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英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语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红英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词汇教学法,旨在研究语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学生对英语交际的态度变化。结果显示,语块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和英语交际能力,明显改善学生对英语交际的态度。
词汇教学法;语块教学;英语交际能力;态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因而,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革新,以及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教学中常听一些学生抱怨口语交际中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怎么把自己掌握的词组织成句子。观察后发现,这些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很丰富,词汇量大,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强,但是口语表达能力差,这影响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本研究运用Lewis的语块教学理论(Lexical Approach),进行语块教学实践,探索语块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寻找一个新的视角。
Hymes(1971)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概念。他的交际语言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语法知识(形式上可能)、心理语言知识(操作上可行)、社会文化知识(语境中合适)和实际存在的知识(实际运用)。Taylor(1988)说,当我们谈论语言教学中的交际语言能力时,我们实质上是在谈论交际语言运用,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交际语言能力似乎通常指第二语言行事或交际的能力(ability),特别是当我们确定教学目的时主要感兴趣的还是语言运用。而衡量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是分析语言运用的结果(口头和书面的),即人们通常说的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在这五项基本技能中,“说”是当前大学生们感到最为困难的。可以这样说,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
自然话语中的90%是半固定“语块”(chunk)结构。Lewis(1993)根据这一语言现象提出了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Skehan(1998)也指出,二语学习者通过规则学习(rule-based learning)和范例学习 (examplar-based learning)发展中介语,而范例学习就是语块(lexicalchunks)的构建。语块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为一体,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易于提取,能弥补人脑记忆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语篇组织速度和语言交际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
本研究的假设是:(1)语块教学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语块教学能明显改善大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态度。
本研究的被试对象是某师范学院计科系本科一年级两个自然班的138名学生。一个为实验班,实施语块教学,一个为对照班,实施非语块理论指导的教学。两班各69人,教学时长为一个学期。
本研究实验前和实验后在两班进行了口语能力测试和问卷调查。由于口语测试的复杂性,我们从两个班中各随机抽取35名学生作为口语受试对象。两次测试试卷难易程度相当,内容包括阅读、复述和话题表述。测试中对受试学生进行录音,然后再对照进行分析,以此确定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两次问卷调查使用同一问卷,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些问题,如关于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信心、兴趣及语块使用等,每题有四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得分依次是4分、3分、2分和1分。
前后两次口语测试的录音文本均由四位老师进行评阅,然后取四个分数的平均数作为每个受试者的最终口语得分。所有数据经过收集、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并使用社会科学研究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计算、分析。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两次口语测试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前,实验班的口语成绩是62.11,对照班的是63.00,P值是 .635(P>.05),因此,两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当;后测中,实验班的口语成绩是 69.78,对照班是 63.67,P 值是 .003(P<.05)。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口语成绩有了显著差异,实验班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成绩。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口语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效果,笔者对两班前、后测口语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两班的后测口语成绩都较前测有所提高。实验班的成绩提高了7.67分,P值是0.001(P<0.05),说明语块教学显著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照班的成绩提高了0.67分,P值是.731(P>.05),说明对照班前后两次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常规教学对对照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影响不显著。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口语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
上述分析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语块教学实践之后,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说明语块教学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了观察两班在实验前后对英语口语交际态度的变化,实验分别对前、后两次问卷调查中口语交际态度的3个参数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表4。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问卷调查的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3和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班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态度在交际兴趣、信心和语块语用上程度相当,没有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临界值.05);而实验后,实验班3个参数的得分高于控制班(P值均小于临界值.05)。也就是说,经过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口语交际态度改善较大,其口语交际兴趣更高,对英语口语交际更有信心,语块使用更加频繁,更符合英语口语表达习惯。
表4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问卷调查的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语块教学和常规教学相比更显示出教学上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并且显著改善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态度,提高他们对英语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信心。
实验表明,语块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语块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及其具有较为固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等特点,所以,恰当运用语块有助于提高交际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已有研究表明,与语法知识相比,语块知识对英语口语具有较强的预测力,借用语块的能力与口语水平密切相关,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借用更多的语块。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语块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随着对于语块研究的深入,语块教学正在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个切实可行新方法,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块意识、加强对语块的吸收,是语言教师所面临是一个问题,相应的教学策略及实施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G642
A
1673-0046(2011)05-0152-02
[*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2009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