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的矛盾与调适

2011-10-18 00:52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冯长明喻静
中国商论 2011年36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寺院庐山

九江学院旅游学院 冯长明 喻静

随着人们对现代喧嚣城市的厌倦,越来越多地喜欢到清净的寺院游览,佛教旅游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类型之一。自古以来,庐山是中国南方佛教的中心。公元四世纪,慧远大师在东林寺提倡念佛法门,由此揭开了中国佛教化、佛教中国化的序幕。此后,庐山佛教便蓬勃发展起来,兴盛时达300余处。因此,庐山佛教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其开发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许多矛盾,制约了佛教旅游的发展。合理解决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的矛盾,对庐山佛教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庐山佛教旅游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揭示庐山佛教旅游的现状,课题组首先实地考察了东林寺、西林寺、石门涧风景区的龙泉精舍和讲经台等主要景点,然后设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1 游客的佛教旅游意愿

如图1所示,游客愿意进行佛教旅游的占83%,远远多于不愿意进行佛教旅游的人数。由此可见,大部分游客愿意进行佛教旅游,体验佛教旅游文化。

图1 游客佛教旅游意愿

1.2 庐山佛教旅游现状调查

图2 导游讲解满意度

1.2.1 导游讲解满意度

如图2所示,游客对导游讲解非常满意的占3%;比较满意的占6%;一般满意的占7%;不太满意的占67%;非常不满意的占17%。不满意人数共占84%。可以看出,游客不满意导游的讲解,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导游的佛教知识欠缺造成的。

1.2.2 佛教旅游内容评价

如图3所示,认为庐山佛教旅游内容不丰富的人数比例达到了95%,绝大部分游客认为庐山佛教旅游内容不丰富,庐山佛教旅游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图3 佛教旅游内容评价

1.2.3 佛事活动氛围评价

如图4所示,认为庐山佛事活动氛围不浓厚的人数占92%,远远大于认为庐山佛事活动氛围浓厚的8%的比例。可以看出,庐山佛事活动氛围还不够浓厚。

图4 佛事活动氛围评价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

(1)大多数人十分愿意进行庐山佛教旅游,庐山佛教旅游的市场是广阔的;

(2)庐山佛教旅游可以发掘的潜力很大;

(3)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不足;

(4)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矛盾的解决迫在眉睫。

2 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的矛盾

依据问卷调查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矛盾:

2.1 佛教文化传播流于形式与佛教文化内涵深邃之间的矛盾

旅游的魅力在于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价值表现为旅游者的知识增值;其意义在于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去触摸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在庐山佛教旅游中,佛教文化的传播是流于形式的,离开庐山佛教旅游景点,游客们得到的就只有一些佛像、佛塔前的照片,且常常把烧香拜佛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全部,对于真正的佛教文化精华却不了解,导致庐山佛教旅游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之所以导致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低水平的导游讲解造成的。佛教文化包括佛教知识、佛教建筑、佛教武术、佛教医学、佛教音乐、佛教气功等[1]。每个部分的内涵都非常深刻,只有具备较高佛教专业知识水平的导游,才能保证佛教文化准确地传播。然而大部分导游对佛教文化背景和深刻含义知之甚少,多数停留在肤浅的层次,在带团前后又没有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带团讲解只好敷衍了事。

2.2 佛教旅游开发与景观保护的矛盾

“深山藏古寺,白云伴钟声”形成了佛教独有的美感。佛教景观并不是单指佛教建筑、寺庙、佛塔、石窟等,它还包括佛教建筑周围内的一草一木,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成完整的佛教胜地[2]。

而目前,游客恶意或无意地破坏是庐山各个寺庙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恶意的破坏有:随地乱扔垃圾、杂物;乱涂乱刻墙壁、树木;毁坏佛像,拿回去做纪念等劣行。无意的破坏有:乱拍佛像,加快人文景观的老化;乱扔食物到放生池中,毒杀池中生物等陋习。日复一日,这些景观将会慢慢失去光彩,而庐山佛教旅游也将慢慢失去竞争力和吸引力。

2.3 旅游产品单一性与游客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围绕佛教文化主题,根据佛教景区的不同特点,可以开发出许多佛教旅游项目。而目前庐山的各个佛教旅游景点中,除了少数的几个景点涉及到佛教与书法,佛教与传统节日之外,几乎都是纯粹的游览项目,其他项目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的状态。单一的旅游项目对游客缺乏持久吸引力,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游客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常规的观光性游览。庐山佛教旅游正面临着结构优化、产品升级的问题。

3 庐山佛教旅游开发中矛盾的调适

3.1 搭建庐山佛教文化传播的桥梁

在佛教旅游中,导游是佛教文化传播的使者,可见导游的作用非常重要。总体来讲,从事庐山佛教旅游工作的导游缺乏必备的佛教知识,因此,庐山佛教旅游管理部门亟须加强对导游的培训与管理。

(1)提升导游的佛学素养。若想要导游能够带好庐山佛教旅游的团队,真正起到庐山佛教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导游的佛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给导游开设培训课程,专门讲解佛教文化,加深导游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导游的佛教素养。在培训之前,应先征询游客意见,了解游客的佛教文化兴趣点,从而决定具体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2)为庐山佛教旅游景点配备定点导游。在庐山佛教旅游景点地陪导游主要担负着讲解任务,由于他们大部分对具体佛教景点了解不详细,往往只是给游客轻描淡写、泛泛而谈。因此,有必要配备定点导游员。定点导游要求知识面宽、局限性小,对佛教旅游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领会和理解。

3.2 发展庐山佛教生态旅游

在庐山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坚持走生态旅游的道路,才能调适好佛教景观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庐山佛教旅游的生态性。

首先,寺院自身管理中要始终贯彻生态旅游的思想。具体来说,保持寺院的清净与庄严,杜绝过多的商业化行为;寺院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除尽量保持其原有特色,还应使周边环境也要与之相协调;寺院的游客数量应控制在规划容量之内。其次,教育游客尊重佛教信仰,避免与寺规相冲突的语言和行为及不合适的着装;宣传佛教的生态观,使游客自觉维护庐山寺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从而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3.3 加强庐山佛教旅游产品开发,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针对目前庐山佛教旅游产品单一性与游客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应坚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佛教旅游产品。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佛教传统节日文化,佛教建筑文化、佛教武术文化、佛教医学、佛教音乐、佛教气功等,这些都是可开发的佛教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如下产品:

(1)寺院生活体验。晨钟暮鼓的寺院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往往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寺院生活体验可以分为拜佛祈福、听高僧讲经、开示、禅修、阅读经典、上早晚功课、过堂用斋、品禅茶等内容。

(2)佛教节庆。中国有许多佛、菩萨的节庆。在这些节日期间,大部份的寺院要举行法会,诵经缅怀佛、菩萨或拜忏、放生等活动。游客在纪念、缅怀佛、菩萨的功德之余,激励自己,学习并实践他们的普济精神。

(3)佛教养生游。佛教蕴含着涵养生命的大智慧,对养生有着独到的见解。现代人大多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处于身心疲惫之中。佛教徒注重心身调养,在数千年的修行中,积累了丰富的调心经验,提出了养生必先养心的养生理念。其中的佛教医学、气功、武术可开发成佛教养生产品。

(4)佛教建筑观赏。庐山寺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样式、布局、风格,多依山而建、规模恢弘,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欣赏庐山寺庙不仅是很好的艺术享受,而且还能陶冶情操。

(5)佛教音乐鉴赏。佛教音乐古雅清静、庄严肃穆、柔和、恬远、优美深沉,有着独特的修行作用。听者沉浸于光明禅瑞、清净安宁、庄严肃穆的感染之中,佛教音乐能收摄浮躁涣散的心神,净化心灵,深受人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尽管庐山佛教旅游在开发中暴露出了很多矛盾,导致旅游发展的停滞。然而只要这些矛盾得到很好地解决,庐山佛教旅游就可走出困境,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1]袁银枝.略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

[2]曹仕邦.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顺俗政策[J].中华佛学学报,2002(1).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寺院庐山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Fantasy and reality
庐山 牯岭!Cooling!
从“禅韵壶”看佛教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
毛泽东登庐山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李白 庐山谣》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