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莹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边际与教学深化研究
◆徐 莹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以其绿色、环保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我国目前虽有不少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讲授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发挥不了人才应有的作用。因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优化相关专业的教学现状,不仅是时代社会之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使命。
文化产业 教学深化 课程特色 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以其绿色、环保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迫切需要大量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人才。可事实证明,人才缺乏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人才的整体素质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懂文化、善经营、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目前虽有不少高校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开设了《文化产业概论》之类的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讲授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发挥不了人才应有的作用。
因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优化相关专业的教学现状,不仅是时代社会之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使命。本文提出的改革之举对本省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提法始于20世纪初,也有译为文化工业。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们对文化产业本质的把握。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理解有所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不但与联合国的提法具有一致性,而且还包含了更加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内涵,其本质在于突出了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正是由于文化产业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包容性,决定了高校文化产业课程的基本特点和特殊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文化产业的基本课程是《文化产业概论》或者《文化产业学》,相关著作和教材也相继出版。总的来看,这些教材和课程设置虽然基本上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特点,以及高校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处在发展初期,因而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
1.课程边际比较模糊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到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因此在文化产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往往过于宽泛和缺少专业化特点。把各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都杂糅在一门课程设计中,容易显得凌乱而缺少体系和学科特征。
2.学科理论相对杂乱
文化产业涉及到文化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以及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也导致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对学科理论构架的困难。目前大多专业教材和课程内容或者理论庞杂,或者缺少理论建构。
3.教学模式略显落后
文化产业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纵观目前国内此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普遍采取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环节的培养,这不仅不符合该学科的特点,也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文化产业课程应该立足于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在研究基本理论的同时,侧重于向应用教学研究倾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晰课程性质,要从传统的文化学思维范畴中超越,从文化与产业经济学角度切入,结合营销传播等相关理论,建构学科理论。
2.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为核心内容,从文化特点出发,建构专业课程学科模式。
3.改变传统的断裂式的教材和课程内容体系,避免简单的把不同文化产业形态进行章节罗列。采取纵横交融的经纬线方式,以文化和产业发展理论为纵线,以不同文化产业形态为横线,构架有机的学科体系和课程内容。
具体课程架构如下:
基础理论篇,主要集中介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迅速了解文化产业的概念、功能、基本特征等,是整门课程的入门和基础。
国别介绍篇,则选择中、英、美、日、韩五国进行重点解读。由于课时所限,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来介绍。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习《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学有所用,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首先介绍中国,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便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意识去了解那些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是当之无愧的创意先锋,值得我们了解一番;美国既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公认的文化产业发展强国,其成功经验自然对我们颇有启发;而作为我国邻国的日本和韩国,不仅同属东亚文化圈,而且颇有历史文化渊源,因而在文化沟通和交流上更具可行性,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也更具借鉴性。
品牌战略篇。主要围绕上述5个国家,针对其经典案例、成功案例和热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既增加了课程的现实感和生动性,又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实践应用篇。重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一系列文化考察活动,让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并将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老师的精到点评,师生间的交流大大增强,学生也能充分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四大块内容并非彼此孤立、线性展开,而是交错并用、互相渗透的,以期达到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元化,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文化产业课程的规范化教育,包括课程内容的规范与教学方法的规范。基本原则是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既要探求理论教学与应用研究的最佳结合,又要打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僵化。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科研项目力求贴近时代热点、社会焦点政府需求点,以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文化产业项目,服务于当地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在教学中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紧扣时代热点,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因此,文化产业课程深化研究要立足于三个基本点:
1.理论教育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资源大国,但却与文化产业强国相去甚远。除了观念、体制等因素外,没能有效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名人故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鸡肋”之尴尬。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这不仅值得我们在课堂上探讨,更值得我们深入实地,调查考证,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初衷。
2.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笔者先后带领学生参观了杭州南宋御街遗址陈列馆、鼓楼、河坊街,考察了众多中华老字号和名人故居的经营现状,还把中饭特地安排在了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百年老店状元馆。师生围坐一堂,边吃面条边谈体会,既体验了老字号的文化意蕴,又对其发展出路献言献计,现场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对这样的考察活动充满了热情和期盼,纷纷表示应该多出来开阔眼界。更有学生直言:“一次这样的文化考察胜过十次课堂讲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虽然也很重要,给我们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实地考察让我们接触了实实在在的问题,更能激发起我们的学习热情!”
3.教师讲解与学生示范相结合
在以往的概论类课程上,学生们习惯了单纯听老师讲,参与意识较弱,学习过程较为被动。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呢?方法是多样化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应用研究、现场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过把当老师的瘾。其实每年的西博会都是可供利用的绝好资源。在“2010中国杭州第二届创意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5人)作为专业观众前去参观,并将所见所闻中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制成PPT,在课堂上与师生分享。教师通过事先踩点,给出合理线路和建议;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根据最后的PPT和讲解情况,老师给出相应的分数,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许多同学表示,以前从未作为专业观众参加过博览会,感觉这次学到了很多,获益匪浅,以后会尽量多参加,把家门口的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学生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转变,自然也从侧面证明了这种教学手段的成功。
除了上文提到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笔者还鼓励学生深入到身边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开发和利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如西溪花朝节、茶文化节等,并对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动漫节进行产业化考察和分析,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什么叫学以致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本文的许多对策恰恰和陶行知先生的话不谋而合!“教用脑的人用手”,教学生乐于动手、学会动手,最终使手与脑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议,成为理论和应用的双重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值得我们坚持和推广。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联项目1015065-I“创意产业的创新扩散研究”(项目代码:112229A4I1006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