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1-10-24 01:38吴立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理学大会委员会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是中国病理生理学充实而繁忙的一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北京大学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迎来了5年一次的换届,在学术交流、学会期刊建设与学会组织建设等方面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学会工作。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

2010年10月以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共举办11次学术交流活动,组团参加国际会议2次,出席会议的代表2300余人,交流论文700余篇,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获得者16人。

(一)积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展

1.组团参加于2010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第六届国际病理生理学大会。参加本届大会的有来自40个国家的500名代表。大会共举办报告120场,包括5场大会特邀报告,14场分会场报告,展示壁报340个。学会以韩启德理事长为中心专门组团50人参加本届大会,在本届大会上举行的会员大会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张幼怡教授代表学会汇报了四年来我们学会在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网站建设;国际病理生理杂志的出版发行方式改进;财务方面;促进国际病理生理教学交流与发展等方面做的工作成果。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韩启德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经国际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会推荐、会员大会投票通过,韩启德院士当选前任理事长,张幼怡教授当选副理事长,王建枝教授连任理事,任期四年。张幼怡教授代表学会总部向第六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主席PavelHamet教授移交了学会会旗。此外,大会决定2014年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办第七届国际病理生理学大会,将成为首届在非洲举办的国际病理生理学大会。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尹玉新受邀在系统生物学专题全体会议上做了题为“NETWORK OF P53 AND PTEN TUMOR SUPPRESSORS: SYSTEMS BIOLOGY OF THE GENOME”大会报告。单志新等4人做了专题报告。广东医学科学院的余细勇获得了大会颁发的最佳壁报奖,河北医科大学的付丽红获得了加拿大基因组奖。期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会还与当地华侨举办了联谊活动,共庆中秋佳节。

第九届国际病理生理大学会主席台

2. 2010年5月13-16日在日本京都成功举行国际心脏研究会第20届世界大会(The XX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SHR)。本次大会由国际心脏研究会日本分会承办,以“转向整合心脏病学模式-基因、功能和生命”(Paradigm Shift to Integrated Cardiology - Gene, Function and Life)为主题,有来自全世界各地从事心血管基础与临床研究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心脏研究会并组建中国分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分会主席惠汝太教授和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幼怡教授等人组成了98人的代表团参会,参会人数为历届大会中国参会人数之最。此次大会为了鼓励学生和青年学者积极参会,ISHR全球总会向各分会的部分年轻学者提供了旅费资助(Travel Grant)。中国分会经过努力争取,为中国从事心血管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学生争取到了20位名额,为中国青年学者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在会议期间,经中国科协批准向总会提出在中国北京举办国际心脏研究会世界大会的申请。由ISHR总会提议,经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2019年国际心脏研究会世界大会,中国分会的申办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国际心脏研究会世界大会是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国分会的申办成功将大大增加中国心血管研究者在国际心血管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本届大会,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大会的各项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交流,展示了中国研究者在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国分会的活力,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许,受到了ISHR总会的表扬。代表团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参会取得了圆满成功!ISHR中国分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韩启德院士在会议期间专门发来邮件,祝贺中国代表团申办成功,感谢大家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希望全体会员团结协作,抓住国际机遇,为推动我国心血管医学研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全体中国代表团团原合影

此外2009年10月,由席修明、杜斌、许媛、马朋林四位代表参加了世界危重病医学联盟的换届改选工作,杜斌教授光荣当选为世界危重病医学联盟执委,今年10月杜斌教授当选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副主席。同时通过参与科研和学术会议,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法语系重症医学会(SRLF),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世界危重病医学联盟(WFSICM), 国家脓毒症论坛(ISF)等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二)积极开展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2010年11月1日4-7日将于南京举行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是学会5年一次的全国性会议,同期还将举行2010血管生物学国际研讨会(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Vascular Biology: from Bench-top to Bedside)。预计将有约500人参加本次大会,收到摘要406篇,大会设置9个大会报告,40个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干细胞生物学及应用、肿瘤发病学及其干预 、炎症与免疫、神经生物学与疾病代谢病。会议申请到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并且安排了青年优秀论文和优秀壁报评选。本次会议将促进中国病理生理学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促进病理生理学科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学科交叉与合作,增进与国际病理生理学术届的交流与合作,为学会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展示国际病理生理学最新前沿高端,为中国病理生理学科研工作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学会的发展和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2010年4月16-19日在安徽医科大学召开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受体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和第十三届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09篇,其中包括15篇特邀报告,收录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受体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和第十三届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与会者围绕受体信号转导、肿瘤与免疫学前沿热点问题汇报了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全体专业委员会成员的支持下,来自17个省市、3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1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的很紧凑,学术气氛浓厚。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不同领域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的15位名专家教授做特邀报告,有13位同学参加青年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展示了他们的成绩和风采。经过评委的无记名投票,共选出青年优秀论文8篇。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五篇。与会者还围绕受体信号转导、肿瘤与免疫学前沿热点问题汇报了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会议开得很成功,还就学会的发展、与其他专业委员会的平台的共享及学科的交叉展开热烈讨论,并一致决议今后以联合会议的形式召开学会会议。

3. 2010年下旬中医专业委员会和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联合召开了学术会议,联合召开学术会议既节约会议资源有有益于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4. 2010年10月14-17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与医师学会共同举办“2010中国ICU创新与发展”大会,与会代表1800余名,国内外158名讲者对当前ICU学科热点问题进行了200余次的讲座和讨论。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学会期刊的编辑与出版

学会下属的4种科技期刊(其中3种学术期刊和1种科普期刊)在201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全已按时出版发行12期期刊,年发行总数48000册,增加了退稿率(退稿率超过60%),提高了稿件的质量,缩短了论文发表周期(论文发表周期从2009年平均10个月缩短至2010年平均7个月)。2010年2月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第3次荣获"中国百种杰出期刊"称号;2010年4月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资助,由于项目完成情况较好2011年将继续获得该项目资助。2010年10月协助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组织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刊登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本刊对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发表费给予优惠50元/版;对于优秀论文给予优先发表。2010年10月重新设计《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网站页面,安装了JournalX 2.0网刊系统,取消了原有的采编系统客户端。提高了反应速度和安全性;整合了在线投稿、审稿和采编系统,更新了操作界面和功能,完整建立了英文版网页及作者投稿、专家审稿和编辑系统的英文版操作界面。2005-2010年发表的全文已在本刊网站刊登,其它年份发表的文章将陆续发送到网上。编辑部于2010年7月分批派送所有编辑人员参加广东省新闻出版署举办的“期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组织开展杂志编辑研究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10月共出版5期(双月刊),计90个印张,正文页码1380页,约240万字,共计刊载289篇文章,其中“论著”244篇,综述或专论45篇,基金课题文章约占总出版文章数60%。2010年1-10月共收到360篇稿件,其中退稿110余篇,约占收稿总数1/3左右。录用稿件严格遵守“三审制原则”,即编辑部初审,二名同行专家二审,主编或副主编三审。2010年1-10月,本刊印刷总数为:纸版2000×5=10000册,电子版数为2078×5=10390份(根据清华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知网”数据)。促进电子版的发行,本刊纸版发行数有明显下降趋势。影响因子:据2010年8月出版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张版)公布的数据,本刊2009年影响因子0.775(2008年0.736),总被引频次1243,比2008年略有提高。《实验血液学杂志》是PubMed、MEDLINE/Index Medicus、CA和WPRIM(世界卫生组西太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源期刊。今年7月,美国EBSCO大型文献数据库主动与《实验血液学杂志》联系并签约,现在正在办理期刊数据传送的技术问题。目前在国内多数重要的文献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均有收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年为月刊。全年共发行18000册,收稿620篇,发表论文220余篇,以研究论文(含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方法学研究等)为主,体现了以研究论文为主的办刊方针。在《中国期刊计量指标数据库 2010版》中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475。5年影响因子为0.717,总被引频次1297,基金论文比0.458,比2009年版公布的有所下降。此外,地区分布数和他引率等都比2009年版公布的增加。2009年11月底,《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召开了一次编委会,到会编委将近40名,完成了第四届编委会的换届工作,2010年年初最后敲定第四届编委会名单,增加了一批新的审稿专家和编委及海外编委,在第四届编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稳步发展。目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正力争被权威检索结构Medline收录,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学会组织建设

1.进行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换届工作

2010年10月将于南京举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由学会负责组织工作的副理事长朱广瑾教授牵头,酝酿开展会员的重新登记与入会等换届筹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过这次大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将产生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工作是学会组织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

2.会员重新登记与发展工作

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新增会员3101人,累计第九届会员总数3101人,终身会员116人。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学会已经对全国会员进行统一编号,会员登记、收取会费,并发放了新的会员证,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学会的网上会员会籍管理等项目。

3. 2010年下旬中医专业委员会和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联合召开学术会议,同期中医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

4.大中专教育工作委员会于2010年3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大中专教育工作委员会部分常委会议。议讨论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供五年一贯制护理学专业用)改版的有关事宜;拟定将于2011年召开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大中专教育工作委员会第六届三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筹备工作;会议推选出陈命家、赵国胜、王斌、吴和平、王永实等5人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候选人。会议还就病理生理教学如何联系临床、病理生理教学内容、方法及病理生理科研思路等多个方面进举行了行了探讨。

5. 2010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受体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和第十三届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同期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召开了委员大会,各自就学会的发展、平台的共享及学科的交叉展开热烈讨论,并一致决议今后以联合会议的形式召开学会会议。受体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增补了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的姚永明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的邬振国教授为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肿瘤专业委员会经商议通过增补郑州大学的董子明教授为学会委员,同时,聘请香港中文大学陶谦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分子和医学生物科学系孙仑泉教授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董子钢教授为海外委员。在会上三个专业委员会均提出应适当增加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数量,继续扩大会员数,吸引更多的人员参加到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增补了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的姚永明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的邬振国教授为受体专业委员会的委员。

四、科普与继续教育活动

在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其中第九届全国病理生理培训班、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动脉硬化性疾病全国巡回研讨会(IAS中国行)、2010均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

危重病专业委员会以杜斌秘书长的重症医学BASIC教程为基础,加强对ICU从业医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今年已举办5期,各省市危重病医学分会均以培训班和年会的形式开展继续教育。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动脉硬化性疾病全国巡回研讨会(IAS中国行)”活动仍然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从2010年4月-9月,今年分别在北京、济南、重庆、长春、西安几个城市进行巡讲,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一致好评与支持。

总的说来,2010年是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承上启下重要的一年,包括第九届换届的各项工作都按照计划开展,在会员发展工作也卓有成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获评为2010年度“全国学会综合统计调查年报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还获得了中国科协的多个项目资助与奖励,学会推荐的王建枝教授获评为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新的一年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必将继往开来为学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吴立玲执笔)

2011年1月18日

猜你喜欢
生理学大会委员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声讨大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