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

2011-10-20 08:57张翠花
职教论坛 2011年29期
关键词:基地我院实训

□张翠花

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

□张翠花

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建设原则、建设模式、建设措施等方面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而阐明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著特征是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实训基地是高质量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保障。虽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究其原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各职业院校都很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最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强化理论和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但高职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没有从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的能力本位转变,对开展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具体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例如,教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教学内容的重组,没有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进行项目式改革,课程内容相对科技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过程没有按课程的项目式改革进行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考核方式单一。

(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科学性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实践教学基地已无法承载实践教学任务。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不先进,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仪器设备不健全,配置不合理,重复建设;缺少生产性实训基地,职场氛围不浓,有的仅能满足基本实践教学任务,不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功能;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有些重点专业实训条件较好,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较高,但有些专业实训设备明显不足,有些甚至几乎没有实训设备;不少仪器设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仅为参观的摆设,利用率很低。

(三)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

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功能的不可或缺的软件,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新的技术需求及科技进步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能适应“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建立一支既会实践操作、又会理论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实证研究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紧围绕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本着“自愿、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建成集高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技术推广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基地。

(一)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以行业或企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论证,系统建设,充分体现实践教学功能、技术研发功能、社会服务等功能。

2.实用性原则。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应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设置针对性强的、与实际生产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开放性原则。现代高职实训基地必须面向行业和企业,体现服务对象的多层次和多样性、体制的开放性、机制的灵活性,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4.前瞻性原则。实训基地必须具有丰富的高科技内涵和反映技术前沿的特征,教学场地的安排、设备设施的配备、管理模式的创建等都要能反映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建设模式

我院的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按专业划分为:

其主要模式分别是: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我院服装艺术学院的小型服装实训加工厂和机电工程系的机加工实训基地是理实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了生产车间与实训场所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作业与产品一致。学院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优势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同时主动承接产品来料加工业务,学生可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产品生产。机电控制综合实训基地可以通过课题组或创新小组等形式进行技术服务,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订单培养”进行校企合作,实现三方共赢。2009年,我院分别与人人乐陕西分公司、福建信通公司合作开办了“人人乐订单班”、“福建信通班”等许多订单班。学院每年定向招生普通专科物流管理专业40名,学生毕业后进该厂就业。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准员工,校内生产性实训半年,企业顶岗实习半年。

2.校内虚实一体化实训基地。虚实一体化实训是指利用仪器设备、计算机虚拟技术等,通过场地与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进行模拟生产、工业设计等综合过程。我院机电工程系的数控加工实训基地、经济管理系的企业沙盘实训基地和导游实训基地即属于虚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机电类学生可以先在CAD/CAM实训室通过仿真软件对零件进行编程和虚拟加工,针对虚拟加工成品分析程序编制的科学性、刀具选择的合理性、参数设置的正确性,然后在数控加工车间进行实际操作。该类实训能够实时跟踪并及时反馈实训结果,使学生在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环境中完成实训。管理类和旅游类学生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企业沙盘实训室和导游实训室创设教学情境,完成角色互换,实现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互动教学。

3.公共实训基地。我院的高职实训基地除了服务本校学生外,还承担起劳动力转移、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多项任务。目前,我院设有咸阳市工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材料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国电子商务师考试鉴定站”、“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数控工艺员培训考证点”、“全国CAD应用培训考证基地”、“全国外贸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基地”等30多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评项目,具有上岗资质的考评员50人,可以开展服装设计定制工、数控车工、材料成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职业资格鉴定及认证项目,涵盖了我院90%以上的专业。近几年,我院学生全部参加各类培训、考证和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0%以上。通过工学结合和“双证融通”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还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与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为企业开展各类上岗和在岗培训。自2005年起,学院为陕西众喜水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等单位培训246人次,连续多年为(咸阳秦华特种电子元器件厂、苏州江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员工2000多人次。2007年,学院成功举办了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64人。

4.校外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是企业,学生的工作环境是真实的,执行的规范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是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任务。因此,我院十分重视与地方企业的密切合作,各系部积极开拓,创建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各企业建立了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产学一体化的新型办学模式,从而节省实训基地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使学生直接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训。如:物流管理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依托企业有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咸阳物流中心、宅急送西安分公司、中国邮政咸阳物流中心等;(机械工程学院的合作单位有陕西众喜水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等,服装艺术学院与宁波雅戈尔集团、江苏阳光集团、江阴富汇、广东溢达、福建利郎、浙江红黄蓝、达利、陕西杜克普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建设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学院每年投入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五、六百万,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各级财政拨款专款专用,逐步建立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例如:学院物理管理实训基地分别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80万元、陕西省政府财政专项资金18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50万元,总建设经费约为510万元。2009年材料学院实训基地作为江苏省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获得省教育厅资助的专项建设经费400万,学院投入约150万前期建设经费。

2.扩大专业覆盖面。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建设好所有专业的实训基地。学院的特色专业是机械类专业,主要有机械设计、机械控制技术、机械制作与创新、机械测量等,实训条件比较先进、完备。机电、材料、电子等工程类专业的实训基地基本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但还需营造浓厚的职场氛围。财务管理、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文经类专业及一些新建专业的实训条件相对简陋落后,需加强建设力度。近年来,学院除了对一些实训基地进行扩建、添置仪器设备外,还新建了企业管理沙盘实训室等,力争实训基地覆盖专业率100%。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指由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等要素。目标体系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纲要性教学文件;内容体系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保障体系涉及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环境、“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条件。学院最近几年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十个重点专业的建设基本完成,辐射专业建设工作已启动。所有主干专业课程均开展项目式改革,与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密切结合,突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时间达到教学总课时50%以上。设立了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构,由主管教学的院领导分管、院教务处会同系部对全院实训基地统筹监管,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系主任负责各系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系专职管理员从事具体管理工作。为确保实训基地规范有效运行,学院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先后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实训基地建设原则与办法》、《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管理条例》、《实验实训室管理条例》、《实验实训室专职管理员岗位职责》等。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把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采取积极引进、加强培训与兼职聘用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不断充实并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引进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聘任为兼职教师;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机械工程学院多位教师已获多项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证书,数控工程学院和服装艺术学院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大奖;有计划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学院已具备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专业技能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加强校企合作: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深化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学生就业等领域的合作,实行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各专业均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校外专家,每年定期2次与专业教师集中研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修订教学计划、参与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活动。同时,学院将较成熟的校内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对外承接产品加工、技能培训等任务,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学院也很重视与校外实训基地挂靠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经常走访企业,并定期派驻专业教师协助企业导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我院通过专业改革、创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初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85个,校内实训基地14个,实验实训室176个,已建和在建的省级实训基地有特色工艺实训基地和电线电缆检测实训基地。我院实训基地在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具备专业实践教学功能、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对外技术服务功能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功能等。

三、反思体会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须充分论证、科学规划,要与行业接轨,与实践教学需要一致,真正体现设备先进性、管理企业性、生产效益性、资源共享性。

校外实训基地要加强管理,拓宽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严谨的培训计划以及长效的合作机制,克服校外实训基地的短期行为。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应相辅相成。学校资源应充分服务于社会,教师应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学校在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编制的同时,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践,参与制定企业人才培养计划。

[1]孙兵.基于虚实一体化的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10(1).

[2]徐伟.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职业技术,2008(12).

[3]胡重庆.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6).

张翠花(1968-),女,山西省临猗县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G710

B

1001-7518(2011)29-0053-02

责任编辑 颜小兵

猜你喜欢
基地我院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