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与其有钱,不如值钱
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
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
一个人与其有钱,不如让自己变得值钱。值钱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于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得到的某种收获。收获越大,成就感就越大。现在,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准备好了一切,可谓用心良苦,但事实上却剥夺了孩子的奋斗空间,也因此剥夺了孩子原本能够体会到的幸福。我们在中国的“富二代”身上常常能看到这种情况。
一个人是不是值钱,有一个转折点。大学毕业的时候,你急于找工作,这个时候是你求别人,你的个人价值尚未得到体现,此时的你还没有个人价值。当你踏上某一工作岗位时,因为对工作内容尚不熟悉,需要央求别人来教你,这个时候你也不值钱。
之后,通过不断的努力,你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或非常出色的管理者,这个时候,老板会给你升职加薪,别的单位会千方百计来挖你。这个时候,你才算真的值钱。
一个人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让自己不断值钱的过程: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我把值钱前后的这一转变叫作“价值转折”,也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这里说的“别人求你”,不是因为你有权,而是因为你有能力。假如你碰巧有能力而且有权力,那就该一心一意当好人民的公仆,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千万别让人民天天求你。这个时候,不管你多么值钱,都得离钱尽量远点。
(文/俞敏洪 据《中国企业家》)