽变大,而前领宽变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在设计各种立领的领口线时,最好先画出基本领口线和自然肩线,然后再移动肩线,这样可以保证领口线形状不变。

4 立领的结构设计

4.1 立领的结构设计特点

立领的造型除了受衣身领口以上人体颈部本身的造型限制以外,可不受其它限制而任意设计,这就给立领款式的变化赋予了广阔的空间,可塑造成不同的轮廓造型及不同立体角度的领形。如直立、内倾、外倾、曲线、折线等,同时立领的造型可在俯视下构成各种形态,如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自由曲线等(见图3),以及增加立领的层数、折叠、分割、不对称等变化。而且当衣身结构中领口宽、前后领口深、前后领口线型在变化时,构成衣身领口的面也在变化,立领的形态同时在改变[5]。

4.2 立领的倾斜角参数

由于人体颈部上细下粗,正常人体在颈部前中心向前构成约α(8°~12°)的倾角,颈部后中心向前构成约β(25°~30°)的倾角,颈侧构成向内约γ(7°~11°)的倾角,前后颈根斜面构成的倾角约β(25°~30°)[5]。见图4人体颈部形态。

立领的着装形态也由三方面的倾斜角所决定,即前倾角、侧倾角和后倾角。见图4。

图3 立领的着装形态

图4 人体颈部形态

4.3 立领的上下口线差计算

立领上下口线立体形态和投影图见图5和图6。

图5 立领上下口立体形态

图6 立领上下口线投影图

立领的上下口线差是指领子上口曲线与下口曲线长的差值。

设成型的领子为圆台体,领宽为m,上下圆的半径差为R-r=x,领前倾角为θ1,侧倾角为θ2,后倾角为θ3,求立领上下口线差。

因为圆台的上圆周长为2πr,圆台的下圆周长为2πR,所以圆台上下圆周长之差=2πR-2πr=2π(R-r)=2πx。

4.4 立领的上下口线差处理

在不同的部位处理领子上下口线差所形成的领子立体形状是不相同的,因此在结构设计时要结合领子造型合理地在相应的部位处理上下口线差。设立领前宽为3 cm,后宽为3.5 cm,前倾角为θ1=15°,侧倾角为θ2=9°,后倾角为θ3=5°,领大=39 cm。

故:立领上下口线差为1.22+0.06+0.24=1.52 cm。

4.5 立领结构设计

立领结构设计见图7。

图7 立领结构设计

根据立领领口线的结构设计方法绘制好此款领口线,在前中加出叠门量,根据已知条件在A点画出线段AB,使AB长等于领前宽3 cm并与止口线成15°。找到切点C,作CE相切与前领口曲线,并使曲线EC至FNP的曲线长等于实际领口线长+0.3 cm(使领子下口线比领口线略长有利于保证装领平服)。作FE垂直于CE,使FE等于领后宽3.5 cm。作CD垂直于CE,使CD等于领后宽3.5 cm。连接FD和DB。测量FDB的长度为19.38 cm,其与领口长度差为(39/2-19.38) cm,即0.12 cm。因为计算得出立领上下口线差为1.52 cm,现在还差1.4 cm的差量。这些差量是后领部位的0.24 cm,侧领部位的0.06 cm,和前领部位的1.1 cm,所以在点E~SNP的中点位置重叠0.24 cm,在SNP位置重叠0.06 cm,将SNP至点C二等分,分别在等分点和切点C重叠0.55 cm。合并重叠量并修正曲线圆顺。

在实际领口线上画切线,注意切点的位置与领前倾斜角θ1有关。切点的定位范围,其上限是在前领口长的2/3位置上,下限是在FNP上。切点越靠近上限位置,意味着立领转折点越往上移,这说明立领与领口线重合的部分越多,反映在制作成型后的造型上,前领线与衣身前中线夹角越接近0°,在效果图上表现为前领部位与衣身处于一个平面。反之,切点越靠近下限位置,则前领线与衣身前中线夹角越趋向90°。

5 结 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立领的结构分析是衣领结构设计最重要的部分,运用画法几何学理论分析衣身领口构成面与立领造型的关系,进行立领领口线和立领的结构设计,符合了人体的体形特点、穿着舒适性和服装工艺要求,具有科学性,对服装其他部位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服装结构设计向信息化迈进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1] 高玲玲.画法几何学与现代服装工程制图的理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8(5):19.

[2]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与疵病补正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47.

[3]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50.

[4] 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与疵病补正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49.

[5] 葛俊康.服装200个疑难问题的解答(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3,8.

猜你喜欢
衣身领子领口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的连体泳装结构情绪测量
女装连身型翻驳领的纸样设计研究
衣物叠放有规可循(二)
女西装翻驳领造型与衣身的结构关系研究
新文化原型衣身浮余量消除与衣身平衡
领口风情
“无奈”的“美德”——从“假领子”看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
合体两片袖绱袖工艺的模板设计
领口风情
父亲的假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