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泉 翟琨
[摘要]本文认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文化因素贯穿到各个方面,影响着灾后重建的进度、方向、形式和结果。在重建之初,文化重建就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并形成了汶川地震重建的独特模式:保护利用式重建、城乡互渗式重建、原地起跳式重建、创意植入武重建、主题反差式重建、产业延伸式重建、复合多样式重建、科学教育武重建、机制创新武重建等。“五民”模式等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路径,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基本经验。文章分为“春回大地·春歌如潮·春暖花开”三部分,我们将陆续刊发。此为文章第一部分。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文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2-0005-18
人类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一直与灾害相伴。中华大地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我国是自有文字以来地震灾害记录保存最完整的国家。许多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害的不屈精神。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我们的祖先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地震,水旱灾害,努力还人间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炎帝少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㈨,于是化身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出挑战;大禹面对“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阙,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百姓安居;后羿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为救苍生,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大地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在古四川历史上也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抗震抗灾的英雄描述,这是五丁力士在蜀山大地震的灾难面前开辟蜀道石栈,不惜牺牲自己的英勇精神的艺术写照。这些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都是华夏祖先勇于抗争,不屈不挠,以大智大勇战胜大灾大难的生动展现。
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不断战胜天灾人祸,没有发生中断或断裂而沦为“失落的文明”、“湮灭的文明”,开创了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多元一体、连续进化的综合创新模式。这一文明奇迹来自于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民族血脉、精神内核和文化因子,始终成为中华儿女同各种灾难做不屈不挠斗争的强大动力。“5·12”汶川特大地震袭来,同样摧不垮中华民族这种伟大精神,相反,正是在这种民族精神的召唤和激励下,引领我们战胜这场旷世奇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喊出的这句气吞山河的豪迈口号,正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集中体现。它鼓舞激励着全国人民和四川人民,在巴蜀大地上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的壮歌。
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两年多,四川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创造了人类灾后重建史上的人间奇迹。文化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灾区人民重拾山河、重振天府,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推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全省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灾后文化重建工作,随着整个灾后重建过程的阶段性发展,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逐步探索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经验。这就是:既注重发挥文化抚慰精神的应急作用,又着眼于灾区精神家园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功效;既注重文化设施的及时恢复重建与新建,又着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远建设;既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打造,又着眼于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融合;既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再现,又着力于提升本地区文化的新发展与现代化;既注重学习吸收援建者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又着力于本土地方文化与援建地的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概括起来说,灾区文化发展全面融入灾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从而极大提高了灾区的文化软实力,“复苏与发展并举,特色与融合齐飞”,形成了“文化安民、文化富民、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的“五民模式”。这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独特的文化样本和发展型重建模式的重要特点。
一、春回大地:灾后文化重建的主要特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巴蜀大地,山摇地动,一片废墟,从常态沦入苦难;两年来的灾后重建,浴火重生,脱胎换骨,从悲壮走向豪迈。
“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灾后重建生机勃勃、春色满园的景象,无疑将在人类灾后重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依,完全是一次探索性的、全新的重建任务。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党中央提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此紧迫的时间,如此繁重的任务,对文化重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文化战线的全体工作者,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高超的智慧、高度的责任感、高远的境界,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灾区的文化重建:他们未雨绸缪,将文化设施重建纳入重建总体规划,生动体现文化自觉;他们疗救伤痛,用文化活动抚慰群众受伤心灵,深刻体现文化自省;他们跨越发展,使文化事业普遍均等全面提速,充分展现文化自生;他们超越常规,将文化资源重组转变为产业发展方式,务实体现文化自立;他们海纳百川,使文化建设区域融合产生聚集效应,真切呈现文化自强;他们斗志昂扬,使精神家园凸显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大力彰显文化自信。他们用最新的理念、最快的速度、最优的绩效,在灾区的断壁残垣上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一)战略布局,文化设施纳入重建总规
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灾区的文化系统遭到巨大破坏,受灾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文化遗产损失不可估量,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制定各项重建规划,将文化设施纳入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文化设施建设融入到灾后重建的各个方面,在城乡重建规划中提出优先恢复重建的是公共服务设施,这其中包括满足灾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覆盖城乡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产业重建规划中提出恢复发展文化产业和实施重振旅游工程,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其中包括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优势文化品牌、发展创意农业的基础设施;恢复重要景区景点、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恢复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设施,恢复重建受损的演出展览,创意动漫,图书音像发行分销、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等网点设施。
在这些规划中,文化设施占有重要地位,而对于一些受灾极重的城镇和乡村,不论是原址重建还是异地重建,更是将文化理念和文化元素融入整个重建工程,建成后的新城和新村本身便成为一个新的文化景观,成为灾后重建的文化标识。
1文化设施纳入城乡重建
在受灾地区的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中,有78万平方米全部夷为平地,10.7万平方米成为危房,16.9万平方米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毁设备11565台(件、套)、图书67万余册。在灾后重建中,四川将文化设施纳入城乡重建规划中,灾区重建资金投入向公共文化建设倾斜、向农村文化建设倾斜,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新地标,构建全方位文化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维护灾区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
文化设施纳入城乡重建规划,主要体现在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色文化地标。地震发生后不久,文化部向地震灾区及各对口支持省份下发了《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要求灾区安置点板房达到1000户,相关援建省、市援建一个板房文化站,同时,对图书馆,文化馆、影剧场(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文化设施的恢复重建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例如汶川县博物馆便是广州援建威州镇的最大援建项目,邀请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院士提出概念方案,黑色的片岩、红色的外墙、高高的碉楼使这座充满民族风格的现代博物馆成为汶川县城一个亮丽的文化新坐标。青川县地震博物馆与地震遗址公园,由浙江省援建,其“5·12”建筑形状的独特造型,由废墟上挺立走向重生和大爱,崛起的层层递进展示的创意,成为独具一格的文化标志。基层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是老百姓的文化之家,四川省在地震后不久后即出台了《四川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规定文化站的重建原则是“实用、美观、经济”,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方案》提供了9种文化站的“户型图”,充分考虑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汉族风格的建筑,或者是围合式外廊布局,或者是经典而时尚的平面布局,或者以白墙、灰砖、木材实现简约风格,或者以川西传统建筑形象辅以天窗,实现功能和节约能源的最优:藏族风貌建筑不离传统样式,而装饰细部又有时尚处理,藏式风格鲜明又不失时代气息;羌族风貌建筑庄重羊角和白石头崇拜的文化符号再现,在材料选择上本土化,注重与周边建筑的融合。在重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四级文化圈层”中,重建的106个图书馆、文化馆和117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使受灾地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这些文化基础设施都融入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最新的建设技术和施工工艺、最先进的管理服务功能,同时又注重了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的再现,很多设施焕然一新,新颖夺目,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不少县镇的灾后文化重建项目资金,比新中国成立六寸周年来的总投资还要多,相对灾区震前公共文化设施的状况,跨越了二三十年。
文化设施纳入城乡重建规划,还体现在将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在农房重建中融入文化理念,把房屋风貌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等配套结合,通过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农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中融入文化创意,围绕特色农业资源,抓好农业产业恢复和发展,打造创意农业;在新农村精神家园重建中融入文化元素,充分发掘当地文化的优势,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文化。例如,彭州市的阳平村,既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坡屋顶,又有现代农村建筑风格的特色外墙和栏杆,还有道教天师正一道二十四治第一治阳平观的文化地标的再现,墙上的水墨画、古代诗词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绵竹市的棚花村,农房墙上单纯艳丽、浓重明快的绵竹年画随处可见,集年画生产、展示、交流、销售等为一体的年画传习所凸显出绵竹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北川县猫儿石村与吉娜羌寨,依山就势、层层叠叠,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稳重雄伟的羌族雕楼上“羌”字彩旗迎风招展;石椅羌寨显示独特的羌寨多元色彩与四合大院的结合,成为羌族歌舞、祭纪、娱乐、饮食、咂酒集于一体的羌族风貌游乐的体验地。青川县枣树村,农房建设要求“安全、经济、实用、节地、特色”,农家小院多为“灰瓦房、白粉墙、木兰花窗”,屋前重新栽植的花草已经绽放出鲜艳的枝叶和花瓣。青川县东河口是受灾最重的震难天冢的所在地,那里的地震遗址公园木栈相连,肃穆的地震遗址与周围重建农家的新颖川西民居,在文化内涵上十分协调。
截至2010年11月底,四川全省共有1014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93.5%,完工项目812个,占项目总数的75%,完成投资18.5亿,占规划总投资的70.9%。54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87.1%,完成投资7.5亿,占规划总投资的44.3%。文化市场服务网点恢复重建任务调整后数量为1575个,已全部完成恢复重建并提供服务。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中央基金25,1亿元已全部到位,39个重灾县的245个不可移动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博物馆、文管所维修、加固工程,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72项已经完工,近80项即将完工,已完成投资额为14.45亿元,占国家核定资金的59.66%。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审定的《“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纪念馆规划建设方案》,北川老县城、汶川县映秀镇、青川县东河口、绵竹市汉旺镇、都江堰市虹口镇深溪沟纳入保护,并建设北川地震纪念馆、映秀镇震中纪念地、汉旺东汽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深溪沟地震遗迹纪念地(即“一馆三地”),遗址保护及纪念馆建设资金估算9.36亿元。北川老县城青川东河口和映秀、汉旺地震遗址已于2010年明12日实现了局部开放。特别是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保护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于20l0年11月19日正式竣工,不仅增强了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而且进一步彰显中国政府的文化责任,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设施纳人产业重建
文化设施重建被纳入四川全省产业重建规划,新增了41个文化产业项目,为四川文化产业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灾后重建刚开始,广元市就决定将千佛崖景区建设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投资近4亿元,将千佛崖景区打造成以石刻造像景观为核心,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广元市千佛崖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为成功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总盘子”,总投资2000多万元、全长600多米的108国道千佛崖隧道落成通车。千佛崖周边的400多亩土地也作了平整,一系列旅游设施和文物保
护工程逐渐上马,全新的文化旅游景区展现出独具魅力的风采。
通过将文化设施纳入产业重建的总体规划,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中国成都现代印务基地2009年开工以来,已投入2.2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总部基地“新华之星”项目进展顺利……经过中期调整,四川灾后重建的文化产业项目由原来41个上升到62个,上亿元的项目超过半数。
3.文化设施纳入城镇重建
受损严重的北川、青川、汉旺、映秀等城镇都在原址甚至异地整体重建。在重建过程中,规划设计者们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在城镇整体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使重建的新城镇散发出浓厚的文化韵味。
作为震后唯一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北川新县城无疑是灾后重建受世人关注度最高的工程,同时也是文化重建中最具亮点的文化工程。北川新县城涉及到城镇安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6大类82个项目。北川新县城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无不与文化相关。纵贯县城的新北川大道、滨河路、新川路、禹龙路平展如镜,车辆往来不断,路旁绿树成行,花木葱茏;北川人民医院、永昌二小、老年活动中心、民生大楼、敬老院、福利院、羌族特色步行商业街、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影剧院、抗震纪念园等一座座建筑风格各异,羌味浓郁。永昌第二小学的校门以羌族图腾羊头的模式设计,厕所、茶楼、亭阁等公共服务设施外墙上镶嵌着一片片漂亮的羌寨石,北川文化中心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座建筑仿佛一个羌寨聚落,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口矗立的两座碉楼簇拥着一座羌式挑檐拱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由澳门援建,按羌寨逐级登山形状设计,富有特色。新城专门设计建设“爱心大道”、“爱心公园”,生动展示“爱心文化”。擂鼓寨将设计羌源公园。北川新县城已经成为城建工程的标志、抗震精神的标志和文化遗产的标志。
将文化设施纳入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这是文化自觉意识的生动体现。灾后重建突出文化设施的重建与整个灾后重建的相互联系,体现了灾后重建的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从文化重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品质的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硬件建设和服务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灾区文化发展能力。
(二)精神驰援:文化抚慰发挥独特功效
汶川特大地震使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空前高涨,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展现,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家园重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心灵家园”建设成为文化重建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内容。地震中许多群众痛别家人,痛失家园。四川通过有效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救治,让受灾群众走出悲痛的心理阴影,抖落一身尘埃与伤痛,正确认识灾难,勇敢面对困难,坚定生活信念,重新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进程之中。
1.文化服务带来精神温暖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被及时安排到公共安置点,住进活动板房,他们因失去亲人而痛苦,因失去财产而焦虑。在这一特殊时期,文化发挥着安定人心、疗治伤痛的特殊作用。
地震发生后仅3天,四川省文化部门就立即在全省重灾乡村启动“文化安民”行动。快速启动了“十万场公益电影进灾区安置点放映活动”,向51个受灾县赠送51辆公益电影流动放映专用车和491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为灾区集中安置点购买10万场电影放映场次。仅在灾后一个多月内,264支电影放映队高扬“精神家园与生活家园同步建设”的旗帜,先后深入成都、德阳、绵阳等6个市、州的40多个重灾县的乡村和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就放映电影近1万场,观众达到540多万人。组织全省各级文艺表演团体在灾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950余场次,建设集中安置点文化服务站780个,提供流动图书18万余册,开展巡回艺术展览1200余场。组织捐赠各类图书6万余册,分发各类抗震救灾资料19万余份。同时,从乡镇文化专干、志愿人员中选聘文化协管员,开展日常性报刊阅览、图书借阅、信息咨询、文化培训、电影放映等文化服务,满足灾区群众读书看报、看电影、获取信息的基本文化需求。组织灾区群众因地制宜,开展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他们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文化的功能作用得到彰显和发挥。
2008年5月18日晚,5.5亿中国观众和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观众一道,通过现场直播,收看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爱的奉献一一2008年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宣传文化界人士深情演出、慷慨捐款,爱心的传递,让人泪浸衣衫。亿万中国人随之心潮激荡,无数条捐款热线,汇聚起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洪流。这台晚会参与演出的人数之众,收看的观众之多,募款数额之大,在中央电视台多年来举办的晚会中都是少有的。舞台上书写的是抗震救灾的恢宏画卷,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2008年5月30日晚,由四川广播电视集团主办,四川电视台、凤凰卫视和成都电视台承办的《以生命的名义——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很快上演,上百位明星参加。晚会除了明星演唱外,还讲述许多感人故事,包括9个老师带71个学生逃出地震的“长征”、敬礼小男孩郎铮的故事等。整场晚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观众抗震救灾、战胜困难的热情,成为文化抚慰心灵的生动写照。
2009年3月,随着板房文化站共享工程基本完成安装,四川省780个灾区安置点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与此同时,四川着力创新文化服务新机制。通过“国有院团+民营团体”、“政府主导+企业埋单”等方式,调动国有院团积极性,提高百姓参与率。2009年春节是地震灾后的第一个春节,四川启动大规模的“2009年迎新春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暖冬”行动,半个月内送出2.3万场演出、1.7万场公益电影到灾区和社区;400多个共享工程服务中心、780个灾区板房文化站、2000多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把公益电影和科技知识送到灾区、乡镇、社区。在文化安民、文化乐民行动中,受灾群众的心灵得以安抚,一张张笑脸开始在灾区绽放,汇聚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
正所谓“文化如水,沁入心灵”,四川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文化服务给灾区群众带来了感同身受的精神温暖。
2.灾难诗歌抚慰受伤心灵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诗歌以井喷之势,生动表达着迎接灾难、抗击灾难、抚慰心灵、振奋斗志的激情,成为人们的“心灵火把”。灾难当前,诗歌跟进,人们以质朴直白的语言铭记灾难时分,将哀痛沉淀为更深层次的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这首名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歌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在网络走红,被人们在博客上、论坛中、短信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