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荣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安徽省农民的收入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研究
张克荣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商业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农民收入现状为例,结合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及特征,分析农民收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安徽省;农民收入;收入结构;城乡差距
“三农”问题,尤其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1,2].安徽省针对“三农”问题的措施和改革的步伐比较突出,案例也比较典型.从发轫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00年安徽全面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安徽模式”一次次走向全国.以安徽省为蓝本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此,本文分析安徽农民收入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农民收入按收入来源和特性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以在乡镇企业中劳动和外出打工得到的报酬为主要来源的各种劳务性收入也称劳动者报酬收入,即工资性收入;二是家庭经营的农林渔业第一产业收入;三是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四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表1、2参考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和数据).
表1 2005-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及其构成
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一产业收入退出主体地位,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收入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比较,安徽省农民收入变化趋势如下:
安徽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构成看,2005-2008各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增长,但其在农民纯收入中占的比重徘徊不前或下降了.例如2005年为36.1%,2006和2007两年分别为38.3%和38.6%,而2008年又降为27.7%,但2005-2008年各年安徽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的数量和所占比重基本是不断增长的,仅在2008年有所下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从业环境逐步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在1990年为14.3%,1995年为18.0%,2000年为28.3%,到2005年为38.2%,再到2006年的39.9%和2007年的41.3%(《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9》),可见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近5年农民收入增量的65%以上来自工资性收入的贡献.这是因为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和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之一,农民要想提高收入,只有走外出务工这条路,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当然,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其重要性在减弱,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正在下降.1990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82.0%,1995年为75.3%,2000年为67.1%,2005年为56.8%,2006年为54.5%,2007年为51.2%,2008年则为45.6%,年均下降1.7%.导致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的原因:一是农业收入不稳定,二是牧业收入下降.如2005年安徽农民人均农业收入1031.24元,比2000年增长228.48元,年均增加值只有45.70元,并且比2004年还减少8.64元,而2005年安徽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84.31元,比2000年减少44.24元.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随着农民家庭拥有资产增多和各农户间经济交往增强,政府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和亲友互送礼金等非经营性收入明显增加.例如,1990年为 3.7%,1995年为 4.0%,2000年为 3.3%,而2005年提高至5.0%,再到2006年的5.7%和2007年的7.5%,至 2008年达 24.3%(《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9》).
农民从农业(第一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稳中有降,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则逐年大幅度增加,在纯收入中占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与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在1990-2008各年间呈现出反方向运行的态势(未发表数据).工资性收人增长较快,在总收人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这期间,工资性收人占总收人的比重由1990年的14.3%到2000年的28.3%,提高了14.%,再到2007年的41.3%,又提高13.%,在17年间提高了将近2倍.从农民工资性收人的构成看,(农民工)外出劳务收人的增加拉动了农村工资性收人的增长.
表2 2005-2008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及其构成
有关安徽省的农村年鉴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安徽农民收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省际、省内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历史数据显示,安徽农民纯收入的排名在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前列.1982年,全国比安徽仅高1元,2005年扩大到614元,相差18.9%.1981年,安徽农民纯收入位居全国第九位,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利,灾害频发,制约了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增收.与其他中部省比较,改革初期,安徽农民纯收入低于湖南,位居第二;1984-1997年,在第四位徘徊;1998年河南高出,安徽滑到第五;2002年山西高出,目前安徽在中部地区已处末位,且差距逐渐拉大.
沿江圩区地理位置优越,可发展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等,是安徽“十一五”时期农民收入最高的区域;皖南、皖西山区具有资源优势,农民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是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区域;江淮丘陵地区外出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淮北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素质偏低,经济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欠发达,农民收入水平最低、增收最困难.
2005年的住户调查显示,农村住户中最高和最低收入户的离差是16366元,比2000年扩大6245元,有55.9%的农户低于全省平均收入水平,比2000年增加1.4%.按照农户收入水平五等分分组(每组各约占总户数的20.0%),各组农户收入均增长,但高收入户收入增长较快,低收入户收入增长较慢甚至减收,且收入出现了向高收入农户集中的倾向,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从农民收入来源来看,近年来安徽农民的收入渠道呈多元化发展.伴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快速提高,逐步取代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家庭纯收入中的主要地位.然而,农民收入总体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究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近年来,安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乡镇企业破产倒闭的日益增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和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降低.例如2005年,安徽农村转移劳动力中,乡镇企业吸纳的不到6.0%,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人均47.7元,占全部劳务收入的4.7%,收入的绝对额和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减少22元和8.0%.
二元户籍制度及社会福利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据对安徽省809位进城农民工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农民工平均外出务工经商的总收入是10069元,而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是15334元,农民工的年均总收入要比城镇职工的年均工资低33.3%.
由于安徽财政能力仍不雄厚,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十分有限.例如2005年,安徽省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6.7%,比1990年下降3.5%.并且银行和信用社担心农户偿还能力,大多不愿放贷.调查显示,62.8%的农户认为农业贷款难以解决;加之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农户自筹资金大部分为民间借贷,占总投资额的97.0%.
根据统计调查,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落后及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例如2005年,安徽省农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人均256.8元,其中学杂费等教育服务消费支出占69.5%.进城农民工中51.1%没有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73.3%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专业技术.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原因是观念意识差、经济困难、培训费用过高.
城镇化水平滞后,使农村二三产业受到需求限制,阻碍了劳动力就业.加之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建制镇多数仍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为有限.调查资料表明,2005年,安徽本地从事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在外务工劳动力的16.3%.在农村市场化方面,据调查,目前安徽66.7%的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靠个体商贩田间收购,18.7%的农户通过集贸市场销售;79.3%的农户主要从个体商贩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农资质量难以保证;近一半以上的农户认为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弹性很小,农民收入的风险大.安徽是农业大省,但农业优势不强,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近一半.要实现收入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必须保持一定增长,否则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一旦减产减收,依靠其它增收项目很难弥补.
农民收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收入增加关系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针对以上农民收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
应将省级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比重调整到10%以上,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的政策性投资或贷款,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将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投资范畴,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选择部分财政支农项目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试点,实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继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服务业.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外出打工者的整体素质,创造新时期劳务“皖军”的牌子,增强就业竞争力.
新农村建设中应抓好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和农产品加工.着力将皖北、皖东地区建成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推进沿江和江淮优质油菜基地、皖北无公害黄牛集约化养殖、皖江水产品基地、大别山和皖南山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以市场需求导向为主,兼顾资源和原料特点,发展安徽农产品加工业.
以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缩小城乡和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每县至少办好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对农村青壮年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1〕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3).
〔2〕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6,(4).
C915;F304.8
A
1673-260X(2011)12-0079-03
本文为阜阳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11W LGH 02ZD)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