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斌,梁留科,2,朱连奇,刘峰贵,周 强
(1.河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2.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3.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青藏铁路沿线近100年地震震级与频次变化分析
于 斌1,梁留科1,2,朱连奇1,刘峰贵3,周 强3
(1.河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2.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3.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本文依据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Ms≥4.7器测地震记录,统计各个震级档在1900-2008年内发生频次和各个年份内最大震级.最后,根据统计资料建立震级-频次关系方程式.根据震级与频次关系,拟合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为:lgN=5.89-0.72m.通过对震级与频次关系式进行检验,震级与频次之间的密切程度高,关系系数高度显著.所以,震级-频次关系式lgN=a-bm适合于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与频次关系分析.
青藏高原;青藏铁路;地震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跨越青藏高原,在我国西部铁路网中上有重要地位.青藏铁路贯通青海、西藏两省区,不仅填补了我国铁路网上的空白,成为北京-兰州-拉萨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能与兰青、陇海铁路相连,形成连通内地与沿海的大通道,对于加快青海、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构造活动性最强的大陆高原,又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部分断层走滑运动速率高达10-20mm/a,岩石圈绝对运动速度达25-40mm/a[1],印度大陆板块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挤欧亚大陆板块[2-3],造成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地震事件频繁发生.自2003年以来,全球连续6年8级以上大地震连续发生,表明全球正处于地震强活跃期,尤其是近10年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连续发生2次8级以上地震,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地震活动十分活跃.因此,对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和频次变化分析,有助于加深对青藏高原地震活动规律的理解,为青藏铁路安全提供防震减灾科学依据.
青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北起青海省省会西宁,经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市南山口,向南横穿东西走向的昆仑山、唐古拉、长江和怒江上游,途经青西-藏北高原,南抵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南岸的拉萨市.选取青藏铁路沿线150km的缓冲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沿途跨越湟水谷地区、青海湖盆地区、柴达木盆地区[4-8]、东昆仑高山区[9]、可可西里山区[10-12]、唐古拉山区[13]、那曲高原区[14-15]、念青唐古拉山区[16-21]、拉萨河谷区[22-23]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图 1).同时,还经过青藏高原自早古生代以来,由多期特提斯海(洋)板块俯冲和区域构造运动形成的五条总体呈东西方向展布、规模巨大的板块缝合带,以及各大板块缝合带之间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的喜马拉雅地体、冈底斯——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可可西里地体、昆仑地体、柴达木——祁连山地体[24-25]等六大构造地体(图2).
图1 青藏铁路沿线地貌单元
图2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地体
根据《中国强震目录》(青海省强震目录)、《青海自然灾害》、《西藏历史地震史料汇编》、青海省历史地震考察报告、青海、西藏地震台网2001-2008年观测记录等相关文献,从中选取青藏铁路沿线150km范围内自1900年有地震记录以来Ms≥4.7的强震记录.
采用以上数据源,共获得1900-2008年108年的器测地震记录235次,如表1所示.其中,7级以上地震主要有1915年桑日附近7级地震、1951年崩错8级地震、1952年九子拉7.5级地震、1990年共和7级地震、1997年玛尼7.5级地震等(图3).
表1 1900-2008年地震发生频次
根据青藏铁路沿线地震资料统计(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事件),采用Richter(1958)提出的地震震级-频度关系得到震级与频次关系方程:
式中M为震级,N为震级≥M震级的累积频度,a、b为系数.
区域地震震级下限(M0)是指对工程场点可能有影响的最小震级.由于我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是浅源地震,历史上不少4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V度左右,可能造成轻破坏,所在多数情况下将起算震级定为4.0级.由于青藏高原地震记载时间较短,而且早期中小地震记录缺失,所以本文在选择统计资料时,以基本不漏记参与统计的原则选取1900-2008年间的地震记录,地震震级下限为4.7级.
区域地震震级上限(Muz)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重要参数之一.震级上限含义是,在地震带震级——频度关系中,累积频度趋于零的震级极限值.通常认为区域地震震级上限和它所处构造环境有关,是可能发生但发生概率极低的地震事件,但震级上限不是危险区最大震级.确定地震带震级上限主要有两个依据:①历史地震判断,在历史资料足够长的区域,并确认该区域已经经历了几个活动周期,则可认为该区域最大地震已经显露,可以按该区域已发生最大地震强度确定;②构造类比,在同一大地震活动区内,按已知大地震发生构造条件进行类比外推,认为具有相似构造环境区域,可能发生同样强度地震.在有古地震鉴定结果的地区,可根据古地震遗迹所显示规模衡量地震震级上限.由于青藏高原是全球活动最为强烈的大陆高原,所以选取青藏高原实际发生最大地震震级8.6级为该区域震级上限(1950年察隅、墨脱8.6级地震).
震级与频度关系中的b值,代表着一个区域不同地震震级频数比例关系,与区域应力状态与地震地壳破裂强度有关,不同地震区或地震带有其相应的b值分布.地震危险性分析中b值是一重要参数,b值的统计由该区域地震带内实际拥有的地震数据统计而得,它与实际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统计样本量的大小、取样的时空范围等有关系.根据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统计资料,并对其进行拟合,由拟合结果确定b值大小,得到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与频次变化关系式:lgN=5.89-0.72m.
另外,利用古登堡-里克特公式计算青藏高原地震上限Muz.在震级-频度关系式lgN=5.89-0.72m中,当N=1时,M=a/b,即认为M等于Muz,计算出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震级上限为8.2级.
根据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资料统计,从震级时间序列统计图(图3)可以看出,自1900年到2008年间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整体波动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百年来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变化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地震震级在降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大地震暴发,随着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地震震级持续增大,当地球内部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又以大地震形式进行能量释放,再次进入地球内部能量积聚过程和地震震级下降趋势(图4).依据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震级与频次的关系,青藏铁路沿线地震发生频次整体波动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地震发生频次与地震震级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震级与频次序列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震级与频次有以下关系:随着震级增大而发生频次降低(图5).由于历史统计资料显示结果与拟合方程表现规律一致,所以该震级-频度关系方程是合理的,表现出青藏铁路地震震级与频次的关系:即随着地震震级增大地震发生频次减小.
图3 青藏铁路沿线150km地震分布
图3 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震级与时间序列
图4 青藏铁路地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频次与时间序列
图5 青藏铁路沿线150km区域内地震震级与频次关系
(1)根据青藏铁路沿线150km地震记录统计,柴达木盆地、东昆仑高山、唐古拉山、那曲高原、念青唐古拉山、拉萨河谷等地区地震频繁,地震震级均在Ms4.7级以上,最大震级达Ms8.0级以上.
(2)青藏铁路150km区域范围内,自1900年以来至2008年地震震级与发生频次呈很好的相关关系,即地震震级与发生频次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3)青藏铁路沿线地震震级与发生频次呈显明显规律变动关系:即随着地震震级增大的同时,地震发生频次在逐渐减小.
〔1〕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等.青藏高原中段活动断层及诱发地质灾害[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357.
〔2〕欧阳永龙.地震断层粘滑错错动对青藏铁路破坏效应的数值模拟——以东昆仑断裂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
〔3〕嵇少丞,王茜,孙圣思,等.亚洲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J].地质学报,2008,82(12):1644-1663.
〔4〕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缉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09-411.
〔5〕张忠孝.青海地理[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24-28.
〔6〕刘林,宋哲,宋宪生,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4):306-310.
〔7〕高云峰,彭苏萍,保宏,等.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纪碎屑储集层特征及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4):40-42.
〔8〕江喻,陈青,阎长辉,等.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成藏模式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6):1-3.
〔9〕李世杰.青海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D].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1985.
〔10〕苏珍,施雅风,郑本兴.贡嘎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冰期划分[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639-645.
〔11〕蒲健辰,姚檀栋,王宁练,等.可可西里马兰山冰川的近期变化.冰川冻土[J].2001,23(2):189-191.
〔12〕肖清华,张旺生,张伟,等.祁连山地区更新世以来冰期雪线变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25(3):426-430.
〔13〕段其发,张克信,王建雄,等.唐古拉山地区渐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古气候[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8,25(2):185-195.
〔14〕连水星.西藏高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J].福建地质,2008,27(14):420-426.
〔15〕吴珍汉,吴中海,胡道功,等.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6,25(7):783-790.
〔16〕刘葵,赵文津,吴珍汉,等.念青唐古拉山深部构造特征研究[J].地球学报,2005,26(5):405-410.
〔17〕吴中海,吴珍汉,胡道功,等.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全新世控震断裂研究[J].地质通报,2006,25(12):1378-1400.
〔18〕朱大岗,赵涛,孟宪刚,等.0.7Ma以来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隆升过程——来自冰川剥蚀作用的证据[J].地质论评,2003,49(6):631-635.
〔19〕蒲健辰,姚檀栋,田立德.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附近古仁河口冰川的变化[J].冰川冻土,2006,28(6):861-863.
〔20〕上官冬辉,刘时银,丁良福,等.1970-2000年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冰川变化[J].冰川冻土,2008,30(2):204-208.
〔21〕吴中海,赵希涛,朱大岗,等.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区的冰碛层[J].地球学报,2002,23(4):343-346.
〔22〕何果佑,付煜,李蓉,等.藏东南主要河流河谷形态变化与覆盖层厚度分布的关系及对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理论研究,2008(5):54-58.
〔23〕常春平.拉萨河下游河谷区风沙河综合整治[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223-224.
〔24〕李侠.阿尔金构造带形成机制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5(1):7-10.
〔25〕潘裕生.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J].地学前缘,1999,6(3):153-160.
P315.9;U211.9
A
1673-260X(2011)10-0125-03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YRCSD08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