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家钏
这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本是日本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而透过电视屏幕,我们看到的却是废墟和生命的凋谢。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房屋倒塌、机场被淹、铁路瘫痪、核电站爆炸、火山喷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日本,这个位于太平洋地震多发带的岛国,又在经历着一场“生与死”的洗礼。
每天我们都在关注着核泄漏是否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也只有这时,我们才清晰地意识到日本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日本和世界、和中国有着太多的关联,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仅以贸易来说,根据日本方面的统计,2010年中日两国贸易总额达3018.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也创下日本同某一贸易国贸易总额的新高。在全球化时代,不仅专业分工、贸易和交换是文明的粘合剂,某一国家和地区在重大灾难等关键时刻引发的国际救援与合作,往往也是促进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了解交融的契机。越多互相往来,就会越多互相依赖,正如马克思所说,这必然会使得“各个单独的个人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发生实际联系”。
3月12日黎明,强震后的第一个黎明,日本首都东京从疲惫中苏醒。强震发生时,东京地区震感强烈,手机通讯基本中断,所有地铁及轻轨停运,高速公路封闭,市内交通基本瘫痪。
早晨6时30分左右,前一晚拥堵异常的路段上密集的车流不见了,空旷的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汽车。在重新开放的地铁站,却是一幅工作日的繁忙景象。车厢坐满了乘客。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但表情平静,不少人在闭目养神。我国不少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其中《广州日报》以《防震防灾意识深入民心,现场的日本人都很淡定》为标题。日本大地震不仅测试了个人在灾难面前的自救能力,也是对日本企业危机管理的一次考验。截至目前,地震已致多家日本企业停产或关闭受灾厂区。但从组织员工撤离到发布受灾信息,再到评估灾害损失,日本企业在灾后应急运作的各个环节仍表现得有条不紊。
从现实角度看,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同样面临着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预防学等多方面的挑战。从日本地震中,可资借鉴者多矣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我们从汶川地震等灾难中学到了很多,相信从日本地震中同样能有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