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月红,胡振浩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实验与调查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莫月红,胡振浩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通过5年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在高职教育倡导“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体育教学主动接轨专业培养方案,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时间、对象、形式等特点,构建能涵盖高职学生学习全过程、职业能力发展全方位的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节面临学时、内容、形式等不断调整之时,高职体育课程如何适应新的变化成为当务之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经院)通过5年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建立了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校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为拓展和延伸,体育网络教学为补充的“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把校内外各个环节的体育活动及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体育教学有机融合,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时间和空间,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为理论支撑,课程培养目标在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健康教育目标的同时,强调“准职业人从业岗位职业体育技能、职业体能和职业素养相互协调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
2.1 体育大课程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2.1.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体育大课程模式的呼唤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规格上,希望毕业生能成为具有直接运作和一定现场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2006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各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教学学时、内容、形式都出现了大幅调整,在校课堂讲授时间大大缩减,取而代之是大量的校内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对体育教学带来了时数、内容与场地等方面的冲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前开设两个学年的院校仅占20%,不能真正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但同时,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又赋予体育课程新的内涵,希望通过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今后职业所需的特定身体素质与心理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拓宽体育教育的时空与教育渠道,构建高职院校体育大课程模式,是高职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命题。
2.1.2 新课程目标对高职体育教育提出了挑战与1992年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新的《纲要》目标体系由原来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品德意志3项任务,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大领域,大大拓宽了学校体育的功能。以目前的研究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能方面的某些指标(如心肺耐力、肺活量、立定跳远)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这一结果表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已无力支撑完成多功能的新课程目标,需用体育课程体系的重建。
表1 体育大课程实践效果统计表
2.2 体育大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2.2.1 体育大课程教学目标“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构建从根本上摆脱了学科本位,价值取向的重点由技术技能和体力转向学生喜爱和未来工作需要。作为高职院校,除了要严格贯彻《纲要》中所确立的5个基本目标外,还应根据社会需要、本校实际和校内外资源拓展课程目标。因此,浙经院在《纲要》的基础上增加了3方面的目标,即训练和强化准职业人职业体能,适应职业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相关职业病发病概率;提高职业素养,培养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敬业意识,使准职业人更快地融入企业文化;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体育技能,如财经类专业学生需掌握简单的擒拿格斗技术;国贸类专业学生需掌握一定的高尔夫运动技术;营销与酒店管理类需进行形体训练等。
2.2.2 体育大课程模式的基本框架在大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以“课堂教学精化、课外锻炼泛化、校园竞赛优化、学生社团强化、网络教学实化为基本建设思路,构建能涵盖高职学生学习全过程、职业能力发展全方位的体育大课程教学模式”。(图1)
2.2.3 体育大课程内容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体育大课程体系的基础,包括大一年级的选项课、大二年级的职业体能课和一二三年级均可选择的选修课。
(2)校园体育。校园体育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竞赛和体质健康测试,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课外体育锻炼打破年级限制,跨性别、跨专业、分层次。课外体育锻炼以单项体育俱乐部和晨跑形式开展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以学院每年举办的体育运动会、院系开展的各种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竞赛等形式开展活动。
图1 体育大课程基本框架图
(3)网络教学。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分散在企业或各个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如学校的阿里巴巴订单班、银泰订单班等,这些学生无法正常完成体育课堂教学。因此,这类学生进行体育网络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利用远程教育,延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并及时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疑难问题,积极做好个案分析,并将成功案例补充到教学实践中。
2.3 体育大课程实施
2.3.1 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类型大体分为3类,即常规型体育课(必修课)、自主型体育课(选修课)和开放型综合课(俱乐部、课外体育、校外体育)。必修课开设两年,一年级开设选项课程,每周2学时,每学期14次28学时,一学年共56学时;二年级职业体能课,隔周上一次课,每学期7次14学时,一学年28学时。选修课每学期都开设共16次32学时。课外体育锻炼,一二年级必须参加规定的晨跑活动,每学期必须达到规定的次数(一般28次),该学期的体育成绩方可及格。此外,一二年级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一轮职业体能俱乐部(每学期32学时)的学习。这样就达到了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所规定的两年必须完成144个学时的要求。
2.3.2 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年级实行打破行政班体制,实施选项班教学,按专项编成一个教学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兴趣选择体育项目和教师,并最终在教务处网上报名确认;二年级主要根据专业的特点采用行政班上课为主体的形式,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选择的第一职业适当的进行职业体能课模块的选择,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一二三年级学生均可根据项目兴趣、学习时间、技能水平,选择参加经学院正式确认的体育俱乐部活动。
2.3.3 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任课教师负责制,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授课,系统而全面地传授某一运动专项的技术、技能,同时注重学生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课外体育俱乐部采取俱乐部负责人和学生会体育部负责制,并且每个俱乐部配备专业教师1名,每周进行2次辅导。网络平台主要有体工部骨干教师负责,包括公布体育课程教学进度、课外作业以及指导相应的健身方法等。
2.4 体育大课程的评价
2.4.1 评价内容浙经院从体育学习态度,体育、保健理论知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技能,课外体育锻炼5个方面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平时学习态度+理论考核(20%)、体质与健康(25%)、身体素质(一年级为专项身体素质,二年级为职业核心身体素质10%)、体育运动技能(25%)、课外体育锻炼(晨跑10%)和机动分(10%)。
2.4.2 评价方式
(1)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为使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既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又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院明文规定,在校生需拿到8个体育学分,并分为课内课程教学学分和课外体育活动学分,其中课内课程4 学分;选修课及课外活动4个学分。一二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一个课外体育俱乐部、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学生锻炼28次即可获得2个课外体育活动学分。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体育课外学分。获得省级比赛名次的运动员可获得体育奖学金及体育学分奖励。学生在3年中拿到规定的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2)采用复合型评价方式评定体育课堂成绩。体育课堂成绩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学生体育课堂体育成绩。把学习态度(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和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突出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发展目标评价,并且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客观地反映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表现,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
(3)评价方式多元化。对在校期间顶岗实习的学生专门制定了《顶岗实习生体育成绩评定细则》。在体育课成绩评定时,采用学校和企业互评的方式进行。细则规定顶岗实习生从以下3方面认定体育课程成绩:体育网络平台学习情况、期末体育考试(术科+理论)和企事业单位带队师傅对其在单位的体育锻炼情况以3∶2∶3的权重评定成绩。
从5年多的实践效果来看,“课/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实施效果让人满意,课程效果显著。首先,体育俱乐部由原来的5个增长到12个,参加学生由原先的不足250人增长到现在的4600人,并且俱乐部和人员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和扩大。其次,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由过去的78.53%上升到95.67%,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由过去的85.75%上升到98.17%,学生的上课出勤率由过去的93.35%上升到98.97%。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明显增强,有原来的被动参与逐渐转化为自觉参与,学生晨跑的出勤率逐渐递增,体质健康的合格率也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评教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再次,通过“课/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培养了大批的体育骨干,目前球类项目中能比较规范地组织和承担裁判工作的学生与日俱增,获得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三级裁判资格证书的学生有236名,获得健美操三级证书的112名。最后,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也得到加强和提高。
4.1 结 论
4.1.1 构建高职体育大课程模式是高职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大课程模式优化了体育课程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拓宽了体育教育的时空与教育渠道, 达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两年必须完成144个学时的要求,可以说构建高职体育大课程模式是在高职教育倡导“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高职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1.2 体育大课程教学可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体育大课程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全面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改善了学生的体质状况,而且训练和强化了学生胜任职业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职业身体素质和职业素养,掌握了管理与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和职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 建 议
4.2.1 应依据学校专业特点来构建体育大课程模式“课/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是在对本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校园文化传统等深入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笔者建议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条件来构建校本体育大课程模式。
4.2.2 应加强校内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体育大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课程结构的调整、软硬件条件的配套落实和相应政策的保障,还需要组织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因此,体育大课程体系中,如课外体育锻炼(晨跑、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应加强校内协调,学校团委、体育系部和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 协调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4.2.3 应强化对教师培训,提升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体育课程改革的总设计师和最终执行者都是一线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效性。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握职业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课程改革才更具针对性。因此,强化体育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关键环节。
4.2.4 应合理运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良性可持续运作环境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显然,传统的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考核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对一个学生全面综合评价的需求,只有运用多元化且富有弹性的考核评价机制(如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 刘传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五·三”课程模式实践研究—以菏泽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个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2):91-94.
[2] 胡振浩,何健.工学结合与高职体育课程建设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5):41-43.
[3] 翟凤鸣,李立,陈玉娟,等.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58-61.
[4] 夏贵霞,舒宗礼.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17(2):73-77.
[5] 许春彪,杨凤华.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84):56-58.
G807.4
A
1674-151X(2011)05-07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33
投稿日期:2011-02-01
莫月红(1982 ~),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