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碧卿,刘绍清,林风人,饶绪黎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詹碧卿1,刘绍清1,林风人2,饶绪黎1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2.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系统为线索,归纳了“基于工作过程”和“工学结合”的教学业务流程,梳理了主要的数据流程,从用户角度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着重研究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阐明了该系统从数据平台的层面支持和促进高职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
工作过程;工学结合;教学系统
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技快速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部从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系列建设计划。这些计划一方面很快聚集了一批高职教育专家,如姜大源、赵志群等人,催生各具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一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刺激了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的积极互动。如果能够开发一套支持高职改革的网络教学平台,把专家的理论研究与教师的教学改革联系起来,那将有效减轻改革的难度,加快改革进程。
虽然当前有不少网络教学平台,比如国外的Moodle与Blackboard,国内的中华学习网PRCEDU远程教育平台、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的OES系统等,但是它们不是针对高职教育的改革需求开发的,要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功能,要么无法有效支撑各种高职教学理论。如何研究开发一套能够提供高职改革模式框架和实现方法途径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联合企业共同开发了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系统”,从数字化平台的层面,为支持和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迈出了探索的一步。
学科型课程体系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而高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基于技能、基于工作、基于过程的。要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系统”,首先必须了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以及综合教学评价等教学业务流程。
1.“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设计
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理论已经成为目前高职改革的主流理论,考虑到系统操作的可行性问题,我们选择赵志群的理论,其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行业情况、职业工作分析
收集专业对应的行业信息,分析该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员工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并据以确定专业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性质、任务、岗位责任以及知识与技能要求,从而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
(2)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分析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职业发展阶段,列出每个阶段代表性工作任务,并对这些代表性工作任务合并归类、调整排序,形成该专业具有结构关系的典型工作任务序列。
(3)典型工作任务详细分析
得到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和大致内容后,要深入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4)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首先要确定其名称、工作内容和对应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内容。然后要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即把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学习情境”单元(对学生而言则为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岗位、工作情境、工作任务以及劳动组织方式等要素,设计用于教学的“情形”、“环境”。这个阶段是基于工作过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2.“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学习领域设计,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和学习任务设计;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中,并与笔者创新的“工学结合三大学习模式”相配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模式:指学习者不断明晰职业目标,在职涯规划引导下确定学习目标、调整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2)协同学习模式:指模拟职业岗位群,通过分组的方式,以协同与竞争的运行机制开展学习,通过一系列模拟项目训练,将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的学习模式。
(3)探究学习模式:在模拟或真实职业环境中,以教学项目等综合性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运用通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专业知识技术,对未来职业工作任务进行探索的学习模式。
3.综合评价过程分析
为确保“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实施和效果,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必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首先,根据“工学结合”教学的多元目标(专业、方法、社会能力)提出多元评价标准,设置多元量规表。然后,设计评价公式,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合作贡献分”与“个人进步分”、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自评与教师评结合。通过自评的主体作用、互评的监督作用、教师评的导向作用,形成多向互动的激励环境。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其0层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系统的用户主要有专业主任、普通教师、学生,对系统的需求具体如下:
1.专业主任功能需求
(1)收集和管理分散的各种职业信息
需要提供某专业对应的行业和职业的信息管理功能,帮助职业院校收集相关行业、职业信息,并快速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布。
(2)支撑多种高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需要具有在某课程理论、方法指导下设定课程体系开发模式的功能,设定开发模式的各个阶段及其先后顺序,指明阶段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和成果形式;专业主任在这个预先设定的开发模式导引下,以规范的流程完成整个课程体系开发,提升专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和规范程度。
(3)帮助专业主任管理课程体系各阶段成果
需要提供课程体系开发各个阶段成果的信息管理功能,提供各方面共享和交流。
2.教师功能需求
(1)帮助教师完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差异、学生对象差异,具体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单元情境设计。为此,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设计引导流程,帮助教师在总体设计框架中一步一步地设计,并管理各个阶段设计成果;当教师课程设计内容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从系统导出骨干教师的课程设计成果,作为参考。
(2)提高教学过程管理透明度和控制力度
大部分教学系统碰到的普遍问题是:当老师把课件、学习资料发布出去后,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了解甚少,失去了教学的控制权。所以,系统要能够自动收集并分析学生行为信息,帮助教师取得交互主动权;能够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控制,加大教学的监控力度。
(3)教师方便实现对学生成果的评价
教师不仅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和实训的进度与质量,还要及时进行评价。为此,需要提供系统自动评价和教师人工评价结合的功能,使一部分评价由系统自动完成。
(4)实现教师之间、专业之间资源共建与共享
不少课程之间是互相交叉的,需要不同专业人员配合;为了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需要提供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功能。
3.学生功能需求
(1)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和制定学习计划
每个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不同的,其兴趣爱好也是个性化的,为此需要系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和职业信息,自主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自主选修课程和选择活动,制定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学习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系统还必须提供相应引导功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计划,及时反馈学生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使其适时得到帮助,降低计划夭折的概率。
(3)支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三大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这三种模式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需要系统同时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这三种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前面需求分析和数据流程分析,整个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成管理子系统、专业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学习子系统、实训子系统、评价子系统6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具体阐述如下。
1.管理子系统
系统要有效运行,离不开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所以,管理子系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基础,负责对基础信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信息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三类:(1)班级信息、系信息、学生信息;(2)专业和职业需求信息、知识和技能要求信息;(3)课程说明信息。
2.专业子系统
专业管理子系统为专业主任提供服务,是一个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管理的平台。它支持职业目标为导向,支撑“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等各种课程理论的开发方法,具体有:
(1)根据某教学改革理论和方法,设定某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2)根据设定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引导专业主任按照规范逐步完成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开发过程各种资料的管理。
(3)专业主任可以通过该子系统,梳理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任务,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项目与学习任务,形成课程体系,并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
3.教学子系统
教学子系统为教师提供服务,是一个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有:
(1)支持教师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情境设计,包括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设计。
(2)帮助青年教师进行二次课程设计。通过学习情境导出功能,让教师方便地借鉴骨干教师课程设计成果,实现教师之间教学资源共享,扩大教学研究互动。
(3)支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支持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活动。
(4)提高教学过程管理的透明度和控制力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完成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
4.学习子系统
学习子系统为学生服务,是一个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有:
(1)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和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针对职业要求,理解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意图,结合本人的志向和特点,有目的地选修课程,安排实践实训活动,分阶段地制定学习计划。
(2)支持三种学习模式。支持自主学习模式、协同学习模式和探究学习模式,支持小组的角色分配、任务分工、计划制定、实施配合、进度控制等小组整体配合管理功能。
(3)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工具和学习导引流程,以及管理功能,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和阶段要求,选择和管理相关有用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提高学习效率。
5.实训子系统
实训子系统主要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训项目服务。它内置明确任务、预备知识、制定方案、选优细化、执行监控和总结评价6个要素,支持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还可以针对具体企业,定制适合该企业过程管理的模板,为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服务。
6.评价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是针对学生学习的通用性评价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有:
(1)灵活设定各种评价标准和机制。一是建立多元评价标准,通过多元量规表内置,实现多元标准的量化计算。二是小组与个人评价结合,通过评价算法设计,将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相结合,特别体现了个人在小组中的贡献分和个人进步分。三是多主体参与考核,设置了个人、小组、老师和企业评价,个人和小组还设置自评和互评。
(2)提供个人和小组的各阶段评价统计,方便学生查阅,也方便老师把握学生情况。
(3)提高评价时效性。通过系统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得到教师指导。
本系统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目标为中心点,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专业背景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理论及开发步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进而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某门课程。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了解专业背景信息、解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自主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系统还设置了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与“探究学习”模块,以及个人励志和团队文化空间,激励他们配合老师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与探究学习。在“职业目标导向”这个大前提下,这两条线索互相交织、互相支持,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耦合互动,对支持和促进高职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1]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8).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编辑:金冉)
G71
B
1673-8454(2011)05-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