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伟华 杨剑
有一种爱在法律中生根
文/靳伟华 杨剑
2011年1月17日晚,上海市第三届“平安英雄”颁奖典礼在上海音乐厅举行,此刻,本届10名“平安英雄”将在3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声情并茂地念完以下这段颁奖词时,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的中年女士踏着轻盈的步伐走上了舞台:
有一种爱在法律中生根/你就是枝干上那茂密的绿荫/法度之外情理之中/通达社意 洞悉民心/
这就是能动执法神奇的魅力。
从容、淡定而充满微笑的她,走上颁奖舞台的那一瞬间,如同一位明星般光彩照人。她,就是来自上海检察系统的“平安英雄”、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葛海英。
葛海英,以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为百姓构筑了一座和谐桥梁,以刚柔并济的沟通艺术成功实现涉检信访“零积案”,展现出一名女检察官的飒爽英姿,高票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获奖后的一天,记者在与葛海英的联系沟通中发现,她是个特别务实的人,对待荣誉,怀着一颗平常心。一句“不是已经评好了吗?”似乎在表明自己对待荣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态度。
其实,葛海英的荣誉非常多,她是全国控告申诉检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检察系统集中处理涉检信访问题专项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世博先锋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优秀知识女性社区服务志愿者”,但平日的她从来都很低调。
在和平建设年代,在这个东方大都市,英雄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不一定轰轰烈烈,但绝对实实在在,你甚至觉得故事有些枯燥,没有生动的情节,但聆听完葛海英的事迹后,你会发现,一位女检察官为平安上海付出的心血,演绎的平凡和精彩。
在一份送评材料上,有这样的描述:葛海英同志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心系着世博平安建设的深切责任,积极化解涉检涉诉信访案件,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忠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
2010年是中国上海的世博年,这年,上海要面临7000万游世博会的人流,为了保证平安办博,各级部门都积极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葛海英负责的控申科是基层检察院的窗口部门,可以说,是维稳的第一线。葛海英认识到,申诉信访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具体体现,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尤其在世博会这一特殊时间,做好申诉信访工作关乎着国家利益和荣誉,意义十分重大。为此,她以此为己任,带领全科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涉检矛盾化解工作中去。
据统计,2010年,葛海英负责的控申科共接待来信来访282件,其中重访缠访38件,未发生一起越级访和到世博会现场闹访的事件。
其中,她办理的于某申诉案获上海市政法委“息诉精品案件提名奖”;她包案息诉了17年申诉老案,她参与包案的8件涉检信访申诉老案全部息诉罢访。
在化解申诉信访矛盾中,葛海英坚持用真心、细心、耐心、热心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用诚恳的态度、切实的工作取信于民,以理服人,达成共识,有效化解来访群众心中症结。
史某携带煤油扬言自焚的恶性闹访事件,她第一时间到达接待现场,经过四小时的耐心梳理,平息了闹访人恶劣情绪,随后带领干警针对两人反映情况取证核实,四处奔走,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联系、沟通和协商,力求依法解决上访人的实际困难。同时,运用其创立的信访环节法律援助机制,为她俩提供了法律援助。最终,在葛海英的帮助下,信访人获得了30余万元民事债权判决。
当昔日闹访的史某两人来到杨浦区检察院送感谢信和锦旗时,葛海英感到了欣慰。
对于申诉群众,葛海英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他们,以心换心,以情动人,急人所急,助人危难,使上访人不仅得到尊重,更看到生活的希望。
2010年国庆节,上访者于某给葛海英发来了祝福的短信,他已经视葛海英为他的朋友和知己。
于某是一起国家赔偿案中的当事人,提出了 120万元巨额赔偿,并要求追究当时执法人员法律责任。对于检察机关审查后的不立案决定,声称要“以暴制暴,以身护法”、“绑架某位领导,讨一个公正说法”,还留下遗书以死威胁。葛海英接手这起案件后,发现问题很严重,一旦处理不妥,很可能成为影响治安安全的隐患。
于是,在积极查清事实、找准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方案的同时,葛海英想方设法稳定于某情绪。
为方便与居住在哈尔滨的于某联系,葛海英专门申请了一条开通国内长途的“息诉工作热线”,保持24小时畅通;她三上哈尔滨看望于某,协商赔偿款事宜;当得知于某患病在杭州朋友处治病养伤时,她利用双休日赶往杭州探望;于某因病在沪住院因交不上出院费时,葛海英更是二话没说一下子付给院方4000元并接于某出院安排好住宿。
于某被葛海英的所作所为感动,开始接受检察机关的解释,也对赔偿金额有了理性的认识。
葛海英办理的于某申诉案,获上海市政法委‘息诉精品案件提名奖’;她包案息诉了17年申诉老案,她参与包案的8件涉检信访申诉老案全部息诉罢访。
在葛海英的协调下,一起缠访五年之久的申诉老案终于息诉罢访,并获上海市政法委“息诉精品案件提名奖”。
2010年6月,葛海英守候在医院手术室门外,等候着正在接受开刀的申诉人汤某平安出来,而17年申诉老案当事人汤某也已把葛海英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17年前,汤某因被举报贪污遭检察院逮捕,一年后因证据不足撤案。但其未及时申报户口后又与妻子离婚,当地动拆迁时他没分到一砖一瓦,虽然在外地谋生日子还算富裕,他也时常写信要求检察机关帮助恢复户口,由于本人不来办理相关手续,户口问题一直拖延未办,直至最近患了淋巴肿瘤才回沪,并多次至市人大上访,要求补偿其关押期间的工资损失,解决其户口及住房等问题,扬言“问题不解决将到北京走极端”。
汤某的遭遇牵动着葛海英的心,她立刻组织干警全力以赴协调解决,当葛海英前往汤某租借地后,了解到年近60的汤某已与家人断绝了往来,因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租屋,流落街头,身无分文,立刻设法联系到汤某,让他赶回租屋,并当即掏出3000元为他支付了租金,确保他暂时拥有一片挡风避雨的地方。
为尽快解决汤某所反映的问题,葛海英按照息诉方案先后10余次前往浦东、闵行、奉贤等地为汤某寻找合适房源,并为患淋巴肿瘤的汤某积极联系治病的医生。而此时葛海英自身正忍受着带状疱疹的折磨。为了不影响息诉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让汤某能早日有个安身之处,她忍着剧痛,吊完盐水继续奔走在息诉的道路上。
终于,汤某住进了属于自己的家。如今,又在葛海英的帮助联系下,顺利摘除了脖颈间硕大的肿瘤。
焕然一新的生活让汤某对葛海英充满感激之情,他动情地说:“一定用余生报答祖国,报答党的救命之恩”。汤某还为此专门给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旭写去了感谢信。
为巩固息诉成果,每逢重大节假日,葛海英都会对已经息诉的案件进行一次回访。每次看到葛海英,汤某总会紧紧抓住葛海英的手说:谢谢检察机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控申这个特殊的窗口,葛海英用平凡累积着不平凡,用真诚与努力化解着矛盾,维护一方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