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激活工业强省之“泉”

2011-10-23 00:33傅舒安
当代贵州 2011年13期
关键词:研究型贵州区域

■ 文/傅舒安

用创新激活工业强省之“泉”

■ 文/傅舒安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之际,贵州发展只有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扩大经济收敛的宏观政策视野,充分认识到在区域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慢就是退。

傅舒安认为:贵州发展需要开拓思路,用创新激活工业强省之“泉”。

将贵州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争取国家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贵州试点省。建议国家科技部对黔中经济区采取有区别的区域性倾斜政策,将贵州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给予支持,加大对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生态产业发展区的政策、资金扶植力度。省财政设立技术创新工程专项基金,成立省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公共投资和社会资本向生态产业区转移。扎实推进 “六个一”工程:一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提升产业水平;二是整合一批技术创新工程激活工业体制;三是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四是建立一批企业家技术联盟提升价值链;五是建设一批创新工业园区和城市增长极;六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错位发展。通过集成资源,营造企业家成长的制度政策环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和完善以契约为基础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建立起 “政产学研用”等要素网络系统。形成科技创新的上(知识)、中(孵化)、下(新产品)游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通过实践创新,示范突破,不断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

扎实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推进产业规模化聚集,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中药、锂电池、LED、物联网等领域有效形成研发、推广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为我省工业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政策示范。

建立“贵州理工大学”加强“产学研”结合

力争国家扶持建设一所研究型大学。作为促进西部落实经济体经济收敛的战略储备,在贵州建立“贵州理工大学”不言而谕。据相关研究,研究型大学的区域分布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跨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覆盖了全国的每一个州级区域。我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在人才培养、研发创新、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服务区域经济上已取得突出成效,但有18个省级区域没有研究型大学。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国家应积极扶持西部各省,特别是最具拉动西部发展示范效应的贵州长效模式,进行政策示范。以免长期制约贫困地区的发展。

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结合实际,采取“边建设,边投资,边积累”运作模式。在贵州目前的科教资源和人文背景下,第一步应围绕科技支撑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区域化目标,通过政府引导(主导、合作、支持),举全社会之力,以整合部分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引进大院大所领军人物(团队)为动力机制,以高新区、高校聚集区“科教城”、创新型城市、企业(集团)、大型工业园区等为载体平台,筑巢引凤,在材料、现代中药、军民结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吸引外资企业、央企集团,推进组建一批专业化的研发机构。如通过中科院、研究型大学扩张平台,建立公共研发机构,为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正身份”,尽快达到建设规模等指标要求,将“黔军”纳入“国家队”编制,脱掉欠发达地区“贫智”帽子,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人才。中长期目标是做好调研工作,提出可行的筹建方案,通过省部会商等渠道,利用黔中特色民族经济平台,借助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智囊团的思路成果,呈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出面推动引智,吸引大院大所在黔建分院。

建议国家支持,东西部各类开发区(园区)进一步探索深化合作创新模式。深化国家关于东西部协调发展政策,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采取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政策措施。加强贵阳高新区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小河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的“联姻”。如以中国普天为纽带,拓展与中关村合作创新渠道,借力发展。

(作者系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编辑/李盈)

猜你喜欢
研究型贵州区域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分割区域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贵州,有多美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区域发展篇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