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汶川灾后重建旅游定位的新思考

2011-10-21 09:25谭继和
中华文化论坛 2011年2期

谭继和

[摘要]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应对震前汶川“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旅游定位做新的思考,体现汶川新的特色和个性,建设汶川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态:一、汶川新型城乡统筹发展形态的特色是建设“中国山水画城乡”,其宣传定位是“震源中心无忧城”。二、凭借汶川“江源农业起源地”的历史优势,建设以甜樱桃为特色的江渎传统、现代特色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田园城市和农业示范区。三、禹文化、羌文化和蜀文化“三位一体”打造禹羌文化圈,提升“羌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内涵。四、把旅游作为汶川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物我两忘”的新的旅游体验区、力争成为新的亚太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新型城乡形态;无忧城;禹羌文化圈;物我两忘体验游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2-0042-4

关于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如何发展的蓝图,汶川县委县府曾提出“面向四川,服务全州,把汶川建设成为阿坝州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岷江河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羌禹文化生态体验区”的战略定位的要求。两年多以来,汶川的灾后重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水磨古镇的打造、大禹祭坛的落成等等,都是在这条思路的指导下完成的。本文谨就汶川灾后重建旅游定位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

一、关于汶川新型城乡形态的定位

汶川县是全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是通往九寨、黄龙、四姑娘山、大草原等旅游胜地的主要通道。“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汶川是震源中心。大自然带来“天地玄黄万类悲,日月三光尽凄恻”的大灾难,但也留下了生死不离,大爱无疆,壮图哀志,大勇无边的无尽爱心的长歌。这一首首的长歌和动人事迹,也是一笔难得的艰难之际,玉汝而成,神为之王,气为之壮,国魂为之振奋的取用不竭的精神遗产。面对这些新的精神遗产,迫使我们要对震前“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定位做新的思考,找出汶川新的特色和个性。科学重建新汶川,必须深入发掘汶川资源的文化内涵,确定新型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寻求适合汶川个性和特色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态。除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一般要求之外,我认为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震后汶川重建,城乡统筹发展形态定位需要进一步提升形象,用中国山水画城乡的理念来建设汶川新型城乡形态。

汶川是大熊猫栖息地之一,是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之一。大熊猫是珍稀动物活化石,至今已生活800万年。它证明适合其基因生存的西蜀生态绿舟、生态家园也传承了800万年,这是多么神奇,这是大自然赋予岷山岷江区域的一笔丰厚的神奇自然家园的遗产。至今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还是岷山岷水。岷山连绵林箐,被称为“陇之南首”。“陇首”是古人风水学认为的众山之祖,是中国山川东北倾的龙脉:“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史记·天官书》)。汶川正当陇蜀南首,居众山之祖的枢纽地位。其县名或叫汶川,或叫汶山,因汶山汶水而得名。汶山汶水就是岷山岷江。这一区域自古就存在着山水如画、如仙如幻的自然环境。根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描述,这里“自灌口坂迄千顷山五百里间,两岸壁立,有瀑布飞流,十里而九,昔人以为井陉之地”。所谓“井陉之地”,指的是岷江从发源地沿岷江河谷,众泉洪溢奔流直至都江堰总束众水而形成的长达百里的绿色山川如画的通道。因众水流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河床倾陡,水流湍急,侵蚀岩石之力极大,故河身甚窄且深,两岸山顶多成峭壁,随处皆成峡谷,其间平地极少。汶川、茂县、叠溪等重要城镇,皆形成于沿岸的小洪涵源上。这一地带风景如画,“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宫暂燥”,“山顶停雪,常深百丈,夏月融泮,江川为之洪溢”,“天色晴明,望见成都”(《元和郡县图志》)。这一带不仅是秀冠全川的自然山水地带,更是如文人泼墨画一样的奇山异水地带。不仅是山水如画的羌寨古乡,更是古老羌族以中国山水画理念累代保护和培育的山水画家园。这就是“熊猫家园”的实质和特征所在。所以,我们有理由给予汶川是处于“陇首”的典型的中国山水画禹里羌乡的定位。

汶川地形地势,山水相依,山环水绕,山穷水复,山水联珠。花团锦簇,绣壤鳞鳞,“次第看樱直到秋”,是有如山水画一样的禹城羌乡。它的未来目标应是成为自然山水美景与人文山水画意境加城市现代化设施三者结合的新羌城。

二是宣传汶川是震后无忧安全的“震中无忧城”。

“无忧城”最早的称谓是从唐代李德裕修筑薛城(今理县东北)筹边楼而得名的。因“地接吐蕃,为蜀西门户”,具有“全蜀巨屏,即灌口之障蔽”(《方舆胜览》),的重要战略安全保卫作用,而被称为“无忧城”。以后,“无忧城”就成为整个汶山郡区域城寨的通称。它涵盖整个羌族聚居四大县区域。因此,汶川县应凭借“无忧城”这个称号作为无形资产的历史优势,宣传震后依然美丽安全,汶川是“震源中心无忧城”。

二、关于依凭“江源农业起源地”的历史优势

汶川县的现实优势是打造“阿坝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岷江河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这个现实优势,既是现代生态工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进程的结果,也是汶川作为“江源农业起源地”的历史优势的产物。因此,震后汶川宜在建设“新型工业区和农业示范区”两个目标的同时,大力宣传汶川作为“江源农业起源地”的历史优势。

根据宋代《图经》记载:“(江渎)神,姜姓,生于汶川。禹导江岷山,(江渎)神佐之,是为昭灵孚应威烈广源王。”宋《方舆胜览》还引用《山海经》说:“大禹生于石纽,江渎神生于汶川”(按:今《山海经》无此条,属佚文)。

江渎神是就江源神,古蜀人称岷江为“江源”,是长江的源头,所以,古蜀人有江渎神崇拜的信仰。三国蜀汉秦宓说:“江河淮济四渎,江为之首。‘渎”的本义指水的源头,有初始之义,故初阅书叫“读”,初装匣叫“椟”,初生牛叫“犊”,初写奏章叫“牍”。古人认为“江河淮济”是中国江河通向大海的四大源头,其中岷江作为长江之源,居于四大江河通海源头的首位,因此,江渎神地位很高。江渎神具有江源农业文明之神的作用,其地位有如中原神农氏一样。

根据蒙文通师的观点,中国古代农业起源于三个区域:关中、黄河下游、西蜀岷江的都广之野。优越秀冠的天府农业就是从“都广之野”发展起来的。“都广之野”农业的源头在岷江。汶川I刍古属于岷江“江源”地带,又有江渎神生地的传说,具有崇拜江渎神的信仰。江渎神信仰是由汶川起源的,逐步演变,遍及于都广之野。成都江渎神祠是成都古城最重要的祭祀地,是从汶川的江渎神演变来的。因此,汶川作为岷江流域农业起源地和农业起源神的诞生地,具有天然的历史优势。

根据这一思路,我建议凭借汶川“江渎神”信仰和江源农业起源地的历史文化生态优势,建设阿坝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但要工业生态化,坚

持不要“烟囱”(有污染的工厂的形象说法)进入,保持净水、神水、圣水,保持岷山岷江的明净,维护“江渎神”祭祀地的净源,做够净水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继承岷江河谷农业起源地的历史优势,做生态观光农业,回归自然,回归文化,回归岷江农业最初始的自然明净生态,也可叫做“江源生态”,还可叫做“江渎生态”,总之是建设生态农业、现代特色、江渎文明三结合的汶川农业示范区。

全县域汶川的城乡统筹模式,最好以旅游为龙头,走马克思所论述的城市乡村化之路,而不是乡村城市化之路,县城保持城域环境的乡村生态,乡村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失乡村田园的优势,把汶川城乡统筹发展的县城打造为以甜樱桃为特色的田园花园城市。

三、“三位一体”打造禹羌文化圈,提升“羌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涵

“三位一体”是指将禹文化、羌文化和蜀文化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建设“禹羌生态保护区”的内涵核心。

禹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都是有独立的始源和发展历程的文化。禹文化西兴东渐,后来成为中原王朝文化,这是—支独立文化。蜀文化也是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从岷山走向宝墩,再到三星堆和金沙的灿烂辉煌的文化。羌文化是从河湟赐支河曲迁向岷山,后来又走向西部、南部和中原的一支文化,现在的羌族文化是历史上的羌族文化几经变迁的结果。这三支文化有分有合,有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不过,这三支文化相会于岷山的时期,是宛然石纽一样纽结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时期。昌意、乾荒、禹均娶蜀山氏(或堡山氏)女,夏桀娶岷山二女琬和琰。最近发现的东汉景云碑记载了夏后氏伯沆(杼)回岷山祖地仿照其祖大禹的“石纽汶川之会”巡狩并聚会九族的事实。禹、羌和蜀就这样纽结在一起,发生文化交流与交融。这三支文化在交结点上互相融合三位一体,但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又各自独立发展了。夏后氏本是西羌的一部分。后来夏后氏迁到中原去了,但西羌人留下来,继续发展夏的文化。这样,夏文化同羌文化就变成了续生的关系。夏文化的许多特征和个性在羌文化中得到续生和发展。我们要找活着的夏文化,离不开羌文化。所以,需要把禹羌文化连接起来,这是大有开发前途的一项工作。

从上述三种关系看,把夏、蜀、羌三种文化连接成三位一体,并提出“禹羌文化”的概念,这就是有相当依据(历史的和文化的依据)的事情了。它提供我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的活态中,在现有羌文化的方方面面,把夏禹文化复活和恢宏起来。

所以,建设“羌禹文化生态保护区,”最核心的工作是从精神家园建设和物质家园建设两方面,从制度、家庭、礼仪、邻里关系以及歌舞、行为、习俗等方面,寻找羌文化、禹文化和蜀文化的联结点,三位一体打造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羌禹蜀旅游文化。

例如,精神文化方面,夏禹兴于西羌,夏禹因治水辛劳而染风疾形成跛足,成为道教科仪中踏罡步斗的“禹步”。这种“禹步”又为羌族释比所继承。释比不仅继承了禹步歌舞,还继承了夏后氏的歌舞,他们同巴蜀道教文化又有很深的联系。所以,在今日的羌族歌舞中,必然存在着禹文化和蜀文化的活态基因,需要从“三位一体”的角度,对羌禹文化加深研究。

再如,绳桥、笮桥,既是羌文化区域的特征,又是蜀文化的四大特征之一。笮桥即是绳桥,“架大江水、篾笮四条,以葛藤纬络,布板其上,虽从风摇动,而牢固有余,夷人驱牛马,去来元惧。今按其桥以竹为索,阔六尺,长十步。”又如,羌族的“邛笼”石碉,“垒石为巢”,来源于巴蜀的巢居文化。羌族居住环境的林盘,与古蜀干栏文化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羌绣与蜀绣亦有不解之源。所以,蜀文化的巢居、笮桥、栈道、林盘、梯田五大文化特征,都是与羌文化、禹文化连接在一起的,是三种文化的共同创造。我们可以从这些事例中,进一步挖掘“三位一体”三种文化连接的内涵,作为发展汶川“羌禹蜀”创意文化产业的资源和创意策划的源泉。

四、把旅游作为汶川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汶川旅游业需要借助震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发展为新的模式,特别是新的体验旅游的模式。

国际旅游潮流已由观光游转型为体验游,向回归自然,回归文化的体闲体验游转型。体验游就是深度游,借用佛教用语来说,是游客“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根感觉美好舒畅的旅游,其体验程度由浅入深,可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物我两偕”,指游客对于景观赏心悦目的和谐状态,即“观光游”。第二境界是“物我两融”,游客与景观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休闲度假游”。第三境界是“物我两忘”,我忘记了身处景观中。景观就是我,我就是景观,“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是最高境界的“深度体验游”。汶川旅游的长远目标应是第三境界的深度体验游,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把汶川建成亚太旅游目的地,在五至十年内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发展农家乐为基础旅游,以羌寨禹城古镇为亮点旅游,以羌禹蜀文化内涵为深度旅游,以神奇性,神秘性,神妙性为品牌旅游,以中国原--真和谐生活的原版体验地一一最早的羌族生活方式为创意旅游。我想,这是汶川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顺便还把中国生活原版体验地再解释一下。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曾评论成都宽窄巷子说:“Whelcom to Chinas China”,欢迎体验最中国的原生态生活。羌族是中国最古老、来源最原始的民族。她传承五千年的羌文化特色生活方式,早己浸润在整个华夏文化中,而又不断生发出新的多采面貌。所以,羌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是真正的中国和谐生活的原真体验地。“礼失而求诸野”,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城市失去了原真性,而汶川县则应是羌族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保护传承地,更是中国原生态生活方式的体验地,应以此为目标,建设汶川羌禹文化生活保护区。

二是以羌族文化整合多元文化,特别是抗震救灾的爱心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以抗震救灾的积极影响提升汶川旅游的美誉度。把海内外游客对四川抗震救灾精神的认同,对震灾大爱文化的认同,转化为对汶川旅游产品的认同,从而提升旅游的美誉度。在众多景区,如:萝卜寨、布瓦羌碉、龙溪美人谷、三江汇流风光地、大禹祭坛等景观区灾后重建中,注入爱心史化内涵,把对逝者的追念与对生者的坚韧以及对援助者的感恩结合起来,建设羌族特色的爱心旅游新品牌。以爱心为主题,开发地震旅游产品和新的旅游精品。

从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角度,我们可以为汶川旅游业提出下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口号:

四川依然美丽,天府依然天成。

禹里依然神奇,羌山依然神秘。

我看禹里多神妙,羌乡看我亦如是。

来汶川宾至如归四海皆兄弟,

看羌寨山水如画天涯若比邻。

我想这样一些宣传口号是当前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旅游业所切实需要的。

(责任编辑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